APP下载

修订版PEP 六(上)Unit 3 Story time

2018-08-29刘美芳

小学教学设计(英语) 2018年8期
关键词:狗尾巴草趣味性案例

刘美芳

【故事梗概】本课教学内容为Zip得知Zoom明天将学习游泳,便自告奋勇要教Zoom。但他发现Zoom是看着电视学游泳的,就用狗尾草disturb,挠Zoom痒痒,然后鼓励Zoom到游泳池学游泳,通过手把手教授,Zoom说:It’s easy,而 Zip 则告诉他:We should always remember:Learn by doing.教材如下图:

一、抓人物性格 凸显文本人文性

【案例】教师在教学伊始出示了学生熟悉的Zip和Zoom的图片,并问学生:What’s he/she like?学生纷纷说出:Zip:small,clever...;Zoom:fat,foodie...通过一堂课文本学习后,教师又问学生:How do you think of Zoom/Zip?学生自然概括本文中两个人物的性格:Zip:helpful,strict...;Zoom:brave,hard working...分析性格之后,教师顺理成章地问学生:How do you think of learn by doing?学生的回答非常精彩:When I learn to cook,I should learn by doing.When I learn to dance,I should learn by doing.

...

【评析】Story time板块的设计者巧妙地将中西方文化知识渗透于和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趣味故事中,有利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及时了解中外文化的异同,初步培养文化意识。

因为语言除了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它传承、发展和创新着人类的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性。英语是一门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在英语教育过程中,不仅应注意语言工具训练,还要贯彻人文教育思想,将人文精神渗透到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具有文学的感觉、艺术的感觉、美的感觉。案例中的教师通过Story time学习概括人物性格,这样的教学思路在语文中比较常见,但是在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属于创新。这两个角色是修订版PEP教科书Story time板块的主角,每一单元的Story time中,他们都给大家带来与本单元内容关联的有意思的故事。学生对这两个角色非常熟悉,并且通过三年的英语学习,已经了解性格。通过学生对他们固有性格的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文本后对本文故事中的人物性格进行分析,看似简单的人物性格分析。实际上却是学生思考的过程,他们已经将“Learn by doing”这一情感文化目标内化于心。教师没有突兀的说教,而是将情感文化目标悄悄埋进课堂教学的暗线之中,并且让教学从环节上首尾呼应,也体现了教学的艺术性。

二、演教学难点 凸显故事趣味性

【案例】教师在呈现环节,让学生先猜“What is Zoom going to do?”然后听录音,“He is going to learn how to swim.”接着又问学生:“If you want to learn how to swim,where should you go?”学生纷纷说出lake,river等地点。教师告诉学生:If you wantto go to the lake,river,you should go with yourparents.之后让学生看图:What is Zoom doing?Why he is watching TV?学生回答之后,教师追问:Does Zip agree?教师拿出一根狗尾巴草,去扰乱学生,学生马上明白了disturb的含义。

之后师生围绕课文对话进行表演。

Zoom:Please don’t disturb me.I’m learning to swim.

Zip:How can you learn to swim withoutgoingtoapool?课堂上,学生用狗尾巴草开心地disturb,惟妙惟肖地表演文中的对白,人人参与,活泼生动。

【评析】Story time板块中的故事多是真实的生活情境,且采用了对话的叙述形式,非常适合学生表演。本课的Story time生词很多,如:disturb,practice,afraid, remember, without,catch...如果教师平铺直叙,为了解决生词而开展教学,就失去了教学的趣味性。善于表演、乐于模仿、喜欢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是小学生最明显的心理特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经过足够的听力和朗读练习后,自然会想模仿故事中的情境。所以,案例中的教师适时满足了学生的这种心理。

在表演故事的过程中,教师还特意带上城里孩子很少见到的狗尾巴草,并且在之后的教学评价中将狗尾巴草作为奖品奖励给学生,学生非常感兴趣。将狗尾巴草作为道具后,学生表演时的表情、动作有了个性化演绎和发挥,他们在表演中享受到了英语学习的乐趣。

三、析教材核心 凸显思维灵动性

【案例】在操练环节,教师抛出问题“Can he swim?”,然后出示教材最后一幅图:Zoom:Oh,it’s easy.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理解故事“How does Zip teach Zoom?”,阅读故事第 3、4、5 幅图,画出关键词组:go to the swimmingpool,jumpin,catch it,practise,try。学生找到关键词后,教师带领学生跟读这幅图,表演操练难点句子。最后在整体看板书回顾故事的基础上得出easy的原因 Learn by doing。值得一提的是,本课的板书设计能够体现阅读的思维导图的特点(如下图)。

教师将故事内容按照时间轴设计成思维导图,让学生在故事阅读理解中发现Zoom在游泳这件事情上的前后喜人变化。通过直观的板书,让对话型Story time的逻辑关系一目了然,学生看着板书就能复述故事,阅读的输出有了一定的语言支架。

【评析】Story time属于阅读拓展任务,Story time板块给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语言阅读材料,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材料,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阅读策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多数教师在Story time教学中忽略了阅读教学,忽视了真实语言的学习和运用。低段的故事教学可以采用游戏、表演、活动等方式进行语言点的学习、语法知识的习得;而到了高段,故事教学其实更是一个趣味阅读理解。所以案例中的教师准确抓住了这一点,在故事理解中抓住easy这个关键词开展阅读理解。同时将新单词、词组的处理融于故事情节中,不再另外设置情境专门训练。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上下文和课文中的插图猜测,或者进入角色演一演,感受英语的魅力,注重兴趣的培养,为阅读教学扫除障碍。这样的处理,既保留了故事教学的趣味性,也体现了故事教学的思维性,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修订版PEP Story time板块独具特色,体现了教材设计者的创造性智慧,是一个趣味性教学板块,既不是单词、短语、语法的简单加法,也不是各个板块的叠加。执教者应把课文作为学习语言材料的工具,做到在用中学、学中用,让学生从Story time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并将这种乐趣延续下去。

猜你喜欢

狗尾巴草趣味性案例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增强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墙头的狗尾巴草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
狗尾巴草编织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狗尾巴草摇摇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