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译林新版《英语》Project 单元有效教学的思考

2018-08-29曹伟华王丹华

小学教学设计(英语) 2018年8期
关键词:板块教学资源教材

曹伟华 王丹华

自2012年秋季起,江苏省三年级学生开始使用译林新版《英语》教材,这套教材最大的变化就是每四个单元后增加一个Project(综合语言实践项目),目的是通过形式多样的综合语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综合运用前几个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完成学习任务,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如何准确把握Project这个全新课型的特点、作用及操作样式,是广大小学英语教师面临的新课题。在此,笔者以译林新版《英语》六年级上册Project 1 A holiday album单元为例,结合我区王丹华老师的教学设计谈谈对Project单元实施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基于教材的教学资源有效开发

江苏省特级教师沈峰老师说过:Project 仅是教材为大家提供的一个语言项目,Project更需要教师的作为,尤其是项目前、项目后,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设计、开发、完善(沈峰,2014)。

译林新版《英语》六年级上册Project 1 A holiday album单元(下同)为该册教材的一个复习单元,教材围绕该话题出示了一系列的任务,这些任务的目标语主要涉及了Unit 1,Unit 2,Unit 3三个单元,缺失了对Unit 4内容的复习,同时对所涉及到的三个单元的内容也是蜻蜓点水,并未作深层挖掘。而实际教学中如果仅囿于教材,显然学习目标就会有所缺失。基于上述认识,王丹华老师在对教材内容研读、分析的基础上对该单元的课时、教学目标及教学资源做了设计、开发及完善工作。执教教师将此单元的课时划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分析教学目标,我们不难发现第一课时的目标是对教材原有学习目标的合理补充,是对原有教材内容的延伸、挖掘、拓展。基于以上目标,执教教师围绕话题A holiday album做了基于教材的教学资源开发,旨在通过开发、补充教学资源系统复习前四个单元的重点、难点,夯实各单元主要目标语言。

1.基于教材,重组深挖

教材中A,B,D板块中三个任务分别为:学生展示国庆出游地点、小伙伴间谈论国庆活动和学生简介自己的国庆活动。为了能让第一课时的复习活动话题更集中、形式更多样、操练更扎实,该教师虚构了一个女孩Lily,通过让学生了解她的假日生活,对A,B,D三个板块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重组并进一步深挖教材资源,丰实教学内容。

2.补充教材,开发再构

为了弥补教材缺失的Unit 4 Now and them单元的内容,执教教师开发再构了相关教学资源。紧扣“holiday”这一话题,通过“Talk about changes of our holiday”的活动设计将教材内容与补充内容巧妙勾连(见图 1、图 2)。

(图 1)

(图 2)

二、基于话题的学习内容有效整合

Project单元几个板块的内容及形式各不相同,语言信息相对比较零散,板块之间缺乏有机联系。这些缺乏联系的“独立板块”不仅不利于学生建构相关的语言知识体系,还会使诸多零碎的语言知识逐渐从学生的记忆中淡去(钱希洁,2010)。因此,提高Project单元教学的有效性还要考虑如何以一条清晰的主线将板块内容进行有机整合。执教教师在教学A holiday album时,紧扣“A holiday album”这一话题,以国庆节假期的日程活动为轴心将教材A、B、D板块进行有机整合,整节课教学内容框架图如下所示:

Project 1 A holiday album

这一设计框架紧扣“A holiday album”这一主题,通过“A holiday album”中照片信息的渐进生成将所有教学内容进行聚焦和串联。如国庆节的第一、第二天执教教师创设了一个Lily在家的情境,通过听Lily的自述,引出了“A holiday album”中第一组Lily在家的相关图片,进而推进学生对相关语言点的复习。

Unit 2中,学习不规则动词过去式是通过孩子们在公园中的活动展开的,因此,“A holiday album”中第二组照片就来自于Lily和家人在公园及朋友在购物中心这两个场景。“A holiday album”中第三组照片是两张来自于苏州园林的近景。假日照片旨在训练学生通过语篇阅读提取信息的能力。

纵观整节课的设计框架,所有教学内容都紧扣“A holiday album”这一话题,以“holiday date”为线索,以“holiday activities”为任务,将教材 A 板块“学生展示国庆出游地点”、B板块“小伙伴间谈论国庆活动”和D板块“学生简介自己的国庆活动”三个板块的内容巧妙整合、有机串联,将零散的教学内容在串联中化零为整,浑然一体,实现了板块之间的无缝对接,可谓是“形散神聚”。

三、基于活动的语言技能有效构建

听、说、读、写是人们通过语言进行交际的重要形式,是人类认识世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交流情感的重要手段,也是《英语课程标准》中语言技能训练的重要内容。教师不可将四种能力的训练进行分割,有所偏颇,应当有机地结合,并落实在日常教学课堂中,Project单元教学更应加强对学生四种技能的综合培养。

【教学片断一】Talking about Oct.1&Oct.2——听的技能

Activity 1:Listen and guess(见图 3)

T:Where was Lily on Oct.1&Oct.2?Let’s listen and guess.

(引导学生听录音猜测并得出答案:at home)

T:Great.She was at home.How do you know that?

(引导学生说出只有在家才能做家务)

Activity 2:Listen and say(见图 4)

(图 3)

(图 4)

T:Good.What did she do at home?Let’s listen again.

(引导学生说出动词短语)

上述两次听力活动设计,内容相同,要求不同。第一遍,整体感知,通过听Lily的描述推测她的活动地点。第二遍,细节信息获取,要求学生通过听获取Lily具体活动信息。两个简洁的问题,逐步推进的难度,不仅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也帮助学生快速抓住了关键词,提升了学生听的能力。

【教学片断二】Talking about Oct.3&Oct.4——说的技能

Activity 1:Think and guess(见图 5)

T:Where was Lily on Oct.3&Oct.4?Here are some verbs,try to guess!

T:Let me give you more clues.On Oct.3,she flew kites.(引导学生根据所给动词猜测假日活动,并出示图片,同法呈现其他三个短语)

So she was in the park.How about Oct.4?(同法猜出in the shopping centre)

Activity 2:Think and say(见图 6)

T:Now we know Lily did a lot of things.Let me tell you more information.(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人物和天气类信息)

T:So 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these days?

(引导学生用语篇描述节日活动)

(图 5)

(图 6)

如果是简单地同时出示多张图片,让学生描述假日活动,那么一定有学生会对部分信息有所遗漏或者忽视。在这里,教师采用了分批提供clues的方式,不仅创设了有趣的信息差,而且成功地突出了此环节的重难点——不规则动词过去式。在扎实操练、充分拓展的基础上,教师又添加了人物、天气等相关信息,提供了语言支架,为促进学生丰富的“说”做好充分铺垫。

【教学片断三】Talking about Oct.5&Oct.6——读的技能

Activity 1.Read and guess(见图 7)

T:Where was Lily on Oct.5&Oct.6?Let’s read her diary.Guess!

Activity 2.Read and answer(见图 8)

T:Yes,she was in Suzhou.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her trip? Please discuss in your group.(小组讨论,尝试提问)

T:Now,let’s go on reading,and try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引导学生在语篇中找到答案)

(图 7)

(图 8)

阅读能力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内容。区别于课文学习的精读方式,在这里执教教师着重训练学生的泛读技巧。首先,通过分段阅读第一段,让学生猜测Lily前往旅游的地点。traditional (古典)gardens,silks(丝绸),Paradise(天堂)on Earth, 这些字眼使猜测变得容易,同时也成功地引起了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教师进而提出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her trip?让学生站在自己的角度对语篇内容进行提问,继而带着自己所提出的问题阅读文本并解决问题,有效培养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

【教学片断四】Talking about Lily’s holiday——写的技能

Activity 1:Think and talk(见图 9)

T:Great.How did Lily spend herholiday?Let’s try to recite.(通过PPT和板书引导学生复述Lily的假期生活)

Activity 2:Think and write(见图 10)

T:Did people spend the holiday in the same way 20 years ago?(引导学生说出今夕过节方式的不同)

T:Can you fill in the blanks?(引导学生写今夕度假方式对比)

(图 9)

(图 10)

六年级的学生也需要在“写”上进行一定的训练,上述活动执教教师引导学生从说到写,步步深入,引导学生把掌握语言知识从口头落实到笔头,在写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加深对此话题的印象、更深刻地理解相关知识,进一步修正、规范语言表达方式。

四、基于探究的思维品质有效培养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语言能力的提升必然伴随思维的发展。因为语言既是思维的工具、思维的载体,又是思维的一种形态。学习语言是一个信息转换的过程,不会思维就不能学好第二语言(程帼芳,2016)。

1.搭建支架,培养探究性思维

Activity 1:Quick respond(见图 11)

T:Look at these verbs.Do you know how to changethem from thebase form into thepast form?What can you find out from the first line?(引导学生说出第一行都是将字母“i”改成“a”)

Good,can you tellthe pastform ofthese words?(引导学生说出新词的过去式)(同法总结其他规律)

Activity 2:Think and find(见图 12)

(图 11)

(图12)

T:Look at these questions,sometimes we use“was”,sometimes we use“did”,why?(引导学生观察was和did的使用区别)

苏格拉底“催产式”教学理论强调:不要给学生现成的答案,而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引导他们去探索真知,并在可能产生的一筹莫展的“思”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立的判断力,并得出相关的结论(Jaspers,1991)。不规则动词过去式的变化规则是学生语言学习的难点之一,为帮助学生突破语言难点,发展探究性思维,活动1中执教教师通过“观察例词——探究规则——运用规则”三步曲为学生探究性思维能力的生成搭建支架:教师根据变化规则分步呈现四组不规则动词,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观察每组所给例词,自主探究其变化规律,接着给予新词让学生根据所探究的规则尝试运用。如第一组动词,学生发现的变化规则是将 “i”改为“a”,对于教师给出的新词“drink,swim,ring,sing学生对其变化规则给予了积极的回应。

“was”和“did”的用法区别亦是学生的知识难点,活动2中执教教师摒弃了传统的“告诉”方式,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与思考,自主发现语法规则,变“记忆”为“探究“,大大提升了思维品质。

2.启发提问,培养批判性思维

Activity 1:Think and ask(见图 13)

T:Lily wasin Suzhou.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her trip? Please discuss in your group.(小组讨论,尝试提问)

提出问题是批判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只有从被动接受信息到主动思考问题,才能形成更好的思维品质。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常常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提问,以及回答一些并不需要动用太大努力就能回答的简单问题。教师应该打破这些常规,启发学生自主提问,在问题中培养批判性思维。上述设计执教教师就通过“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her trip?”的问题,让学生之间进行激烈的提问PK。也许刚开始对的问题少而无趣,但坚持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大脑就会被充分激活,会更灵活且有创意地发问。

(图 13)

新教材Project单元语言项目开放、灵活,给了教师和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丰富了学生学习的手段和方式,但也对教师有效解读板块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积极开发教学资源,有效整合教学内容,科学设计教学活动、关注培养思维能力,进而使Project单元的教学真正发挥其单元功能,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猜你喜欢

板块教学资源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板块无常 法有常——板块模型中的临界问题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板块拼拼乐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A股各板块1月涨跌幅前50名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