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维能量多普勒血流定量技术结合超声弹性成像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8-08-29李敬府薛红梅刘爱玲

中国医学装备 2018年8期
关键词:多普勒良性弹性

初 航 李敬府 薛红梅 刘爱玲

[文章编号] 1672-8270(2018)08-0056-04 [中图分类号] R445.1 [文献标识码] A

乳腺癌是中老年女性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之一,病理学研究结果显示,乳腺癌主要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并且易发生淋巴系统转移或血液扩散,因此患者预后结局较差,远期生存率并不高[1]。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认为,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开展积极、对症的治疗能够有效提升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因此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早期乳腺癌患者一般缺乏典型临床表现,通常需要借助超声检查辅助诊断及筛查,但目前临床应用妇科疾病筛查的超声检查模式与技术较为多样[3]。为此,本研究为进一步明确超声技术在早期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通过对经组织病理检验证实的5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观察分析,探讨三维能量多普勒血流定量技术结合超声弹性成像在早期乳腺癌诊断及临床治疗指导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北京航空总医院收治的经组织病理检验证实的5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并纳入早期乳腺癌组;40例同期明确诊断为乳腺良性病变患者纳入良性病变组,另选取体检健康的50名女性纳入健康对照组,3组均接受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以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早期乳腺癌组患者年龄29~65岁,平均年龄(46.32±17.15)岁;良性病变组患者年龄27~55岁,平均年龄(46.53±19.02)岁,其中乳腺纤维瘤25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15例;健康对照组,年龄27~68岁,平均(47.51±20.49)岁。所有入组者对本研究内容及风险完全知情同意,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通过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审核。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经组织病理检验、术后病理证实为早期乳腺癌或乳腺良性病变;②健康对照组均来源于医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的女性人群;③患者均无乳腺手术及放化疗治疗史。

(2)排除标准:①存在乳腺手术史;②合并其他类型恶性肿瘤;③合并严重乳腺小叶增生等影响乳腺血流动力学参数疾病;④隆乳手术后;⑤严重精神疾病患者;⑥无法配合完成超声检查。

1.3 设备与材料

选用IU22型超声诊断设备(荷兰飞利浦公司),超声探头频率为4~8 MHz。

1.4 检查方法

采用IU22超声诊断仪并具备振动性弹性成像功能,配备容积超声探头,频率为5~9 MHz,具备三维成像能力。首先进行乳腺的常规二维超声检查,随后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最后进行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血流定量技术检查。

1.5 观察与评价指标

采用常规Thomas 5级法对弹性成像结果进行分类评分,其中1分为正常乳腺组织;2分为可见乳腺腺体及周围组织为绿色,肌层内部散在片状蓝色,3分为出现不明确局限性蓝色区域;4分为乳腺部位可见界限清晰局灶性蓝色且外观无变化者,5分为乳腺腺体内存在大量蓝色区域、外形态失常。另记录比较3组平均血管形成指数(vascularization index,VI)、血流指数(flow index,FI)、血管形成-血流指数(vascularity flow index,VFI)以及彩色像素密度(color pixel density,CPD)指标,并分析CPD与瘤体体积的关系。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IBM 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应用均值±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血流相关参数比较

早期乳腺癌患者VI、FI及VFI明显高于良性病变患者,良性病变患者VI、FI及VFI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142,F=2.843,F=2.599;P<0.05),见表1。

表1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各组受检者血流相关参数中的应用(±s)

表1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各组受检者血流相关参数中的应用(±s)

注:表中VI为平均血管形成指数,FI为血流指数,VFI为血管形成-血流指数。

组别 例数 VI(%) FI VFI健康对照组 50 0.07±0.01 10.85±2.76 1.55±0.74良性病变组 40 0.14±0.09 14.25±3.72 2.81±1.30早期乳腺癌组 56 0.27±0.14 18.51±4.23 5.62±3.31 F值 1.142 2.843 2.599 P值 <0.05 <0.05 <0.05

2.2 不同分组的超声弹性评分比较

3组间弹性成像评分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54.200,P<0.05);弹性评分由低到高分别为健康对照组、良性病变组、早期乳腺癌组,见表2。

表2 三组受检者超声弹性分级评分比较

2.3 不同分组的组织CPD比较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血流定量技术检查结果提示,早期乳腺癌患者CPD为72.34±3.24,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5.20±1.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61,P<0.05),良性病变患者CPD为38.92±2.03,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5.20±1.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726,P<0.05),部分影像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乳腺癌与乳腺纤维瘤声像图

2.4 CPD与肿瘤组织体积的相关性研究

在乳腺癌肿块体积与血管参数的相关性研究中发现,乳腺癌患者肿块体积越大则肿瘤组织CPD越高,二者具有正性相关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r=0.553,P<0.05),如图2所示。

图2 早期乳腺癌患者肿块体积与CPD相关性示图

3 讨论

早期乳腺癌由于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与表现,患者就诊时往往已进展至中晚期,此时已丧失最佳治疗时机,而随着近年来人们保健意识的提升,乳腺癌的早期筛查率不断升高[5-6]。超声作为乳腺癌主要的辅助诊断检查方式,其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其中超声弹性成像与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技术在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7-8]。本研究发现,早期乳腺癌患者VI、FI及VFI明显高于良性病变患者,良性病变患者VI、FI及VFI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并且早期乳腺癌组、良性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患者在弹性成像弹性评分比较中仍存在显著差异;在乳腺癌肿块体积与血管参数的相关性研究中发现,乳腺癌患者肿块体积越大则肿瘤组织CPD越高,二者具有正性相关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提示采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技术结合弹性成像能够有效提升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

通过回顾分析可知,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是一种基于常规超声开展的非损伤性超声检查技术,其主要用于评估器官、组织的血流灌注状态,较常规二维超声对微小血管、低速血流的敏感性更高,更能直接、快速的显示病灶内部的低速血流灌注状态,并可准确显示病灶内部立体结构的空间位置关系[9-12]。而超声弹性成像则是一种临床常用的成熟的超声检查技术,其通过组织压力应变程度的反馈判断组织是否发生病变,并通过声像颜色的变化反应组织的硬度,进而提供诊断及鉴别诊断依据[13-14]。结合早期乳腺癌的病理变化特点分析认为,此时乳腺癌组织硬度尚未达到中晚期乳腺癌组织的硬度,因此弹性超声成像技术对早期乳腺癌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并不高,这与既往临床研究结果相一致[15-17]。而肿瘤组织血流指标的变化则可充分反映早期乳腺癌的增殖、局部浸润以及转移等病理变化过程,通过对相关指标的观察可实现初步的筛查与诊断,而为进一步提升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则可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进一步明确诊断早期乳腺癌,为早期乳腺癌的治疗与提升患者生命安全作出努力[18]。

采用三维能量多普勒血流定量技术结合超声弹性成像可实现早期乳腺癌的筛查与诊断,并且二者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的信息不同,联合检查通过对相关指标的采集、分析对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价值,但本研究仍存在样本容量过小、可能导致结果客观性不足的缺点,且未结合时下临床热门的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病理学等进行对照分析,有待于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

猜你喜欢

多普勒良性弹性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多普勒US及DCE-MRI对乳腺癌NAC后残留肿瘤的诊断价值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多路径效应对GPS多普勒测速的影响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注重低频的细节与弹性 KEF KF92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21例
弹性夹箍折弯模的改进
“四个注重”让家事审判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