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承传与坚持
——孙晓云的书法立场

2018-08-29

老年教育 2018年8期
关键词:文脉书法

孙晓云似乎注定是为承传“二王”书法文脉而生的。在她既往的书法生涯中,我看到了诸多当代书坛少见的特质。

其一,家学渊源,起步特别早。她的外祖父是古文字学家、书画篆刻大家朱复戡。她从三岁开始就在母亲的启蒙下学写毛笔字。没有人逼她,那么小的孩子居然越写越有兴趣,天天自觉地写,并逐渐掌握笔法要领,练就了过硬的“童子功”。她的“书龄”比同龄人要长得多,以致她说“那种热爱似乎就长在我的身上”。直到现在,她还是天天写,经常从早写到晚,甚至半夜才睡。

其二,“女红”观念,心态特别好。晓云认为书法是男人的强项,历代女书家寥寥,作为女性,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所以她提出“女红”的想法,视书法如同做衣服、织毛线、刺绣、做饭、烧菜一样,平心静气、轻松自然地对待,享受其中的乐趣。从自身特性和特长出发,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艺术形式,把它做精做好,这是一条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经验。

《朱庆余〈观涛〉》孙晓云

其三,“二王”文脉,路子特别正。近三十多年来,中国书坛发展迅猛,瑕瑜混杂,求怪求异,屡见不鲜。她始终坚持承传文脉,回归传统,遨游于王羲之、王献之、孙过庭、颜真卿、米芾、赵孟、董其昌、王铎等名家书迹之中,入其门,得其法,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书风:笔精墨妙,韵浓情真,灵动秀劲,自然天成。这在她的小行草和小行楷中尤为鲜明。特别是那些看似信笔挥写的手札,雅致而又不失大气,饱蕴着淡雅的情怀和严谨的法度,乃至达到了“经典”的层次。书界一位评家评价她的小字行草为:“穿越了性别,穿越了年龄,穿越了地域,穿越了社会阶层,甚至穿越了历史,捕捉到了文人书法最具普遍性的那种精神和意蕴。”的确,在当代复兴中国书法优秀人文传统的主流中,她无疑是一位主力推动者。

其四,“书法有法”,体悟特别深。孙晓云不仅重实践,而且重理论研究。经过多年的追根究底,寻找古来书法用笔之“本”,在43岁时,她写出了专著《书法有法》。这本书以第一人称娓娓道来,论述了中国书法笔法的起源、终止、失传的原因,同时还阐述了运指转笔法的重要性,以及与书法实践有关的若干理论问题。比如什么是“八分书”与“楷则”,“势”与“五字执笔法”,“美化”与“隶化”,“完法”“尚法”“变法”与“无法”,“帖学”与“碑学”的实质,“书画同源”的本意,何谓“文人画”等等,洋洋洒洒60个题目,串连成一条引人入胜的艺术彩链。其独特、缜密的思考与创见,不仅引起海内外书法创作界、书法理论界的关注和认可,对我这样的美术史论界人士也有吸引力和启发性。

以上所说的四个特质,综合起来构成了孙晓云的书法立场,也可以说是她从一个幼年学书以及女性书家的细腻、敏感的角度,对当代中国书法的独特奉献。

《芝兰湖海》联 孙晓云

《杜牧诗》孙晓云

孙晓云没有止步。近几年来,她的思考重点又转向书法的当代文化功能问题。书法在当代社会究竟应起怎样的作用?当今书法已经失去实用性和普及性,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产生误解,把书法看成是纯粹的艺术,这是对书法的低估。我们必须重新认识书法的位置。中国书法首先是文字,然后才是艺术。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根,书法是中华文化之根。如果没有文字,历史、诗歌、文学、哲学等都无所依凭。她所呼吁的,不仅是要重视书法的艺术审美功能,更要恢复与强化书法的文化功能。这就需要有效地提炼出书法文化的时代精神和活力,加强书法教育、书法传播,要接地气,要从小学抓起,让书法走入社会的每一个空间、融入寻常百姓家,而不是仅仅局限在书法“界”,局限在文人趣味、展厅效应。

承传、坚持,这是孙晓云书法立场与文化担当的最精练的概括!

孙晓云,1955年生于江苏南京。中国文联第九、十届委员,中国书协副主席,江苏省书协主席,江苏省美术馆名誉馆长,全国书法展、兰亭奖评审委员,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副院长,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

其书法作品先后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纽约、香港、台湾等地区展出,被香港艺术馆、江苏省美术馆等收藏。著有《书法有法》《中国美术馆当代名家系列作品集书法卷.孙晓云》《孙晓云书法绘画》,并出版有多种书法作品集、楷书、行草书字帖。

猜你喜欢

文脉书法
书法篇
书法
王亦如:只为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脉
书法欣赏
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文脉
书法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设计的文脉 第1季
文脉清江浦 非遗“磁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