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近自然林业技术在歙县的实践和启示

2018-08-27朱国荣

安徽林业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歙县林分林业

朱国荣

(歙县林业局,安徽 黄山 245200)

1 中德合作歙县可持续森林经营项目实施背景

1.1 项目情况

中德合作安徽省森林可持续经营项目(以下简称“德援项目”)即运用德国近自然林业经营技术开展森林经营工作,自2006年起在安徽省歙县、石台县、青阳县、铜陵县开始实施。2006~2012年,在德国技术专家指导下,歙县在17个乡镇32个行政村实施了森林可持续经营活动,总面积达12 741.4 hm2。

1.2 歙县森林资源特点

歙县是全省重点林区县,通过实施“五八”造林绿化规划、林业“二次创业”等,森林得到较快恢复和发展,但森林质量不高、中幼林比重大、树种结构单一、纯林多混交林少、生态功能不强等问题仍成为歙县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在已经基本消灭了大规模的宜林荒山后,走科学管理、开展可持续森林经营之路,提高林分质量,更好发挥森林资源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已成为歙县林业发展的迫切要求。

2 近自然森林经营理念及主要原则

2.1 德国近自然林业理念

1898年,德国林学家噶耶尔对同龄纯林在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近自然林业理论。近自然林业是模仿自然、接近自然的一种森林经营模式。它是立足于生态学的思想财富,从整体出发观察森林,视其为可持续的、多种多样的、生机勃勃的生态系统;力求利用森林生态系统潜在的自然特性及其发生发展的自然过程,把生态与经济要求结合起来,实现最合理地保护和经营利用森林资源,保证立地和森林动态稳定的一种真正贴近自然的森林经营管理模式。近100多年来,近自然森林经营在德国、奥地利、瑞士、法国等欧洲国家有着大量成功案例。

2.2 近自然森林经营主要原则

一是理解、尊重并充分利用自然力;二是单株木作业体系;三是以乡土树种为主要经营对象;四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原则;五是林分近自然结构调整,通过目标树等经营措施,将现有结构单一的林分改造成异龄、复层、混交的近自然林。

近自然森林经营的作业体系与同龄人工林的相比有本质不同。一是以乡土树种为主;二是利用天然更新;三是以完整的生命周期培育森林;四是参照立地、森林演替阶段和潜在原生植被来确定经营的目标林相和经营措施;五是标记目标树并进行单株木抚育管理;六是采用择伐作业;七是尽可能分析各种经营措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保证设计的体系最优。

3 近自然森林经营技术在歙县的实践

首先是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划分林分经营类型(模型),确定各类型经营措施,以村为单位,编制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方案;其次,在小班施工中,首次采用了目标树培育法。

3.1 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

3.1.1 必要的调查

如自然概况、社会经济情况等基本情况调查;森林资源调查;林分现状、立地条件、固定样地、利益相关需求调查。

3.1.2 村级近自然森林经营方案编制

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是森林经营的主体,是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及国家林业方针政策编制的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利用的中长期规划,以及对生产顺序和经营利用措施的规划设计。它既是森林经营主体制定年度计划,组织和安排森林经营活动的依据,也是林业主管部门管理、检查和监督森林经营活动的重要依据。

3.1.3 规划设计的原则

一是促进混交林,特别是乡土树种发展;二是定向培育主伐株;三是减少破坏集材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避免化学品在林区使用;四是推行择伐式主伐方法,并控制伐株的最小胸径,在合适的地方实行天然更新;五是推行成本效益管理,尽可能使用近自然森林经营方法。

这些原则能够促进林分以较少的风险,发育成不同树种、不同年龄的复层结构林分,能够促进林分在较长的时间内,更好地实现用材防护林的目标,具有生态和经济的双重目的。

3.1.4 森林区划与范围界定

对森林界限进行测量、区划和森林保护措施规划,是以村为单位的森林经营活动的重要步骤,这包括乡、村、组、林班边界的标定和根据森林类型划分小班。不仅是在图上区划和标定这些区域和边界,还应在林地内标注这些边界,即划分森林区域。

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采取其他边界标记和保护措施。例如可根据边界的长度、森林的破坏情况、时间和资金等,利用清理作业道、防火道除草及伐树、立标杆等作为边界。

3.1.5 林区道路系统

一般将林区道路分为主要道路和次要道路。主要道路指车道,又分主道和支道。主道通向林区,与公共干道相连,年输送木材500~5 000 m3,路宽4.5 m左右;支道伸向林区内,年输送木材500 m3以下,路宽3 m左右。次要道路指步道和集材道,步道宽1~3 m,无树木和灌草,为简单土路,便于规划设计、施工、检查、监测验收、培训等步行,能在将来拓宽成支道。

3.1.6 长期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

完成了一个行政单位(村)所有小班的调查和设计后,编制10年期森林经营方案,对某林班10年期内的森林经营活动作出统筹规划,对逐年森林经营活动作出安排,对投入和产出作出测算。10年期森林经营方案的主要内容可能包括:基于森林经营类型的规划概要、村级森林经营规划、面积一览表、经营措施表、未来10年总体规划、生长量等。

3.1.7 森林经营规划图的绘制

森林经营规划图分林区图和小班图。林区的森林经营规划图要清楚地反映林区森林经营的重要规划活动,行政边界、林班界、小班界、道路、河流等是不可缺少的内容。要将现有的或规划的林区基础设施标注到规划设计图上,现有的道路和规划的道路应予以区别。

小班图应使用不同的颜色和符号显示出林分类型和规划的经营措施,还应使用放大的地形图(1∶5 000)标注小班内重要的经营活动,以清晰地指导林农施工。

3.2 目标树培育法

目标树单株林分作业方法把所有林木分为目标树、干扰树、生态保护树和其他树木4种类型,分类后对目标树进行永久标记,并对其进行单株抚育管理。标记的目标树意味着以培育大径级林木为主,对其持续地抚育管理,并按需要不断择伐干扰树及其他林木,直到目标树达到目标直径,并有了足够的第二代下层更新幼树时,即可择伐利用。

目标树单株林分作业模式是一种典型的恒续林经营体系。该模式是在近自然森林经营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对林木分类、目标树培育和持续干扰树择伐,让森林形成结构稳定和功能齐全的多树种混交异龄林。目标树定向培育法使近自然林业的生态原则和经济原则趋于一致。

3.3 项目各经营类型(模型)实施成果

自2006年将近自然经营理论引入到歙县以来,歙县分别就人工针叶纯林、阔叶混交林和阔叶混交幼林的林分类型的近自然森林经营进行了实验探索,设计了针叶纯林改造等7种近自然森林经营技术模式,基本涵盖了全县近自然森林经营主要技术模式,有效推广应用达12 741.4 hm2,分年度分模型情况详见表1。

在经营中,尤其注意天然更新和生物多样性,如对杉木和马尾松等同龄人工纯林,采取每隔一定年龄定量择伐的方式,逐次留出“林窗”,逐次天然下种,保留天然下种的阔叶树,或者逐次补植部分珍贵阔叶树,形成多树种、多龄级、多层次的针阔混交林。

表1 中德歙县项目森林经营分年度分模型情况统计/hm2

4 几点启示

德援项目实施期间,作者曾赴德国参加森林经营学习培训,并多次担任德国项目咨询专家的英文翻译工作,结合自己的学习理解,谈几点体会。

4.1 德国人工林到自然林历史对歙县林业的启示

德国是近自然林业的发源地,其林业发展道路非常值得歙县参考。德国原生植被以阔叶树为主,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的造林运动中,由橡树、山毛榉、松树、云杉、冷杉组成的稳定高产的天然混交林几乎已被人工林代替,针叶人工纯林占森林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天然林几乎消失。大规模的人工林所带来了生态经济问题,如地力衰退、林分稳定性差、病虫害加剧、景观单调、火灾风灾雪灾加重、林分生产力下降、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减少等。林业工作者要吸取德国前期在营造林工作中只考虑木材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大面积发展云杉、冷杉等人工纯林,伐除生长较慢的山毛榉、栎类导致林分稳定性差、病虫害多的深刻教训,积极引导以阔叶树为主的混交林营造。

4.2 近自然森林经营是适合歙县森林资源特点的经营模式

近自然林业理论是德国等欧洲国家在汲取数百年来人工林失败的基础上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思路经营理论,其优点是不仅能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还具有投入成本低、抗灾害能力强、整体经营的总生产力和经济效益高于同龄人工林经营的体系。这些正是歙县林业生产急需的理论和技术,非常适合歙县林情。近自然森林经营是解决歙县大面积人工林生长衰退、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不高的最好方法。林业工作者要深刻领会近自然森林经营的理论精髓,结合歙县林业生产实际,消化吸收,积极推广。

4.3 歙县开展森林经营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当前,歙县森林存在针叶林多、阔叶林少,纯林多、混交林少,中幼林多、近成熟林少,简单林分多、完整结构林分少,自然度低的林分多、自然度高的林分少,生态功能低的林分多、生态功能高的林分少等问题,迫切要求进行近自然森林经营。同时,歙县是全省旅游大县,优美的森林景观将大大提升全县对外良好形象。目前,歙县森林资源虽然得到恢复增长,但树种主要以杉木、马尾松为主,景观色彩单调,美观效果不理想。运用近自然技术对人工林进行林分改造,增加彩叶阔叶树种,营造混交林林分,不仅增效生态防护功能,同时能增添许多优美森林景观带。尤其是徽杭高速公路、新安江沿线、旅游景点等重要节点,用近自然林业技术,开展森林经营工作,增添彩叶阔叶树种,将大大提升景观效果,为美丽歙县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4.4 实现传统森林经营理念向现代森林经营理念转变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林业的认识不足,森林经营活动主要集中在未成林抚育管理方面,对郁闭成林后的中幼林可持续经营研究和生产实践非常有限,远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的需求。我们要借鉴近自然林业的理念,做好森林经营技术普及推广和培训工作,尤其要加强林业技术干部的理论和技术培训,将他们从传统法正林的理念转变到近自然森林经营的思想上来,在未来的森林经营工作中,运用近自然森林经营理论技术,使歙县现有森林最终达到近自然林的状态,以充分发挥其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歙县林分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徽港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抚育间伐对油松林下灌木多样性的影响
land produces
4种人工林的土壤化学性质和酶活性特征研究
4种阔叶混交林的持水特性研究
歙县推广烟菜连作模式成效及做法
歙县乡镇林业站管理现状与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