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办学背景下机械类课程的教育教学分析

2018-08-25郭淼现孙首群

科教导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教学

郭淼现 孙首群

摘要 随着教育全球化的发展,中外合作办学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外合作办学对于传统教学中各方面都存在综合性的影响。本文结合上海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作中德合作办学项目,从教学理念的转变、课程方案的创新、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学方式的转变、评定方法的优化方面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以求吸取精华并发挥本校的优势,从而加强专业课程的建设,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 机械课程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2.061

教育国际化是国家改革开放、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促进了我国教育水平的发展,也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我国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为了汲取国外的先进教学理念,引进全球高校的教学资源,增强国际化的交流与合作,促进自身的发展,国内各大高校都在大力开展中外合作办学,谋求通过合作办学方式实现教育教学的提高。自2003年1月《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颁布,中外合作办学开始走向规范化。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全国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有1084个,其中本科项目877个,研究生项目207个。

作为开展合作办学较早的高校之一,上海理工大学已经建立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和上海理工大学中德国际学院两个合作办学机构,并已开展多项合作办学教育项目,其中包括与德国大学开展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合作本科生项目。该项目主要学习和借鉴德国高等国际工程教学的先进理念和方法,按照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引进德国专业课程培养特色,共同创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高级应用性人才的创新培养模式,适合中德两国现代先进制造业国际化迅速发展需要,建设两国共同的国际化卓越工程师与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示范基地。

国家教育规划对中外合作办学实践科学,做出了加快质量建设的战略部署,把中外合作办学的重点由规模扩大、外延发展转移到内涵建设、质量提升方面来,有力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质量建设。上海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作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更要在中外合作办学的背景下,从教学理念、课程方案、教学资源、教学方式、评定方法等方面吸取精髓,并发挥本校的优势,从而加强专业课程的建设,以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

l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

(1)在机械工程专业课授课中要注重人文素养的渗透。中外合作办学的过程中,由于办学体系、师生构成的复杂,教育管理及实践理念的多元性,无论是上课课堂还是课后学生中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各种文化观念的差异甚至文化冲突。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文化以及科技的差异,并且以正确的态度面对中外的政治体制,上海理工大学在机械课程教学中对此首先要求机械工程专业课教师自身具有的道德素养与学术信念,正确拥有的伦理道德和政治理论知识,从而在讲授专业课程中注重文化素养、学术道德的渗透,培养复合型、国际化、创新性人才。

(2)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上海理工大学作为一所应用研究型大学,学校长期紧贴制造业行业发展,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学生。所以课程中不仅要向学生讲解课程的众多知识点,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教学中应该将学生置于课堂主体地位。机械学院在先进制作技术、精密加工技术等一系列专业课程中,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在课堂中进行基于课程知识的讨论和演讲,化被动为主动,提升知识的掌握水平;在课后练习中进行主题话题的研究和展示,完成文献检索收集、PPT制作和展示、現场提问和交流等环节,让学生发展知识应用水平。

2课程方案的创新

在中外合作办学的背景下,课程方案应在实际情况下不断地吸收双方培养计划的优点,做到强强结合、优势互补。从而使课程方案以培养国际化的创新人才为目标,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为主线。上海理工大学中德国际学院的专业设置既面向上海地区工业生产企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又面向位于中国的德国企业分公司或者德中合资企业的人才需求。中德机械合作办学采取全日制、四年制双学士学位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无论是双学位教育还是普通本科教育都要在课程方案中注重中外的融合,开拓发展新时代下的培养方案,采用3+1的培养模式,即三年国内学习与最后一年在德国的学习,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扎实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工程专业知识的新型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3教学资源的整合

(1)引进优良的国外教材,注重国内外教材的融合。在合作办学的课程中,课程教学要以人才需求为本,以国际型工业工程人才为标准,在国内优良教材的基础上,课程要采用国优质外原版教材。上海理工大学机械专业一部分专业课程采取了中文教材为主、国外教材为辅的体系,即能保障教学质量又可以让学生从课程中了解并学习到机械工程方向的国际最新的技术及发展趋势,这对培养国际视野的专门人才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一部分选修课采取了全英文的教材和全英文的教学,对于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平良好的同学,提供了全球化的教育资源。

(2)综合本校和合作院校专业综合实验平台,从实践上培养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海理工大学在专业课程方面专门开展对应的实践课程,配合理论教学,使学生对机械设计、制造过程有一个全面系统和深入的了解。同时学习国外高校的实践课程,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必修课程,以理论应用、创新实践及成果来培养并认定创新创业能,引导学生投身各类创新创业实践,在“对接行业、改造专业、引导就业”中推进人才培养工作。

4教学方式的改变

(1)教与论结合,同伴也是学习资源。无论是在专业课课堂还是通识类课程中,学习伙伴都是学习环境中最好的资源,国外教学方式在此方面发掘比较早,往往在课程中增加了学生之间的“seminar”环节,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同学这个学习资源,提升教学的质量。所以在合作办学过程中,上海理工大学引进小组分组讨论环节,在课堂中进行基于课程知识的讨论,充分利用学习伙伴的教育资源,提升知识广泛性和深入性。同时课堂中设置展示环节,锻炼学生在归纳、沟通、演讲能力,从而让其能够在现代化的环境中充分展示自身优势,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2)大课堂的概念,结合课内外知识的融合和工程实践的验证。高等教育课堂是课前、课堂和课后的集合,在国际化的合作办学过程中,更要充分汲取国外这方面的经验。德国的高校采用欧洲学分互认体系(ECTS),在该体系中,学分对应的学时包含了课堂的学时,更多的是包括学生课外进行的学习时间。所以以合作办学为基础,机械类课程要充分发挥课外学习和实践的功能,弱化教学课时课堂概念,强化大课堂概念。充分发挥科技杂志、图书馆资源、互联网知识等优势,利用实验室和车间工厂的实践机会,在大课堂的场景下拓展学习的资源范围。

(3)以教为学,聚焦在学上面。在教学课程中,教材内容作为知识的一部分甚至是很小的部分,所以教师要首先做到跟随科技前沿,同时在大课堂中和学生一起开拓视野,不断学习新知识,以一颗包容的心接受新知识,要把新鲜血液融入进学科中。在国际合作办学的背景下,教师的信息知识传递功能将会弱化,教师作为知识垄断者的权威将淡化,更要紧随世界的发展,在全球环境中提取科技和知识。所以教学过程中更是教师的学习过程,和学生一起完成学习的过程,利用日益多样学习方式开展教与学。

5评定方法的优化

优良的课程考核体系要考虑多种形式的综合,注重课堂学习的过程化。国外的教学课程,尤其是类如机械等工科课程通常会融合考试、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動手实验、项目训练和综合能力。而合作办学过程中,机械专业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工程基础与专业理论知识、解决机械设计制造及控制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创新能力、良好的团队协作及多学科跨文化交流能力。所以专业课对于课程的考核充分体现学习过程,将平时讨论、实践以及展示等环节带入到成绩评定中,从而在培养过程中要更体现学习能力、工程应用能力等的提升,才能培养出善主动认知,能科学研究,高综合素质的机械人才。

6结束语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中外文化的交流和教育合作架起了一座桥梁,本文通过对上海理工大学合作办学背景下机械类课程的教学分析研究,发现在合作办学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理念、培养方案、教育资源、教学方式和评定方法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为了适应和发展新时代下的高校教育,高校需要通过中外大学的不断深入合作交流,发挥合作办学项目的导向作用,充分发挥合作办学项目中国内外高校的优点,从而从中寻求整合、转变、创新和优化,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猜你喜欢

中外合作办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中外合作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护理专业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基于间断—平衡理论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估的政策演进研究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探究
产业与教育交互下的“中外合作办学”服装人才培养
中外合作办学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