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先锋”到“现实”

2018-08-25樊一婧

西部论丛 2018年4期
关键词:余华先锋转变

【摘 要】 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文坛上,余华崭露头角。随着《许三观卖血记》、《活着》等四部小说的发表,他逐渐成为“先锋”派的代表人物。早期余华的作品充斥着暴力、血腥、冷酷,但从《活着》开始,无论是写作主题,还是叙述方式,抑或是人物塑造,都有了很大的转变,让读者感受到的是温情、悲悯,实现了从先锋到现实的转变,而这种转变对我国文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余华 《活着》 先锋 现实 转变

不可否认,在中国文坛,余华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先锋”作家。虽然在他早期的先锋作品中,黑暗、残酷、卑琐、绝望是其主题,揭露的是人性的丑陋、阴暗,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让人惶恐、看不到希望的世界。但是在90年代以后,他的创作风格却有了明显的转变,转向人道主义立场,更加关注对个体精神世界进行探索。《活着》正是一部这样的长篇小说,将“活着”的执着与精神的力量展示了出来。这部小说使作者余华获得了国内外许多大奖,也进一步奠定了他在中国当代文坛上的地位。

一、余华创作风格转型的原因

(一)社会大环境的改变

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电视、电影、网络等新媒体逐渐进入了人们的生活,文学在社会中的影响力有所下降,同时思想的多元化,使社会思潮也随之有了重大的改变,这对传统文学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传统文学遇到了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先锋小说的弊端日益明显,偏激难懂的批判性与人们的追求相去甚远,不仅与时代发展的潮流无法适应,而且很多人不再耐心地去读先锋小说,其逐渐失去了讀者,没有了读者导致先锋小说陷入令人尴尬的境地。余华作为先锋小说的代表性人物,其作品没有在故事情节上下功夫,在描述上显得不够细致,深度太强,难以与读者产生共鸣,自然而然地受到了读者的冷落。而这也带给余华思考的机会,在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学走向发生变化的双重压力下,余华做出了改变,将关注点放在小人物的塑造上,通过这些素材展示社会、反映生活、展现人性,走上了通俗文学的道路。

(二)先锋小说自身的局限性

之所以称之为“先锋小说”,是因为作品具有前卫性,用一种极端的态度冲击旧有的文学创作,可以说在思想上、文学形式上予以挑战,这种创作公然与社会为敌,悲剧命运不可避免,这对先锋小说来说是最致命的。而先锋小说又比较重视“虚构性”,这是受到西方文学思潮影响的结果,不太注重小说的内容,这就导致作品展示的是作者的感觉与体验,而不是站在读者的角度,去顾及读者的阅读感受,读者不认同作者,也就不会产生共鸣。面对这样的问题,每个先锋作家必须做出选择,是继续还是另辟蹊径,为了突破其局限性,先锋作家们让步于传统和读者,从超现实的环境中走了出来,踏上了现实创作之路。

(三)余华的个人因素

余华的自身经历在创作风格转型中也起着关键作用。幼年时的余华生活是痛苦的、压抑的,由于其父亲是一名医生,余华早已见惯了生离死别。上学后的余华少有玩伴,更让他饱尝孤独之感。加之又经历了文革那个年代,信任的缺失、血腥场面的出现,让他内心的孤独感被压抑得愈来愈深,这些对余华先锋小说的创作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个人阅历的丰富和写作道路的不断探索,他的价值观逐渐成熟,意识到作为一个作家,不能以控诉、揭露、发泄为主,而是以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对善与恶一视同仁,不再偏激。《活着》恰恰体现了作者的这种心态,不再描写血淋淋的屠戮场面,阴森与压抑少了,明媚的阳光多了,不再关注自己的体验,余华经过慎重的思考,调整了创作方向,从“先锋”转向了“现实”,转向了对人生意义的探寻。

二、余华小说《活着》的价值

(一)扩展和升华作品的思想内涵

在余华前期的作品中,充斥着阴暗、死亡、暴力、血腥,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人性的恶与悲哀,这种思想与情绪对人的思想、灵魂是一种摧残、一种剥夺,传递给读者的是恐惧、是绝望,仿佛让人陷入深渊。转型以后,先锋色彩逐渐淡化,笔调不再那么激愤,趋向于缓和、温情,这一点在《活着》这部小说里有了很明显的体现,生命体验更加深沉、更加丰富。虽然《活着》还没有完全脱离冷漠暴力,但涌动起来的暖流让人看到了真实的生活,让人有了活下去的勇气,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活着》的主人公福贵的命运一波三折,在经历了家庭的巨变之后,福贵从阔少爷跌落到地狱,巨大的反差让他几乎丧失了继续生活下去的信心,就在这时妻子和儿子的归来,给了他面对生活的勇气。可是刚刚看到生活有了盼头,福贵却被抓了壮丁,不得已又与亲人离散。终于熬到能与家人在一起了,又遭遇了晴天霹雳:儿子死于献血,女儿死于难产,妻子承受不住离家出走,女婿意外丢掉了性命,就连小孙子也没能逃脱死神,最后只剩下那头老牛陪伴着暮年的福贵。这一连串沉痛的打击是对一个人精神和意志的考验,所幸的是福贵并没有消沉下去,在如此艰难的生活状况下,独自舔舐着伤口,告诉人们活着的意义。这也是余华要向人们传递的,承受生活的痛苦、苦难却不能放弃,还要坚忍着、安详地活着,这是余华对温情与人性的一次回望。

(二)写作手法有了进一步更新与创造

在《活着》这部小说里,语言描写不再那么言辞犀利,而是充满了温情与含而不露的幽默。福贵在讲述自己灾难重叠的一生、一次次面临亲人的死亡时,是那么平静,这种平静只有经历了沧桑磨难后才会表现出来,是在生活的重压之下的一种超然。进入垂暮之年的福贵对着同样起名为“福贵”的老牛吆喝着“二喜,有庆不要偷懒;家珍,凤霞耕得好;苦根也行啊”,以此骗老牛耕田更加起劲等情节,以幽默的方式冲淡了小说中的悲剧色彩。

此外,外貌描写与主人公的经历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让整个故事震撼人心。一开始从福贵的肖像看,读者无法与一个经历过种种打击、磨难的人联系在一起。福贵是那么悠闲,只有脸上的皱纹和佝偻的身躯仿佛讲述着什么,正因为这种反差,强烈地揭示了《活着》的主题。另外,人物个性更加鲜明。在余华前期的作品中,看重的只是作家心中的主观形象,笔下的人物没有个性。但在《活着》这部小说中,每个人物个性鲜明,尤其是福贵,不是唯唯诺诺、也不是消极颓废,而是在一次次的苦难面前、在一次次的死神面前,用乐观、淡然的活着对抗死亡,无畏于死亡。

(三)艺术结构的创作风格发生了转变

在早期的文学创作中,余华运用最多的是循环叙事,就是指小说的叙事顺序呈现出一种周而复始的封闭结构。但在《活着》中,虽然也有循环叙事,但已经有了创新,这是很大的进步。创新主要体现了向现实主义回归,一方面是《活着》 中人物的自述,这是余华在吸纳了现实主义创作的基础上进行地探索和转变。另外是叙述人的立场发生了转变,不再是赤裸裸地暴露叙事,而是叙事人隐退,转变为隐藏叙事。在《活着》中余华的尝试是成功的,他将叙述人从幕前转移到幕后,达到了更深意义的真实。福贵作为故事的讲述者占统治地位。而“我”只是一个倾聽者,不过起到串场的作用而已。将叙述权和话语权有意识地返还叙述对象,以期更接近现实和读者的接受心理。福贵朴素平淡的叙述使整个故事更加真实,“我”不影响读者的判断,通过“我”不动声色地倾听福贵与命运对抗的一生去表现一个现实的主题:生命的意义就是活着,这也是回归世俗、回归现实的表现。在余华后期的作品中开始关注人物的命运,重视故事情节的完整,以较为平实的语言展开对人文精神的关注,从意义的消解到对理性深度追求,从而完成了“先锋”向“现实”的转变。

三、结语

作为当代中国文坛颇具影响力和个性的作家之一,余华在他的创作生涯中完成了由“先锋”向“现实”的转变,形成了自己独立的风格。他转型后的作品中,既肯定了人性的真善美,也反映了新时代背景下的一些社会问题。他的转型不仅是“先锋”创作陷入困境时的自我救赎,也表现了中国作家新时期以来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

【参考文献】

[1] 王蕾蕾.余华《活着》的版本改编与受难—救赎主题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

[2] 田雪隽.论余华的早期小说创作与第一次创作转型[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3] 王海燕.“决绝的苦难”与“温情的苦难”——论余华小说在 20 世纪 90 年代的转型[J].钦州学院学报,2011,(2):60-62.

[4] 杨曼.余华的苦难叙事——血腥的“世界”与苦难中的“温情” [J].文学界:理论版,2011,(3):129.

[5] 罗丽琳.论余华小说创造中的暴力和死亡情结[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8):120-122.

作者简介:樊一婧 性别:女 民族:汉族 籍贯:北京 出生年月:1991.3.19,研究方向:文学方向。

猜你喜欢

余华先锋转变
一颗假糖的温暖
一颗假糖的温暖
读与写(节选)
2016技术先锋获奖名单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