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约翰·费舍尔的教义双重起源理论探析

2018-08-25王新刚

西部论丛 2018年4期
关键词:费舍尔

王新刚

【摘 要】 都铎王朝早期的人文主义者约翰·费舍尔,因拒绝承认亨利八世的至尊王权而无情殉道。费舍尔坚持上帝和教皇的绝对权威,因而与亨利八世的世俗王权主张发生了冲突。其天主教宗教思想在教义、教会以及圣礼等诸多方面都有所体现,本文拟从费舍尔的双重教义起源理论入手,对其天主教改革思想进行深入了解考察。

【关键词】 费舍尔 双重起源说 教义观

在中世纪末期,“传统”的观念逐渐成为解释教义极其重要的因素,并由此衍生出对传统解释颇为不同的两个观念,简称“传统一”和“传统二”。“传统一”是教义的单一起源说,认为教义只是基于圣经,并得到大部分新教改教家的认可。而费舍尔所提倡的是教义双重起源说即“传统二”,认为现存的教义来源于圣经和圣经中没有记录的不成文的传统,而这些不成文的传统通过早期教父的作品流传至今,因此一个在圣经中找不到的信念,可以通过未成文的传统来诉诸支持。

一方面,费舍尔认为圣经是“基督教教义在实质上充足的资料来源”。因此,人们要通过心灵研读圣经,才能体会上帝的话语和其在圣经中饱含的意志。

费舍尔认为圣经对基督教徒具有重大的意义,研究圣经不仅对他们本身有益,而且对于坚定基督信徒的信仰是必不可少的。一旦基督徒正确地研究圣经,那么将教给基督教徒那些只有人类才能掌握的最深奥和最有效的知识。而全部问题的钥匙在于正确地解读圣经。费舍尔指出了正确理解圣经的三个条件:第一,应该在虔诚祈祷和保持心灵纯洁的情况下来研究圣经并依靠自然理性的判断。在这方面,世俗文学尤其是古希腊罗马著作会给予重要的帮助,它会磨炼理性和净化心灵,具体内容笔者将会在下文提及;第二,必须重视行家对圣经经文的解释;第三,应当从天主教信仰的框架内去理解圣经,换言之,只有在罗马天主教会的前提出发才能够正确地理解认识圣经的含义。

另一方面,费舍尔指出教义同样由某些没有成文的传统诉诸支持,但这些内容在圣经中并没有涉及。在费舍尔看来,圣经中的话语都是直接与一名基督徒的信仰息息相关的内容,必须仔细研读,但是圣经不可能事无巨细地阐释所有基督徒的规范,因此有许多与基督教神学并不直接关的教义,在圣经经文中并没有体现。而这些内容,就记录在早期教父的作品中。因此,费舍尔极其重视古希腊罗马时期流传至今的著作,因为在他们的作品不断传播基督的福音,他们是圣经最早的读者,传达的观点也许有所疏漏,但却反映了基督想要传递给人们的朴素纯洁的教义思想。

在路德的论文《教会被虏于巴比伦》中,路德承认的唯一权威就是圣经,圣经之中没有提到的制度和仪式他一概不予承认。换句话说,路德把表达上帝意志——真正学说——的福音书所没有确认的一切都宣布与人的传统相关,是基督徒所不需要的,因为在路德看来,为获得拯救只需要信仰,而信仰的根源就是圣经。费舍尔本人阅读了大量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教父作品,也通过广泛阅读那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将早期作家的观点有机地与驳斥路德的观点加以融合。针对上述路德的观点,他采用了当时论战最常用的传统方式,先引用论敌的原话,然后自己对之加以批驳,费舍尔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方式,是因为他认为“路德本人的言论最好不过的证明了他自己的狂妄行为。”。

总之,费舍尔强调教义的双重起源说,因此主张信徒要同时将圣经和圣经中没有提到的不成文的传统作为教义的来源。当时日渐兴起的新教改教家大力鼓吹奥古斯丁的一句名言:“除非我是信服大公教会的权柄,否则我绝对不可能相信福音。” 在他们看来,天主教会的译本是对圣经的人为增添和曲解。但是费舍尔看来,上帝安排了另一个启示来源,以补充不足之处。

结 语

费舍尔的教义思想主要是为了回击宗教改革以来新教神学家的宗教观点,维护天主教学说的正统地位。其教义思想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维护新教合围下摇摇欲坠的天主教会,正如他所言,“不好的制度也比什么都没有要强”,其坚决维护天主教的思想就是因为路德等人的思想太过激进,可能会毁灭整个天主教世界,因此费舍尔并不是绝对地认为天主教制度都很完善,而是谋求在天主教的框架内进行调整。这在他的教义思想中也有所展现,在费舍尔看来,教会可以通过革除弊端来恢复早期的纯洁性。

【参考文献】

[1] 关于“传统”的具体分析,参见[英]阿利斯特·麦格拉思著《宗教改革运动思潮》,蔡锦图、陈佐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41-142页。

[2] John Fisher, A Mornynge Remembraunce, J. Hymers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840, p.117.

[3] 伍渭文主编《路德文集》(第一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第280页。

[4] John Fisher, A Mornynge Remembraunce, J. Hymers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840, p.121.

[5] [英]阿利斯特·麥格拉思著《宗教改革运动思潮》,蔡锦图、陈佐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57页。

[6] [苏]N.H.奥西诺夫斯基著《托马斯·莫尔传》,杨家荣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248页。

猜你喜欢

费舍尔
电话号码保密的旅行社
费舍尔:奥地利总统大选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