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青少年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

2018-08-25杨晓红曹守明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8期
关键词:耳痛疏风中耳

钮 燕 吕 操 杨晓红 曹守明 刘 皎 白 忠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云南 昆明 650101)

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中耳化脓性炎症疾病,主要以传导性聋以及鼓室积液为特点。是成人和儿童听力减退的原因之一,并且儿童的发病率远远高于成人,发病机制常常是由上感所致,患者常表现为耳痛、耳闷胀感、耳鸣、听力减退等。临床上非手术方法常常采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以及其他物理治疗。现代医学表明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过度使用,不利于患者的预后。因此为了提高疗效,减少不良症状的发生,笔者使用疏风解毒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参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1],中医诊断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肝胆火热证”制定。 纳入标准:符合中医、西医诊断标准;性别不限,年龄6~18岁;就诊前未行特殊治疗;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且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排除外耳道、中耳真菌感染者;有鼓膜穿孔或中耳手术病史者;通过耳内镜或耳CT除外中耳胆脂瘤、中耳肉芽、中耳占位性病变者;对抗生素或中成药类药物过敏或过敏体质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2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就诊于本院并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的98例青少年患者,共136耳,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共67耳,其中男性22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12.23±4.42)岁。对照组49例共69耳,其中男性23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12.82±4.35)岁。所有患者均未行其他相关物理治疗。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同时进行捏鼻鼓气治疗,并予以1%酚甘油滴耳液 (院内制剂,由10 g苯酚与1000 mL甘油制成)。对照组予抗生素类药物(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依照患者的体质量计算药物用量,对于6~7岁儿童,每次半片,对于7~12岁儿童,每次3/4片,对于12岁以上患者,每次1~2片,平均每12小时1次。每日3次,温水送服,疗程为7 d;观察组在对照组联合使用疏风解毒胶囊(安徽济人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820090047):年龄6~10岁,每次3粒;年龄超过10岁,每次4粒。每日3次,温水送服,疗程为7 d。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治疗期间患者耳痛、耳闷、听力恢复、发热、鼓膜充血状态等情况,对治疗第3日、第7日患者的主要证候积分进行评估,判断临床治疗效果,并观察不良反应情况。

1.5 疗效标准 治愈:患者发热、耳痛、鼓膜充血等症状消失,各频率听阈恢复正常(小于25 dB),平均听力提高数值在20 dB以上。好转:患者发热、耳痛等症状明显减轻,鼓膜轻度充血,各频率听阈未能完全恢复,平均听力提高数值在15~20 dB之间。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甚至有加重倾向,各频率听阈无变化,平均听力提高数值低于 15 dB[3]。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比较 见表1。治疗后两组患者主要体征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患者的退热时长、耳痛缓解时长、鼓膜充血消退时长以及听力恢复时长均短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时长比较(d,±s)

表1 两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时长比较(d,±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下同

组 别 鼓膜充血消退时长 听力恢复时长观察组 4.27±0.56△ 4.96±1.23△对照组 4.62±0.97 6.45±1.48 n 49 49退热时长 耳痛缓解时长1.76±0.91△ 2.92±1.08△2.94±0.83 3.44±1.24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治疗3 d及7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3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变化,观察组有1例患者出现轻微腹胀,不影响继续治疗。

3 讨 论

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咽鼓管咽口等部位发生炎性充血、水肿时,中耳腔引流不通畅,呼吸道病原菌有可能进入中耳,从而导致中耳炎性反应。分泌性中耳炎、中耳腔炎症的发生,一般情况可既有细菌的感染,也可混合有病毒感染,所以临床上单一使用抗生素效果欠佳[4]。分泌性中耳炎属于中医的“耳闭”范畴,主要由风热邪毒侵袭所致。邪毒侵袭,患者出现发热恶寒、鼻塞、流涕等风热证表现,风热邪毒侵袭耳部,导致其经气痞塞不宣,耳内胀痛,可予以清热解毒等用药治疗[5]。

疏风解毒胶囊由虎杖、连翘、板蓝根、柴胡、马鞭草、芦根、甘草、败酱草提炼而成[6]。方中虎杖与连翘为君药,虎杖能祛风,利湿,破瘀,清肝凉血,与功效清热解毒,散结,凉血消肿之作用的连翘共奏主导;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柴胡具有解表功能;败酱草善除痈肿结热,祛瘀止痛;马鞭草活血化瘀;芦根能清降肺胃、生津止渴;甘草为使,益气补中,调和药性。诸药配伍,清肺经风热之邪,对肝胆经气毒邪亦有较好作用,活血利湿,改善中耳局部症状[9]。已有的基础研究表明,疏风解毒胶囊对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等病原菌具有广泛的抑制作用[10-11],同时具有抗炎作用,对内毒素、病毒等所致肺脏、肝脏、心脏损伤有确切保护作用[12-13],并且可提高感染导致的局部组织的SOD等水平,增强组织抵抗力以及提高修复能力。因此疏风解毒胶囊疏风清热、解毒利湿、活血散结的功效,契合风热袭耳证病因病机,可通过有效抑制病原菌截断病原菌对中耳等组织损伤以及阻断病原菌继发的相关反应[14],通过有效的抑制炎症、阻断炎症介质释放,降低体温,改善局部红肿疼痛症状,有效改善症状,适用于治疗分泌性中耳炎[15-16]。

本观察表明,疏风解毒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青少年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发热、耳痛、鼓膜充血消退情况能较快缓解,平均好转时间低于单纯使用抗生素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的听力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表明疏风解毒胶囊具有潜在的加快听力恢复的作用。根据第3日和第7日的临床总效率发现,疏风解毒胶囊的临床治疗价值在治疗3 d后就能达到89.80%,在治疗7 d后达到97.96%(P<0.05),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疏风解毒胶囊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确切,可促进耳痛、发热、鼓膜充血等症状好转,提高临床疗效,治疗期间患者肝肾功能等检查未见异常,临床安全可靠。

猜你喜欢

耳痛疏风中耳
疏风清热汤化裁联合天竺雾化液治疗急性喉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耳压力调节机制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胆脂瘤的效果及鼓膜愈合率观察
坐飞机时耳痛 快按这两个穴位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
疏风解毒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
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观察
坐飞机突然耳痛快按这两个穴位很管用
以耳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病例分析研究
局部外周神经刺激联合奥卡西平治疗难治性神经性耳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