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地公园省的绿色福祉

2018-08-25刘悦

当代贵州 2018年26期
关键词:单株贵阳市贫困村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刘悦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山地公园省贵州最普惠的公共产品,贵州的生态底色不断“添绿”,民生福祉随之增加。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人民福祉。贵州省作为全国首批三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前列。

深呼吸、看绿化、见清水,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贵州这个“大公园”普惠的公共产品,贵州的生态底色不断“添绿”,民生福祉随之增加。

幸福绿色中来

2016年,江口县成为贵州省首个、全国第三个碳汇城市。

江口县能获得这块招牌的主要原因,是森林因素。“我们的森林植被,为此作出巨大贡献。”江口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田仁军说。

优良的空气质量,成为铜仁市的“卖点”之一。一位来自北京的游客说,夜宿梵净山脚下,听着蛙鸣、河水声,很快进入深度睡眠,“负氧离子的浓度,决定了我的睡眠质量。”

清晨,家住贵阳市云岩区的于阿姨来到黔灵山公园——这个位于贵阳市中心、森林覆盖率高达85%的“天然氧吧”,是贵阳市生态建设的一张美丽名片。

“每天早上,我都要到这里走一走,看看这里的猴子,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今年刚退休的于阿姨早晨都会在黔灵山公园锻炼,用她的话来说,每天的好心情就从呼吸黔灵山新鲜的空气开始,非常幸福。

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贵阳依旧保留着5500多亩的生态湿地,像黔灵山公园这样的城市天然氧吧贵阳市有400多个,未来还将达到1000多处。

近年来,贵阳市以实施“千园之城”建设为抓手,着力构建“布局均衡、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贴近生活、服务群众”的城市公园体系,为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提供了强力支撑。据统计,2015年到2017年贵阳市积极采取本级财政投入、整合部门资金、PPP融资、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等方式筹措资金,累计投入“千园之城”建设资金达198.30亿元。

通往铜仁江口县的高速公路旁,一块白底红字的标语十分抢眼——国家碳汇城市江口欢迎您。

“碳汇城市”,简单说,是国际社会为应对气候变化,利用森林覆盖率高、碳吸收能力大、工矿企业少的优势,让市民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尊重自然格局、文化传承创新的城市。

青山变“金山”

住在黔南州福泉市陆坪镇香坪村的王才权每天都要到他的林地里转几圈。“以前都不怎么照看这几亩林地,任由它们生长。”王才权望着自家林地说,“但是现在这片林子成为了我家增收的‘金树林’。”

“野树”到“金树”的华丽转身发生在今年4月,香坪村成为黔南州首批单株林业碳汇精准扶贫试点之一,香坪村102户精准贫困户的林地全部纳入林业碳汇精准扶贫项目。

什么是单株碳汇精准扶贫?一棵树能帮助贫困户增收吗?

碳汇指的是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单株碳汇精准扶贫是把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的每一棵树编上身份证号,按照科学的方法测算出碳汇量,拍好照片上传到贵州省单株碳汇精准扶贫平台面向社会进行销售,通过“点对点”的方式将购买林木二氧化碳的资金全部汇入对应贫困户的账户,以帮助深度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增加收入,且不影响贫困户对林地的使用和收入。

单株碳汇精准扶贫通过“点对点”的方式将购买林木二氧化碳的资金全部汇入对应贫困户的账户,帮助深度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增加收入。图为安顺市平坝区齐伯镇关口村已挂牌树木。(贵州省发改委供图)

“我们将互联网、生态建设、精准扶贫三者结合起来,探索精准扶贫的新模式。”贵州省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处处长付野秋说,“每年树木都可以卖碳汇量,这是一个持续的扶贫,可以有效防止返贫。”

按照国家造林技术规程,每棵树的碳汇量价值3元,种植碳汇林两亩,贫困户每年就将增收1300多元。

目前,包括安顺市镇宁自治县革利乡革帮村、黔南州福泉市陆坪镇香坪村等共8个市州的九个深度贫困村,已经启动贵州省单株碳汇扶贫试点项目开发,10个深度贫困村单株碳汇扶贫项目将于近期启动开发,未来预计覆盖全省200个深度贫困村。

“现在我们村有100多户贫困户,单株碳汇这个项目直接可以为我们村的贫困户每年产生28万元左右的经济收益。”革帮村副主任汪佳峰说,“未来,我们更应该积极地去保护目前所有的森林,更积极地去植树造林。”

城市颜值山水扮

今年5月中旬,有着兴义市“后花园”之称的贵州醇风景区通过专家评审,成功入列2018年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名单。通过近两年的提级改造,贵州醇风景区的总占地面积已达2047亩,景区资源新增了主题花海、蘑菇街、梦幻王国等多个景点,园区的功能性和体验感也得到明显提升。华丽蜕变后的“贵醇园”正吸引着众多市民前来游园赏花。正在景区游览的兴义市民刘慧荣说:“这里进行改造升级以后,设施相比过去齐全多了,花草丛生、处处是景。”

这几年,为在中远期实现国家公园城市目标,着力建设国际山地旅游城市,兴义市除了在打造综合公园上做文章,还在整个城区均衡布局社区公园。

位于新老城区结合部的滴水社区,由于城市扩容,存在公园绿地缺失的问题。2017年,兴义市斥资3亿多元,将原来坐落于此的污水处理厂挪到了地下,在地上建起了林木葱茏、景色幽雅的社区公园。

污水处理厂整个厂区设备“深藏”于社区公园地下,这样的设计有效利用了土地资源,实现了社区居民推窗见绿、出门进园的美好愿望。

近年来,贵州根据“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特点,形成了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的城市布局,大力营造了一批山水城市、绿色小镇、美丽乡村,山水、田园、城镇、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盛夏时节,毕节市65岁的王全书和老伴从不远处的家中,步行十多分钟至七星关区德溪湿地公园内,赏花看景的同时,还情不自禁念起了古诗。他感慨地说,现在的城市建设既看得见山,又望得见水,还记得住乡愁。

与王全书有相同感受的,还有在广州打工多年的张静。回到毕节,她惊讶地说:“没想到短短几年,我的家乡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这次回来我决定不往外跑了,安心留下来找份工作。”

按照“城乡一体化、资源共享化、社会和谐化、环境友好化”的指导思想,毕节市以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坚持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为核心,深入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目前,毕节市城镇化率提高到43.45%。

猜你喜欢

单株贵阳市贫困村
无为市太平山枫香树不同单株叶片性状多样性分析
贫困村变身“客栈村”——勐腊县勐伴镇河边村的脱贫印记
红松种子园单株ISSR-PCR遗传多样性分析
影响间作马铃薯单株块茎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
夕阳下的鸟影
吕梁临县光伏扶贫实现“三个全覆盖”
山西老年大学到贵阳市开展校际交流
The Role of Teacher , Learner and Material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5TR—20型水稻单株单穗脱粒机的设计
脱贫攻坚拉响新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