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写教学里“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有效路径

2018-08-24邹小千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8年1期
关键词:段落建构语言

邹小千

要使体现“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中学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语文核心素养真正落到实处,笔者以为,不能仅仅凭借“跟着感觉走”,就天真地认为,语感之类对语言的感性认识可以简单粗暴地替代“语言建构与运用”;也不能仅仅依靠“跟着本本走”,就想当然地以为,现当代语言理论体系之类的理性认识可以生吞活剥地取代“语言建构与运用”。“语言建构与运用”只能基于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对它掌握的现状和实际,在对现当代语言理论的严密体系加以认真梳理之后,从“取精用弘”的路径对它进行整合,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才可能形成关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理性知识,才能用它去指导学生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在读写听说的言语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及其品质。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现状堪忧

众所周知,“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它秉承在中学语文课程中培养学生们正确、熟练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的宗旨,着力于在“积累与语感、整合与语理、交流与语境”等方面建立起规范的语言运用的体系和能力,使学生们具有与之匹配的三个方面的素养。而要完成这一任务,一部分教师认为,初中语文课本里有零星的語法知识短文可以借鉴,到了高中又有集中、强化的语言训练专题(简明、连贯、得体)可以信赖,“语言建构与运用”的任务庶几可以完成,不必杞人忧天。然而,高考生的“语言理解和运用”的现状的确还是非常令人堪忧的:句子观念陈旧,语句不通的毛病比较突出;段落安排不科学、不合理,训练较为欠缺;阐释技巧较差,说理欠充分;没有掌握“结构框架”,不能把握“语句生成”规律乃至语篇思维技巧。

我们知道,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训练具有语言文字训练的综合性,它涉及“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它包括上下古今,经史子集,它几乎囊括了中华文明的方方面面,真可谓森罗万象,无所不包:它最能体现“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种种内容和特点。因而,用师生习作来阐释“语言建构与运用”可谓恰到好处。笔者下面将结合高中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的实际对此加以阐释。

二、“语言建构与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其矫正路径

基于对高考生作文的问卷分析,我们知道,考生的作文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提升路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1)更新“句子”观念,佳作文从字顺

如今,中学课本里的教学语法,还停留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结构主义语法”阶段,中学里的语法教学(姑且认为是在教学吧,其实已经弱化、淡化乃至‘消化了)及其训练,还是采用的对语法现象进行描述的静态语法阶段(讲讲充当主谓宾语的成分,划划句子成分,分分语素、词、词组的区别等等)。现在,尽管现当代语法研究早就已经发展到了“转换生成语法”阶段(注重语用、语篇、语义场,讲讲预设、蕴含、语义指向、词语配价元,辨析、纠正歧义等等),描述和训练的重点也早就已经侧重于对动态语法的研究了,但这些新的研究成果还是“春风不度玉门关”,并没有被中学课本的编者采用。

当我们的莘莘学子还在被静态语法的纷繁杂芜的名词术语搞得“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时候,我们的莘莘学子关于句子的正确概念未能建构起来,因而写出正确句子的概率较低,句子成分残缺等毛病十分突出,这时,我们还一厢情愿地希求他们写出的文章能够做到文从字顺,那简直可以说是痴人说梦,异想天开。许多学生的作文句子不通,甚至不知所云,其根源就在于他们一直没有搞懂句子为何物,怎样的字词(主要指词组)具备什么条件可以成为句子。

我们知道,现当代语法理论认为,词组成句有三个方面的制约因素:(1)结构因素;(2)语义因素(3)表达因素。[1]如,从词语的内部结构看大多数介词词组(以他的能力/通过努力/按照规定)、至少有一个成分是区别词的词组(大型彩色/同步稳相/袖珍英汉)、一些充当插说的词组(总而言之/由此可见)、“所”字词组(所想象/所判断)不能自足成句。词组要成为句子,语义上的限制很多,如时间(“他上大学。”不成句,“他上大学了。”/“他准备上大学。”“他正在上大学。”/“他上过大学。”均可以自足成句)、程度(如“孩子聪明。”不自足成句。“孩子很聪明,”自足成句)、数量(“他吃了苹果。”不自足成句。“他吃了两个苹果。”就自足成句了)、情态(“他写作文”不自足成句,“他会/能/愿意写作文”就自足成句)等等。一个语法、语义上都完备的词组要想成为句子,还要受到语用表达方面的限制。如“蒋介石开刀了!”要理解这个句子就得知道它的语言环境(是他自己因病接受手术了,还是给病人做手术了,甚至是他自己下令屠杀革命群众了?)总之,词组要成为句子可以从完句手段(如,重叠、重动、变序、删除、添加。其中,添加表示程度、否定、语气、情态、数量、趋向等范畴的成分)和完句成分(指时体、程度、情态、语气、数量、情状、趋向。如“火车停(了)下来。”“小明(经常)哭”“小李(明天)走”)两个角度来看。这些理论令人耳目一新,于人十分受用。而我们的莘莘学子中的一部分人,关于句子的理论却亟待更新,当然不懂得词组成句还 须具备那样多样的条件和受到那样多的限制,因而,在作文中写出来的句子就不能自足成句而成了种种病句。

如某考生在完成2017年全国高考四月调研题《相互体谅方能共进退》一文,在论述“团队精神”重要性的时候里如是说:

“相互体谅帮助的队友,这个团队才能共同进步。”

这个句子就不能自足成句,其原因在于受到了“结构因素”的限制。这是一个条件复句(只有……才能),第一分句是个偏正短语做主语,“ 这个”一词不能复指第一分句,因而致使第一分句的主语落空,而下一句又另起炉灶,言说其他。只有采用“完句手段”,用“添加”的办法来改正它。改为“(只有)相互体谅帮助的队友(齐心协力、共克时艰),这个团队才能共同进步。”或者改得彻底一点,也可以改为:尽管共同进退,需要每一个个体的努力,但相互体谅、相互帮助的队友集体的共同努力,更能使这个团队共同进步,发挥出比每个个体累加成的进步更加巨大的无穷无尽的能量。

由此观之,只有更新句子的观念,建立起句子的正确概念(句子是由词和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完整意思的并且带有特定语调的语言单位),懂得句子自足的种种条件和种种限制,才能写出合符语法规范的正确而通顺的句子来,“语言建构”落实才算落到了实处。

(2)加强“段落”训练,文章科学、合理

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不大重视介于词组和篇章之间的段落的训练,也没有较为深入地研究段落及其与全篇的关系,因而学生关于段落的概念未能建构起来, 致使习作里段落结构不科学、安排不合理、表述欠当的毛病比较突出。

我们知道,“段是由句或句组组合而成的,篇是由段组成的。”组织段和篇的基本要求是:连贯性、一致性和艺术性。[2]也就是说,段落经营好了,篇章也就经营好了。段落的结构有多少,篇章的结构就有多少。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说,某些段落就是篇章的具体而微(主要指的是议论文)。如杨述先生的《恰到好处》一文的这段就是如此。他写道:

“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恰到好处。京戏著名演员表演,总讲究不瘟不火。优秀的歌手在热情地歌唱时,情真而又能自持。工人炼钢要注意火候,做政治工作要掌握分寸。一句话:‘过与‘不及都不好。”

这是全文的一个自然段,其结构是典型的 “总——分——总“的议论文格式。第一句提出中心论点;二至四句用事例論证中心观点的正确性;第五句总结上文,照应、强调中心观点。首尾圆合,无懈可击。如果我们把它充实细化,它就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了。

而我们的莘莘学子中的某些人却不如此这般地运用,他们写出的段落不大中规中矩,没有”连贯性“”一致性“,更没有”艺术性“。还是以《相互体谅方能共进退》一文的那位考生为例吧,他为了论述“在生活中,在事业上,许多成功的大事都是团队作用的结果。离开了团队你也许难以成就大事”的观点,他写道:

如果强者放慢步调,配合一下体力不行的人,身体素质较差的就尽力跟上队员的步伐,相互体谅,为共同的目标奋斗努力,那么最终就能做到共同进退。

时代节奏越来越快,很多人不愿为对方放慢脚步,但团队的力量不(容)忽视。在生活中,在事业上许多成功的大事都是团队作用的结果。离开了团队你也许难以成就大事。屠呦呦获奖时说,这不是我个人的成绩,这是我和我的团队共同的成就。他们始终在一起,共同进退!正是因为这种共同进退的团队精神。他们才取得了成功。

“时代节奏越来越快,很多人不愿为对方放慢脚步,但团队的力量不(容)忽视。”这是一个典型的前偏后正的转折复句,其重点在后。然而由于它处于过渡句的地位,从前边论述“如果强者放慢步调,配合一下体力不行的人,身体素质较差的就尽力跟上队员的步伐,相互体谅,为共同的目标奋斗努力,那么最终就能做到共同进退”这一观点,要过渡到正反论证的下一个段落,需要先从反面论述“不能共同进退”的意思再谈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这样的衔接句群就必不可少了。“然而,由于社会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虽然很多人也认为团队的力量不可忽视,但他们仍然不愿意为了体谅对方而放慢自己的脚步,因而不能共同进退的窘境仍然层出不穷。它严重的妨碍了整个社会生活的某些局部运转,消减了人们本该取得的那份成绩。我们知道,离开了团队,一个人难以成就大事。”这样才能够做到与论述“在生活中,在事业上许多成功的大事都是团队作用的结果。离开了团队你也许难以成就大事”的观点无缝对接,语义连贯,语气贯通。

笔者所写的那个句群,是由三个句子组成的,第一个句子的主体是一个因果复句,“然而”一词接续上文,它又包含一个转折复句,整个句群是一个二层复句。其语义重点转到了“不能共同进退的窘境仍然层出不穷”的现实呈现上,为承续“它严重的妨碍了整个社会生活的某些局部运转,消减了人们本该取得的那份成绩。我们知道,离开了团队,一个人难以成就大事”的重要性,起到了过渡作用,使整个句群文意贯通,一气呵成。同时,由于这个句群的改写,使得这个段落的安排符合科学性,合理、顺当、熨贴。如果我们切实加强了“段落”的科学训练,那么,就可能助力学生作文的“语言运用”。

(3)教会“阐释”技巧,说理得心应手

从学生写作的实际来看,他们关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两种阐释技巧的概念未能建构起来,其训练也没有落实。因而阐释问题时不能做到“具体的能抽象,抽象的能具体”,技巧不很娴熟,说理较为空洞。

我们知道,“具体的能抽象,抽象的能具体”是高考语言训练的重点之一,它主要在现代文阅读时被用到。笔者以为,其实它完全可以用于写作训练之中,并作为“语言运用”的重点之一来训练。因为它对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很有好处,值得莘莘学子熟练掌握并运用于自己的写作实践中。

有学者认为,格言与长篇小说可以互为阐释的对象。笔者认为,如果可以把对长篇小说的抽象说成是格言的话,那么也可以说,对格言的阐释就是长篇小说。光明日报高级编辑彭程对此解释说:“对格言来说,一种匪夷所思的比较是长篇小说……不管他们是如何洋洋洒洒浩瀚斑斓,经过一层层过滤提炼,浓缩抽象,在大多数情况下,仍然是可以用简短的几句话来概括他的内核的。而这样的话总是具有格言般的特质。这正是两件看似不相干的事物之间的纽结”[3]如金戈铁马、威武雄壮、有声有色的《三国演义》,完全可以用毛泽东所说的“统一战线”的策略(统一战线内部既团结又斗争)的内涵来概括其丰富的内容;具有魔幻主义色彩的神魔小时《西游记》,也可以认为它是对“一个人的成长必须要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方能成正果”这句格言的诠释;“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红楼梦》它所揭示的盛衰无常、色空相依、“好即是了,了即是好”却是明晰确切仿佛具有坚实质感的。这是从大的方面来说的“具体的能抽象,抽象的能具体”的两种阐释技巧相互为用的例子。

其实,从语言运用的小的方面来看,语句的扩展和被扩展的语句之间,又何尝不是“具体的能抽象,抽象的能具体”这两种阐释技巧相互为用的呢?如,要扩展“冬天和夏天各有各的情趣。”这句话,要扩展的这个句子就是被扩展的许多句子(冬有冬的琼枝玉叶,夏有夏的草绿花红。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湖面溜冰,一样使人逸兴神飞,意趣盎然;夏天百川灌海,漫天碧透,雨后泛舟,总能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的高度概括。被扩展的句子就像语言的脉络,分两路依序生化开去,有迹可循,它显示出议论文的“语言方向”,因为接下来的话应该先说冬天有何情趣,再说夏天有何情趣。无论是把它写成一段话或者一篇文章,无论是三言两语,还是长篇大论,其议论段落或议论文章的语言方向就应该沿着上面那句话的语言脉络出发,集句成段,集段成篇,铺排开来。“语言方向”就像歌曲的第一句那样,具有确定歌曲调式的作用,直接影响着下面乐句的承续、发展的方向。其实,这些完全符合现代汉语“语义语法”的“总规则”,“即前字管辖后字的组配选择,上句启示下句的语义范围和陈述走向”。“平时说话或写文章,我们大致也是遵循着这样的规律进行的”。[4]这就是“语言方向”的理论依据之所在。

这种从大的方面概括长篇小说的主题或者内容的训练以及从小的方面去训练语句的扩展,不失为行之有效的语言运用的有效捷径,不妨常常加以练习乃至熟能生巧,胜过仅凭语言感知的语感许多。

(4)掌握“结构框架”,把握“语句生成”和语篇生成规律

前边我们说过,要使体现“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中学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语文核心素养真正落到实处,不能仅仅凭借“跟着感觉走”, 也不能仅仅依靠“跟着本本走”;“语言建构与运用”只能基于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对它掌握的现状和实际,在对现当代语言理论的严密体系加以认真梳理之后,从“取精用弘”的路径对它进行整合,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才可能形成关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理性知识,才能用它去指导学生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在读写听说的言语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及其品质。

我们知道,语感虽然是对语言的敏锐感知,但是它毕竟只是对语言的感性认识,而不是理性认识。“语言建构与运用”要求我们学习语言必须要懂得语言的理据。正如毛泽东同志说过的那样:“感觉到了的东西不一定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的感觉它,感觉只能解决现象,理论才能解决本质”。如果我们仅凭语感去学习语言,那么,我们就一定学不好语言。因为对语言的把握一定要有深厚的理据,这样的学习才有“理“可依,才会有收获。

现当代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就是我们学习语言的理据。如对主谓语的把握,过去受印欧语系语法结构”形合法“的影响,讲求的是主谓语的一致性,用这个特点来硬套现当代汉语”意合法“的语法结构,其结果是方枘圆凿,削足适履,牵强附会,尴尬至极。徐通锵教授反思自己研究汉语的历程后认为,现当代汉语应以”字“为本位,以“话题——说明”为其“结构框架”,以“前管后”和“上管下”为支配字组和字块“意合”的总规则,以“意合法”的形式组句。这一理论对“语言建构与运用”提供了组句理论,也对中学生写出文从字顺的文章提供了可能。

如笔者写作2017年四月调研题的下水作文《“和衷”方能“共济”互助才会双赢》,其中的一个片段就运用了这种“话题——说明”为其“结构框架”,以“前管后”和“上管下”为支配“意合”的總规则,以“意合法”的形式组句成篇的。如次:

因为心没有往一处想,劲没有往一处使,因而漫画里的这两个人当然不能勇往直前,直达胜利的彼岸。这一现象从反面说明了,“和衷”方能“共济”,互助才会双赢的哲理。

“和衷共济”,是以“和衷”为前提的。没有和衷(内心的一致),就没有“共济”(共同协助);要想“共济”,只有“和衷”:因为只有志向、目标一致,才会风雨同舟,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化险为夷,共同奔向胜利的彼岸。试想,被大河阻隔的那两个人,如果他们的志向、目标是一致的,而且“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那么,他们是会千方百计地想出克服困难的办法并且顺利渡河、到达目的地的。俗语说的“众人一条心,其力能断金”就是说的这种情形。

试想,如果被大河阻隔的那两个人,他们有了共同的志向,储备了充足的体力,具备了较高的智力,找到了解决渡河问题所需的交通工具(船和桥或者其他),统一了步调,懂得了‘聪明的人与朋友同行,步调总是一致的(法国谚语)的道理,付诸实践,那么,他们就会‘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直至胜利的彼岸。”

笔者上文的论述中,“这一现象从反面说明了”这句话,是“语句生成”“结构框架”里的“话题”,下一句“‘和衷方能‘共济,互助才会双赢的哲理”,是其“结构框架”里的“说明”。这个框架比起印欧语系的“主语谓语”的结构框架的用途来得更加广泛,因为它具有“语篇思维”的意义。[5]也就是说,它不仅适用于语句生成,而且也适用于语篇思维(或语篇生成)。掌握了它,写作议论文时,就不会因为担心“谁作主语谁作谓语”而分心而忘记了“谁是叙述对象,谁是对叙述对象要叙述的内容”了,这是由“语篇思维”里的“语言功能框架”(语言功能框架:概念功能〔表达了什么〕、成篇功能〔怎样表达的〕、人际功能〔表达的意图是什么〕)所决定了的[5]。笔者下文,以“前管后”和“上管下”为支配“意合”的总规则,接着阐述了“和衷”跟“共济”的辩证关系,以“意合法”的形式组句成篇,这也符合“语篇思维”的语言功能框架的要求,中规中矩。总之,掌握语句“结构框架”,就等于把握了、保障了“语句生成”和语篇生成规律的主动权、成功率。

三、“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前景展望

我们深知,“语言建构与运用”是一项系统工程,非一人之力能够“毕其功于一役”。笔者在这里也只能为此工程贡献微薄之力,谈谈今年考生作文里存在的与“语言建构与运用”有关的一些语言问题,限于水平与论题内容只能谈些体会和做法。至于写作时的系统的全面的语言问题,同仁们早已有了确论,笔者在此不能老调重弹。笔者认为,应该加强考生对经典作品阅读语料的积累,改变他们“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种种毛病。同时,还应加强考生对语、修、逻、文知识系列的科学整合、取精用宏,使他们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写作命意等方面体现出科学的学科理据。还要弥补课堂读写语言实践训练的不足,交流渠道的不畅或交流机会较少的不足,使 考生“语言建构运用”的真实语境尽快形成,语言训练落到实处。如此,“语言建构与运用”才不至于落空,才有益于莘莘学子写作水平的迅速提高。这一切有赖于现当代语言理论作坚强而可靠的后盾。

参考文献:

[1]马庆株.现代汉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8月第一版,274~279.

[2]张志公.现代汉语.[M].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11月第一版,p81.

[3]彭程.光明日报[J].北京:光明日报社,2017年03月02日16版.

[4]徐通锵.基础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02月第一版.p187~188.

[5]贡如云,黄伟课程.教材.教法[J].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201708.p40~46.

猜你喜欢

段落建构语言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趣味•读写练 答案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短文篇】
心理小测试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