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其知可及,其愚不可及也

2018-08-24陈玉剑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8年1期
关键词:孔明邹忌愚公

陈玉剑

孔子曾说:“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意思是“宁武子在国家太平时节,便聪明;在国家昏暗时节,便装傻。他那聪明,别人赶得上;那装傻,别人就赶不上了。”春秋时期的那个宁武子不是真愚,而是装傻,是在政治黑暗时期韬光养晦、明哲保身以待合适时机再施展抱负的大智慧,孔子对宁武子的这种“愚”是特别赞许的。曹刿、邹忌、愚公等人的“愚”是另一种“愚”,这种“愚”也是常人难以企及的。现把曹刿等六人按照中国古代等级秩序分大夫、士和平民三类人来解读其“愚不可及”。

一、欲为圣朝除弊事,不顾安危进忠言——大夫邹忌、孔明愚不可及

古人云:伴君如伴虎,刻刻要當心。《周易·履》专门讲伴君如虎的伺候君主之道:“履虎尾,愬愬。”大概意思是“跟在老虎后面,朝兢夕惕戒备着”。小心陪伴君王尚且不易,忠言逆耳进谏更难,历史上像比干、伍子胥等因进谏而失去生命的例子举不胜举,可是,身居相位的邹忌、孔明却不汲取历史的教训,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顾安危,进谏除弊,为国尽忠,真是“愚不可及”!

邹忌,战国时齐人。他仪表非凡,“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他聪颖精明,明白“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他官高位尊,时任齐国之相,富贵难言。这样的他却不懂安富尊荣而冒犯龙鳞,以自己受蒙蔽的事现身说法,讽谏齐王,希望齐王能广开言路,兴利除弊,修明政治。虽然他言辞便给、规劝委婉,卓有成效——“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但他实在是以身犯险,“愚蠢”至极。齐威王执政时间不短,朝政积弊不少,只要从“群臣进谏,门庭若市”就可以知晓。如果邹忌进谏的方式稍有不当,如果进谏时适逢威王心情不佳,如果进谏时有小人挑拨,那结果轻则遭贬斥(如屈原谏楚怀王被放逐),重则性命难存(如关龙逄谏夏桀被杀),这样的邹忌是不是“愚不可及”?

诸葛亮被司马徽比着是“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他未出茅庐,隆中决策,已知三分天下;他初出茅庐,舌战群儒,东风赤壁功成;他临危受命,夙兴夜寐,蜀国傲视群雄;他才智卓越,孤城一座,吓退司马雄兵。他雄才大略独步三国,刘备在临终之际也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可诸葛孔明誓“报先帝,忠陛下”,为蜀国出生入死。他兴兵北上之际,还言辞恳切劝说那天生暗弱、平庸无能、扶不起的小阿斗,希望他能“开张圣听、赏罚公平、亲贤远佞”,免除自己北伐中原的后顾之忧,完成“攘除奸凶,兴复汉室”的大业;希望他能“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虽然孔明的谏言既不失臣子身份,又切合长辈口吻;既不用训斥的话语,又不用卑下的语气,语言是那么的率直质朴,感情是那么的恳切忠贞[1],这样披肝沥胆的谏言即便石头也会动心,但刘禅不会;即便孔明“临表涕零”,刘禅也只是淡淡说一句“相父南征,远涉艰难;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欲北征,恐劳神思”[2]。据《三国志》记载,孔明临终之际还不忘统一大业,上表进谏刘禅,说:“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皇,布仁恩于宇下;提拔幽隐,以进贤良;屏斥奸邪,以厚风俗。”最终,刘禅还是辜负了包括孔明在内的所有人的期望,做了一个“乐不思蜀”的安乐公。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孔明就是这样的一个智、忠、义兼备的“愚不可及”的君子呵。

二、舍生取义平常事,茅屋独破自甘心——士人孟子、子美愚不可及

战国时期的孟子是儒家的大学者,曾拜孔子之孙孔伋的门人为师。他学成以后,与孔子一样“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要是三个月没有君主任用就非常着急,会离开这个国家,带着礼物与别的国君相见。但当公孙丑问他:“假如您做了齐国的卿相,能够实现自己的主张,从此小则可以成就霸业,大则可以成王业。遇到这种情况,是不是动心呢?”孟子却说“四十不动心”,因为他内心的浩然之气[3],会让他选择能行仁政的君主,而不会只想着自己是否得到荣华富贵。不过,这种浩然之气必须与“义”和“道”配合,才能真正做到“士穷不失义”。

孟子所说的“义”即人人应有的“羞恶之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无。虽然是一种虚无,孟子却认为这种“义”是人人内心都存在的,“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也。[4]”它不仅存在,而且很宝贵,有时比生命还宝贵,关键的时候甚至可以“舍生而取义”。“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行道之人和乞人之所以“弗受”“不屑”,是因为他们有“羞恶之心”,这种有侮辱性的施舍是宁可饿死也不愿意接受的,这种“羞恶之心”就是“义”。因为“义”,齐景公田猎,用有羽毛装饰的旌旗来召唤猎场管理员,管理员因为齐景公是用召唤大夫的信物而不是用召唤管理员的信物——皮冠召唤自己,召唤之礼不对,所以不去,景公准备杀他,他也不屈服[5];因为“义”,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6]。因为“义”,可以“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因为“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为了一个“义”,孟子他们可以舍弃包括生命在内的一切,真是“愚不可及”!

唐代的杜甫也是这样的一个“愚不可及”的人。他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本人才华横溢,但因适逢乱世,所以仕途不顺,生活潦倒。44岁时为了生计才做了一个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的小官,可是等到他回到奉先老家时,“幼子饥已卒”。在安史之乱中他更是饱受颠沛流离之苦,靠亲友的帮助,才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草堂。结果第二年“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好不容易盖成的住了不久的茅屋上的茅草就被狂风刮走了、被村里的孩子拾走了。正当他“倚仗叹息”之际,“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外面居然下起了大雨,家里是“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面对这样困窘的生活,他却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他不关心自己反而关心起天下所有贫寒的读书人,他希望所有的寒士能居有定所,不再受风雨之苦。他还说“眼前何时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样的杜甫是不是痴人一个,书呆子一枚,愚不可及?

三、不在其位谋其政,异想天开移大山——平民曹刿、愚公愚不可及

如果说邹忌、孔明进谏希望君主纳谏除蔽、修明政治算是臣子为国尽忠;孟子愿意“舍生取义”、子美愿意为天下寒士茅庐独破是“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那么平民曹刿、愚公的所作所为简直是匪夷所思、不可理喻,真正是“愚不可及”!

曹劌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在齐桓公进攻鲁国之前,曹刿没有在鲁国担任职务,这可以从他的同乡劝阻他的“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这句话看得出来。如果鲁国战败,受到威胁的是鲁庄公,曹刿依旧可以过自己安稳的生活。可是当齐国大军压境之际,曹刿没有“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是积极要求拜见鲁庄公。曹刿这种不在其位也谋其政的做法是有极大风险的:兵凶战危,谁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可以赢得战争,万一战败的话,他的结局不堪设想。可是,曹刿他却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历史的舞台,参与到长勺之战中去,这种不计后果、不计个人得失的做法难道不是“愚不可及”吗?更何况他与君主对话时极不注意分寸,不懂得委婉,而是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说“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果断否决庄公的所作所为;在战场上,他不容庄公置喙:“公将鼓之”,他说“未可”;“公将驰之”,他说“未可”。这样一个舍生忘死的曹刿真是“愚不可及”啊!

愚公这个连正式名字都没有的老人,他的想法和做派更是令人瞠目结舌。他“年且九十”,只是因为交通不便,出入要绕远道,就打算带领儿孙去铲平太行、王屋这两座“方七百里,高万仞”的大山,这个想法够异想天开的了。可是等我们了解到其中重重困难时,才知道愚公果然很“愚”:移山只有5个人,包括一名近90岁的老人和一名七八岁的孩子;移山工具及其简陋,运土石的只有箕畚;倒土地点遥远,在渤海之尾隐土之北,一年只能往返一次。总之,他们的移山看起来就是一个笑话,难怪智叟会说“甚矣,汝之不惠。”只是当愚公说出“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我们才知这样的愚公是“不可及”的,《愚公移山》课文不能删(新修订的苏教版教材将删除此篇,甚为遗憾)。

回望这初中阶段最后一个古诗文单元,编者别具匠心地将一组“愚人”呈现在我们面前:为臣的为国尽忠;为士的为理想献身、为寒士尽心;为民的为国操劳、为子孙尽力。这样的“愚人”为国、为民、为理想、为子孙耗尽心力,他们“其知可及,其愚不可及也”!他们其实是大智若愚,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

注释:

[1]苏教版九年级下册 语文教学参考书[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331.

[2]罗贯中.三国演义(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755.

[3][4][5][6]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5::46、200、103、105.

猜你喜欢

孔明邹忌愚公
最北冻土带上的“愚公”
我爱孔明锁
检查(短篇)
邹忌比美
愚公移山
孔明画圈
邹忌形象的另一面
周瑜与诸葛亮对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