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氧血症对成年心脏骤停患者院内死亡率及出院后1年内神经系统影响的Meta分析

2018-08-24谢勇高登峰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高氧血症异质性

谢勇,高登峰

心脏骤停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心音及大动脉搏动消失、全身血液供给中断的现象,会在短时间内导致机体重要器官缺血缺氧,患者病死率极高[1-2]。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心脏骤停死亡的人数约为54.4万[3-4]。《2015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疾病更新指南》[5]建议,心肺复苏术后初期尚无法测量动脉血氧饱和度或动脉血氧分压(PaO2)时,使用较高吸入氧浓度(FiO2)可避免心脏骤停患者自主循环恢复(ROSC)时缺氧,但当可以测量动脉血氧饱和度或动脉血氧饱和度为100%时可降低FiO2,但必须维持动脉血氧饱和度≥94%。既往有研究发现,高浓度氧疗可导致心脏骤停患者PaO2过高,进而影响患者预后[6-7];但也有研究得出相反结论[8]。因此,目前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术后FiO2最佳范围尚未达成一致意见。近年来,心肺复苏术后不同FiO2对心脏骤停患者预后的影响越来越受关注。本研究旨在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高氧血症对成年心脏骤停患者院内死亡率及出院后1年内神经系统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策略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及Cochrane临床对照研究中心注册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08年1月—2018年4月。采用MeSH医学主题词结合自由词检索文献,中文检索词包括“心脏骤停”“心肺复苏”“高氧血症”;英文检索词包括“cardiac arrest”“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hyperoxia”。

1.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文献纳入标准:(1)研究类型:随机对照研究、前瞻性队列研究及回顾性研究,语种为中文和英文;(2)研究对象:成年心脏骤停患者,年龄≥18岁;(3)暴露因素:根据治疗后PaO2分为高氧血症组与正常氧浓度组;(4)结局指标:院内死亡率及出院后1年内神经系统恢复情况,以格拉斯哥-匹兹堡脑功能表现计分(CPC)≥2分判定为神经系统恢复不良。文献排除标准:动物实验、无对照研究、重复文献。

1.3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通过检索网络全文数据库及手动检索方式获取文献全文,由2位专业评价员根据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然后提取纳入文献的临床特征,包括第一作者、发表年份、研究类型、例数、治疗措施、高氧血症定义、结局指标。如遇分歧则由第3位专业评价员介入并通过讨论达成一致意见。

1.4 文献质量评价 采用Jadad评分标准评价纳入的随机对照研究的质量[9];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评价纳入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和回顾性研究的质量[10],NOS评分5~9分评为高质量文献。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Review Manager v5.14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数资料以OR及其95%CI进行描述,各文献间采用异质性检验,以P<0.1、I2>50%表示各文献间有统计学异质性,分析异质性来源,如有明显原因则行描述性分析,无明显原因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以P≥0.1、I2≤50%表示各文献间无统计学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文献的发表偏倚采用漏斗图及Egger's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检索结果 初步检索文献423篇,根据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2篇文献[8,11-21],均为英文文献。文献筛选流程见图1。

图1 文献筛选流程Figure 1 Literature screening process

2.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及质量评价结果 3篇[19-21]为前瞻性队列研究,包括9 643例患者;9篇[8,11-18]为回顾性研究,包括26 165例患者。3篇[16,20-21]为高质量文献。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及质量评价结果见表1。

2.3 Meta分析结果

2.3.1 院内死亡率 9 篇文献[8,11-12,14-17,20-21]报道了院内死亡率,各文献间有统计学异质性(I2=76%,P<0.000 1),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高氧血症组患者院内死亡率高于正常氧浓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38,95%CI(1.15,1.66),P=0.000 6〕。2篇文献[20-21]为前瞻性队列研究,各文献间无统计学异质性(I2=0,P=0.86),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高氧血症组患者院内死亡率高于正常氧浓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27,95%CI(1.15,1.41),P<0.000 01〕。7 篇文献[8,11-12,14-17]为回顾性研究,各文献间有统计学异质性(I2=70%,P=0.003),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高氧血症组患者院内死亡率高于正常氧浓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42,95%CI(1.11,1.82),P=0.005,见图 2〕。

2.3.2 出院后1年内神经系统恢复不良发生率 5篇文献[8,13,18-19,21]报道了出院后1年内神经系统恢复不良发生率,各文献间有统计学异质性(I2=59%,P=0.05),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高氧血症组患者出院后1年内神经系统恢复不良发生率高于正常氧浓度组,差异有统计 学 意 义〔OR=1.66,95%CI(1.10,2.49),P=0.01〕。2篇文献[19,21]为前瞻性队列研究,各文献间有统计学异质性(I2=70%,P=0.07),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出院后1年内神经系统恢复不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85,95%CI(0.73,4.70),P=0.19〕。3篇文献[8,13,18]为回顾性研究,各文献间有统计学异质性(I2=63%,P=0.06),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出院后1年内神经系统恢复不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87,95%CI(0.63,5.53),P=0.26,见图3〕。

表1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及质量评价结果Table 1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quality evaluation results of the involved literatures

图2 高氧血症组与正常氧浓度组患者院内死亡率比较的森林图Figure 2 Forest plot for comparison of hospital mortality between A group and B group

2.4 发表偏倚 绘制报道院内死亡率的漏斗图,结果显示,散点分布较均匀,见图4;Egger's检验结果显示,报道院内死亡率的文献无发表偏倚(t=1.29,P=0.24)。

3 讨论

图3 高氧血症组与正常氧浓度组患者出院后1年内神经系统恢复不良发生率比较的森林图Figure 3 Forest plot for comparison of poor recovery ratio of nervous system 1-year after discharge between A group and B group

图4 报道院内死亡率文献发表偏倚的漏斗图Figure 4 Funnel plot for publication bias of involved literatures reported hospital mortality

目前,心脏骤停仍是心血管疾病致死的主要原因,一旦发生心脏骤停则应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及人工通气,以尽快 恢复自主循环及呼吸[1,5]。急救领域专家认为,心肺复苏术中应给予患者100%氧浓度,以达到最佳PaO2、减轻心输出量不足对机体造成的损伤[7]。2014年,WANG等[22]进行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心脏骤停后高氧血症与患者病死率升高有关,但其纳入的8项研究中3项仅提供了摘要、2项缺乏观察指标。之后,有关高氧血症与心脏骤停患者预后关系的研究报道仍存在不一致[19-21]。

目前,心肺复苏术后高氧血症导致预后不良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大多数学者认为,心脏骤停患者全身血流恢复过程中可能造成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多种细胞内途径被激活,促进细胞内无机磷酸盐、乳酸盐及H+浓度增加,离子浓度不平衡而引起钙离子内流,进而加剧线粒体功能障碍;此外,高浓度氧气吸入可导致氧自由基和炎性递质分泌增多,电子逸出而产生大量活性氧簇(ROS),导致蛋白质、脂质、DNA等线粒体内外结构损伤,抑制线粒体呼吸功能及三磷腺苷(ATP)产生,最终因能量代谢衰竭而引起心肌细胞损伤或凋亡[23-25]。本Meta分析结果显示,高氧血症组患者院内死亡率和出院后1年内神经系统恢复不良发生率均高于正常氧浓度组,但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前瞻性队列研究和回顾性研究中两组患者出院后1年内神经系统恢复不良发生率间均无差异,具体原因尚需进一步探究。此外,报道院内死亡率和出院后1年内神经系统恢复不良发生率的文献间均存在统计学异质性,分析其原因可能与各研究患者暴露于高氧的时间不同有关。

现有文献证据表明,高氧血症可能增加成年心脏骤停患者院内死亡率及出院后1年内神经系统恢复不良发生率。但本Meta分析仍存在一定局限:(1)纳入的研究主要是观察性研究,可能存在不可控制的混杂因素;(2)各研究中高氧持续治疗时间及动脉血气分析时间存在明显差异;(3)低温治疗、冠状动脉造影及血运重建均可能影响结果。因此,本Meta分析结果仍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量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猜你喜欢

高氧血症异质性
Meta分析中的异质性检验
重症医学科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发生高氧血症的危险因素及早期预警模型
浅谈高氧气调保鲜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现状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高氧血症的危害及精准氧气治疗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异质性债务治理与制度完善
论“血不利则为水”在眼底血症中的应用探讨
融合感知差异的货代和货主选择行为异质性揭示
维甲酸对高氧环境下原代培养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
Ⅱ型冷球蛋白血症肾脏损害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