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分立纳税筹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8-22叶群姣

财会学习 2018年22期
关键词:纳税筹划问题对策

叶群姣

摘要:本篇文章首先对企业分立的基本含义进行概述,从流转税税收政策、所得税税收政策、个人所得税税收政策三个方面入手,对企业分立纳税筹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加强企业分立纳税筹划的优化对策。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给相关领域提供些许的参考。

关键词:企业分立;纳税筹划;问题;对策

在当前社会经济全面发展背景下,诸多企业开始采用资本运营重组的方式来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充或者收缩。在此环节中,除了人们耳详能熟的企业合并之外,同时还有一项新型的资本运营方式,也就是企业分立。企业在实施分立时,一般采用战略重组形式,提升自身综合实力,利用分模块发展,增强自身竞争水平,以此促进企业战略标准的实现。但是在进行企业分立时,将会存在税务问题,包含的税务有增值税、营业税等。并且,诸多企业分立一般将会存在不动产权转移现象,因此从企业税负角度来说,企业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在某种程度上将会给企业资金流带来一定影响,进而使得企业分立项目失败。因此,企业在进行分立过程中,应该做好税务筹划工作,在减少自身分立成本的同时,实现企业价值的提高。下面,本文将重点从阐述和分析企业分立纳税筹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企业分立的基本概述

所谓的分立主要指,企业结合有关法律标准和需求,分立成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企业现象。在面临金融危机之后,诸多企业开始执行分立政策,利用这种方式,不但可以提升企业自身效益,同时还能将企业重资金或者企业投资人员撤资现象进行处理,以实现投资者相关的效果。或者是因为企业内部生产的产品缺少可以迎合的税率,假设没有进行独立核算,将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税负。这时可以应用企业分立的方式迎合自身多方面要求。企业在实施分立之后,将会有效增强自身综合竞争实力,注重自身产品的研发,实现企业运营效率的提升。此外,通过实施纳税筹划工作,可以有效缓解企业税负[1]。因此,企业分立过程中纳税筹划对企业的今后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二、企业分立纳税筹划中存在的问题

(一)流转税税收政策分析

在没有实施“营改增”政策之前,增值税主要指流动环节中增值部分进行纳税。在实施“营改增”政策之后,增值税中又包含了营销、无形资产以及不动产等内容,而企业分立的本质在于被分立企业在运营发展环节中可以实现业务转让,该行为和“营改增”政策相关标准不相符,进而不需要进行增值税缴纳。而在“营改增”政策实施之后,企业分立依旧迎合该标准,所以,企业分立也不包含在“营改增”政策实施后增值税纳税范畴中。假设在企业分立过程中,存在资产转让现象,其转让给整体业务单元,换句话说,和该资产有关的债券和职工一同实现转让,这时该现象不需要缴纳增值税。而企业分立资产分割一般划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把资产和有关债务与职工实现一同转移,例如企业非法人运营部门等。另一个是仅仅分配企业资产,不随着整体业务单元实现转让[2]。第一种现象满足相关税务法律标准,可以将其列入到不支付增值税范畴中;第二种现象不满足相关税务法律标准,应该将其列入到缴纳增值税范畴中。

(二)所得税税收政策分析

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我国企业重组现象较为活跃,而在相关税务体系没有发布之前,我国缺少统一的企业分立法律标准,所以,诸多企业即便具备分立意愿,但是缺少相关的法律机制当作凭证,进而使得该活动受到约制。随着相关法律的颁布,不但给企业分立含义加以确定,同时制订了诸多与企业分立相关的税务政策,以此实现了我国企业分立效率的提升。然而,从当前情况来说,我国企业在实施分立工作时,相关法律体系需要对被分立企业实施减资资产,假设原股东没有将原始股权进行舍弃,就会产生分立之后企业注册资本大于分立前期企业资本情况,这是我国相关法律不允许的。

(三)个人所得税税收政策分析

通常情况下,企业实施分立的方式有两种,在这两种方式中,自然人股东所形成的纳税义务一般是被分立企业减资过程中持有的相关股权,从该本质角度来说,其可以将企业分立过程中自然人股权具备的非货币性资产投资情况进行体现。因此,自然人股东需要支付20%的个人所得税,同时在五年内无法实现纳税递延。在这种状况下,使得自然人股东由于不能根据相关要求准时进行税务缴纳,将会使得企业分立工作被迫叫停[3]。

三、加强企业分立纳税筹划的优化对策

(一)设定规范的初始方案

首先,应用无偿资产转让形式,设定土地转让方案。在没有实施“营改增”政策之前,土地应用权的无偿转让一般不划分到增值税纳税范畴内,企业所承担该部分的税负为零。但是结合相关税务标准,在进行该活动时,需要结合相关标准支付一定的增值税。另外,由于有关财政税务处理方式存在差异,所形成的优惠政策也会大不相同,这给企业应用相关税务政策带来了影响。由于涉及的计量不同,则产生的结果不会相同。为了给征管工作的落实提供条件,让企业享有更多的税务资产。所以,相关税务标准中已经明确指出,在享受期限内,分立之后的企业本质和税收本质没有出现一定转变,可以享有分立之前的税务优惠政策。

(二)明确企业分立方案

为了将企业面临的问题进行处理,在进行企业分立方案设定时,可以采用存续分立方式,通过实现企业合理战略布局,减少企业税务成本。从股东层级角度来说,在股东以及股比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设定企业分立方案。为了构建完善的战略标准,可以应用标准企业分立方案,将企业划分为四个部分,同时确保股东以及股比不出现改变。之后,根据各个资产要求对其进行充分划分,分立之后的四个企业资产情况应该做到统一对应。通过这种标准,可以实现企业标准化分立,根据分立情况,实施纳税筹划。通常情况下,企业分立一般涉及了资产、劳务以及负债等内容,在进行比例分摊核算的过程中,应该利用资产口径等形式实现净资产核算。资产核算价值需要对其账面价值进行核算,这时企业将无法精准评估和操作,进而给征管税收工作的开展带来约制[4]。资金盈利情况一般和公允价值有着一定的关联,与账面价值之间不发生关系。因此,资产占比需要根据公允价值进行核算更为合理,并且,有关政策应该进行适当修整。分立企业根据相关标准对被分立企业没有超出法律期限的亏损情况进行补充,同时利用净资产公允价值与被分立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占比情况实现核算,以此保证核算结果的精准性。

(三)调整非股权支付部分

企业在实施分立的过程中,通常非股权支付和负债情况一般与分立企业相一致。所以,采用净资产方式实现对非股权部分的核算,也就是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差额。资金计税标准是:剩余的债务和非股权所支付的所得额进行核算。但是负债作为企业所创造后期经济效益时义务,企业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实现税前所得抵扣,也就是企业在具有亏损明确要件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负债核算。同时,根据非货币性资金交换情况实现配置。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假设企业要想实施分立工作,这时企业应该设定规范的标准和方案,也就是在确保股权占比不出现改变的情况下,才能开展分立工作。在这种状况下,被分立企业能够获取一定的税务优惠,将企业分立环节中可能出现的相关税务进行扣除。因此,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真实状况,合理设定纳税筹划方案,获取更多的税务空间,在减少企业税负的同时,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靳科.企業纳税筹划风险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7(01):172-173.

[2]郭社钦.营改增下的企业纳税筹划与管理策略研究[J].知识经济,2015(06):146-147.

[3]李翠杰.企业纳税筹划中的风险问题及应对措施[J].金融经济,2014(02):160-162.

[4]程斌.企业分立阶段所得税的纳税筹划[J].会计之友,2012(08):68-70.

猜你喜欢

纳税筹划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中小企业纳税筹划探析
税务会计师在中小企业的作用及认识探究
纳税筹划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