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通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最后一公里

2018-08-22彭佳景

湖南教育·A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花钱公平校园

彭佳景

“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是党在十九大上给人民许下的庄严承诺。如何打通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最后一公里,无疑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在创造美好生活道路上的民生工程。本刊本期刊发的通讯《让孩子拥有更好的未来———临澧县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纪实》,生动地诠释了临澧县各级党委、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是怎样让教育“跑”出民生改善加速度,为每个孩子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

我们知道,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其内涵至少有两个方面:一是硬件的公平、有质量,比如教学设备、实验器材、适度班额等,这些都是花钱就能解决的;二是软件的公平、有质量,比如教师成长、理念更新、师德提升等,这些仅仅靠花钱难以根本解决。花钱能解决的也好,花钱不能根本解决的也好,把承诺变为现实,都离不开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努力。近年来,临澧县委、县政府历任领导以兴教一方为己任,接力前行,聚力发展,累计投入2.3亿元,新建、维修改造农村中小学校舍17.5万平方米,新建、改扩建综合楼、教学楼、学生宿舍、学生食堂84栋,配套学生新课桌椅1.03万套、学生床铺5550张、学生食堂餐桌椅1400套,为30所学校安装热水设施,改造旱厕31个,新建“班班通”教室762间,改造农村薄弱学校66所。这对于一个面积小、人口少、可用财力十分有限的临澧来说,让老百姓的家门口有好学校,彰显的是一个地方党委、政府对教育怎么看、怎么干的问题,也是检验是不是真抓、真重视教育的试金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毫无疑问,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必须在切实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激活广大教师,让课堂上有好老师。近些年来,临澧县从师德、生命、机制等多个层面激活教师队伍,让广大教师有了从教的归属感、成就感、幸福感。比如在开展师德教育的基础上,引领广大教师开展师道的学习与研究,让越来越多的教师明白为师之道,并严格按照“四有”好老师的标准要求自己。比如在面对不少教师面临职业倦怠、工作压力大、幸福指数不高的严峻现实时,积极寻求破解之道,以生命觉悟素养提升为核心,以学科专业素养提升为基点,为教师创设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让越来越多的教师活出自己的生命品质,从而影响和感染学生。临澧的实践告诉我们,只有激活教师,才能激活教育,才能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学校和老师有责任和义务,用发自内心的爱去唤醒学生对世界真善美的追求,用知识去打造一个个有趣的灵魂,用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他们自信勇敢地面对未来助力,从而握住迈向美好生活的“金钥匙”。令人欣慰的是,从城镇到乡村,从城区学校到村小、教学点,临澧县的每所学校都有拿得出手的“绝活”。这源于临澧县真心实意开展的素质教育,也得益于临澧县打造的“书香校园”“艺术校园”“科技校园”“阳光校园”……让每一个孩子在学校里有好成长,已成为临澧教育人的共同追求。

新时代的光辉照亮了13亿中国人前行的道路,“让每一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已成为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殷切期待之一。向往变成期待,期待变成动力,动力转化为行动,临澧给了我们接地气的鲜活样本。

猜你喜欢

花钱公平校园
发愁
愿你金榜题名,更愿你被公平对待
笨柴兄弟
必须公平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花前月下
流行的徽戏
公平的决定
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