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什么是图片编辑

2018-08-22

中国摄影 2018年7期
关键词:策展摄影

作为专业影像媒体,图片编辑是我们工作的核心环节。如果把一期摄影杂志看作是一场精心准备的视觉筵席的话,讨论图片编辑多少有点把后厨开放给食客参观的意味。而且读者通常希望在影像媒体里欣赏到更多优秀摄影作品,但是讨论图片编辑自然需要围绕个案进行大量文字阐述,这与读者通常的期待和阅读习惯多少有些距离。做一个图片编辑专题,不啻是一次冒险。

数字技术的进步带来照片拍摄和传播的极大便捷,同时大大降低了相关成本,于是乎人人都是摄影师,同时也是信息发布者。但是太多的摄影者只专注于如何拍照,缺乏理解、运用,从而有效地传播这些照片的策略。面对当下如此海量的影像,照片究竟如何取舍?如何合理地呈现?照片与照片之间、照片与文字之间、照片与不同传播媒介之间如何相互激荡,从而发掘和放射出新的意义空间?……诸多困扰着摄影者的问题,最后都会归结到一个问题:照片应该怎么进行编辑。

几番讨论之后,编辑部决定这个险值得冒。3个月前,本刊编辑兵分几路,采访约稿。首先进入我们视野的是李媚这样从事图片编辑工作近40年的编辑大家,她的编辑经验和经历既是传统媒体黄金时代图片编辑工作的重要个案,也是图片编辑如何助推中国当代摄影生態演进的感性注释。新闻媒体历来是照片的重要传播渠道,专题介绍了中新社、《中国日报》社两家国家级新闻机构的摄影采编工作方式,还介绍了腾讯、澎湃SixTone居于新媒体平台以受众为中心的图片编辑策略,共同呈现了当下新闻传媒多元的图片编辑样态。摄影书是照片展陈的重要载体,图片编辑的个性与公众性经常能在摄影书中同时得到充分呈现。英国的麦克出版社(MACK)和国内的假杂志近年来编辑了不少优秀摄影书,颇受业界关注。在专题中,麦克出版社以多本摄影书编辑为例,阐释了以内容为驱动的编辑理念;假杂志介绍了一本容纳有多条展开线索的摄影书的编辑过程。专题还介绍了日本摄影师佐内正史,他的多本作品集由他自己创办的独立出版机构编辑出版。他把摄影比作经由想象力可以通达任何地方的哆啦A 梦任意门,摄影书的编辑成为表达摄影理念的重要手段,也成为拍摄的自然延伸。展览策划也与图片编辑密不可分,专题约请了策展人王晓松,以多个当代艺术展为例,撰文探讨了当代艺术展览中图片编辑与现场的关系,尤其是在策展领域图像编辑功能的立体应用。

从传统媒体到新兴网络媒介,从报纸到图书,再到展览,十多个中外机构和个人提供的数十个图片编辑个案汇集到了本期这个名为“快门声响之后”的专题里。在专题中,图片编辑既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种有关照片的工作环节和技巧,更是一种自觉的图片意识。

本期的“本土”栏目推出的甘肃摄影师吴平关历时30年拍摄的“西北偏北”系列,他的作品从传统的纪实摄影出发,力图在平实的场景里呈现个体生命体验与历史积淀的纹理。在自述中,他特别谈到了编辑这些影像时所经历的无数次艰难取舍与判断。

本期“现场”重点介绍了7月在上海举办的“逝者如斯:江河、影像与记忆”摄影展,参展者王景春、陈杰、郭现中、吴俊松都是中国报道摄影领域各有成就的资深摄影师,他们分别对长江三峡、金沙江、怒江、澜沧江进行了深度的影像考察。策展人郑梓煜应本刊之约,撰文介绍了展览策划过程,也谈及了传统新闻/纪实摄影在转型过程中弥足珍贵的坚守与探索。

“现场”栏目还推出了本刊海外特约撰稿人董宇翔的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存在:新摄影2018》展评,他认为这届展览回归了摄影的经典,但是对数字技术的忽视延宕了摄影的人文回归之路。即使对“新摄影”展这样以敏锐洞察当代影像发展潮流而著名的展览而言,如何是摄影迫切的“新”,仍然是一个值得反复讨论的问题。

无论“老”还是“新”,无论传统还是当代,所有有关摄影的讨论,其实都在应和我们这期专题讨论的话题:在快门声响之后,照片的生命才刚刚开始。

《中国摄影》编辑部

猜你喜欢

策展摄影
《策展哲学》
关于策展
2017 艺术策展人
国内当代独立策展人生存状况报告
关于将“curator”统一翻译为“策展人”的建议
中西方博物馆策展人(curator)制度浅析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