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克唑替尼对ALK阳性NSCLC患者CNS的影响

2018-08-20焦婷李京云梁月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8年23期
关键词:克唑替尼进展位点

焦婷,李京云,梁月勉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1.肿瘤内科,2.放疗科,3.病理科, 河北 保定 071000)

既往研究发现,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 ALK)重组,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TKI)在治疗携带ALK重组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时效果很理想[1-2]。临床上,克唑替尼在控制ALK阳性NSCLC患者的肿瘤负荷方面有明显的改善,但患者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比较容易受到影响,这种影响与克唑替尼对CNS的低渗透有关[3-4]。笔者探究克唑替尼治疗前的脑转移(brain metastases, BM)状态,确定克唑替尼的临床结果和随后的进展模式,并评估克唑替尼对BM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使用ALK抑制剂治疗携带ALK重组的90例晚期NSCLC患者。其中,59例ALK阳性的NSCLC患者接受ALK抑制剂克唑替尼,男性23例,女性36例;年龄26~80岁,中位年龄55岁。体能状态为0或1的患者50例,>1的患者9例;组织学腺癌55例,NSCLC 3例,鳞状细胞癌1例;IIIB和IV阶段分别为6和42例,占总数的81%;克唑替尼作为晚期或复发性疾病的一线或二线治疗药物的患者48例(81%),作为三线或随后治疗的患者11例(19%)。在克唑替尼治疗前,26例(44%)患者发现有BM,其中13例患者先前未接受BM治疗,13例患者接受全脑放射治疗和立体定向脑放射治疗等颅内放疗或手术。考查患者初始治疗的基线特征,包括:克唑替尼使用前的BM状态,克唑替尼的初始反应、初始进展位点及进展模式(单独CNS进展或全身进展),克唑替尼使用后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PFS)及克唑替尼失效后的后续治疗。在BM状态下,单独CNS进展是第一进展位点,全身进展是除单独脑进展以外的其他进展位点。根据常规监测成像确定进展日期。

1.2 方法

通过Vysis ALK Break Apart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或ALK免疫组织化学评估ALK基因重组的状态。当≥2次FISH、RT-PCR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出阳性结果时,认为患者对ALK重组是阳性的。根据实体肿瘤反应评估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 RECIST) 1.1版本评估肿瘤[5]。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 CR)或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 PR)例数/总例数×100%。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AS 11.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χ2或Log-rank 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组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使用LSD-t检验,影响因素的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以α=0.05为检验标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克唑替尼治疗后RECIST评估结果

克唑替尼后,PR39例(66%),稳定性疾病9例(15%),疾病严重7例(12%)。不可评估的肿瘤患者4例(7%),由于第1次给予克唑替尼后出现毒性,须在评估前停药。所有患者中总ORR为66%,而PFS为9.7个月(见图1)。59例患者中,10例接受全脑放射治疗和立体定向脑放射治疗后有基线病变,包括新的或进展性病变。刚开始使用克唑替尼时,10例患者有基线损伤,颅内ORR为20%。

2.2 患者克唑替尼治疗期间疾病进展情况

48例患者克唑替尼治疗期间有实体瘤进展性疾病(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progressive disease, RECIST-PD)。24例患者在RECIST-PD时CNS是常见的初始进展位点,其中1例患者发生脑膜瘤转移。18例患者有单独的CNS进展,30例患者有全身进展。18例有单独CNS进展的患者中,10例在克唑替尼治疗前BM阳性,8例在克唑替尼治疗前BM阴性。

2.3 患者BM阳性与阴性的无进展生存率比较

59例ALK阳性患者中,26例BM阳性,33例BM阴性。治疗后24个月,BM阳性和阴性患者的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7%和27.3%,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32,P=0.011)。见图2。

图1 患者克唑替尼治疗后无进展生存率

图2 ALK阳性患者BM阳性和阴性的无进展生存率比较

2.4 患者克唑替尼治疗后PFS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采用单因素Cox回归模型显示,将年龄、性别、阶段、组织学、吸烟指数、克唑替尼治疗线、体能状态(≥2)及未治疗的BM阳性患者单独放入方程进行分析,发现阶段、体能状态(≥2)及未治疗的BM阳性患者与 PFS有关(P<0.05)(见表1)。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显示体能状态(≥2)和未治疗的BM阳性患者与PFS有关(P<0.05)(见表2)。

2.5 BM患者的CNS进展发生率比较

在BM阳性患者6、12和18个月的CNS进展风险率分别为26%、55%和74%,BM阴性患者分别为16%、34%和47%。给予克唑替尼治疗后26个月,BM阳性患者26例,CNS进展发生率为63.4%,BM阴性患者33例,CNS进展发生率为88.7%,两者CNS进展发生率比较,经Log-rank 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10,P=0.020)。见图3。

表1 克唑替尼治疗后PFS的单因素分析参数

表2 克唑替尼治疗后PFS的多因素分析参数

图3 BM患者的CNS进展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笔者分析克唑替尼对ALK阳性NSCLC患者CNS进展的临床影响,证实PFS明显缩短,并且刚开始服用克唑替尼治疗的BM阳性患者CNS进展的风险更高。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是NSCLC最常见的靶点,也是关键生长驱动突变因子,一些研究已经考察EGFR-TKI对进展模式和CNS进展的影响,此外,与其他位点进展的患者相比,单独CNS进展的患者预后更好[6-7]。

在用EGFR-TKI治疗的患者中,单独CNS进展的原因是初始治疗失效,可能由于EGFR-TKI很难通过血脑屏障渗透到CNS中[8-9]。此外,也有报道称在开始EGFR-TKI治疗前未检测到BM阳性患者,随访2年后CNS进展发生率约为15%,并且先前EGFRTKIs对BM阳性患者进展率为50%[10-11]。SETO等[12]研究发现,CNS靶向病变的颅内ORR=18%(95%CI:0.05,0.40),这与笔者研究的结果一致。

用克唑替尼治疗的ALK阳性NSCLC患者似乎比用EGFR-TKI治疗的EGFR突变阳性NSCLC患者具有更高的CNS进展发生率。虽然很难直接进行两组比较,但这些发现的可能与克唑替尼渗透到脑脊液渗透率差有关[13]。有报道称克唑替尼在ALK阳性NSCLC的渗透率为0.32%,而其他类似药物渗透率平均值为1.16%[8]。这些发现给笔者的猜测提供了支持,克唑替尼的渗透率可能与EGFR-TKI治疗EGFR突变阳性NSCLC和克唑替尼治疗ALK阳性NSCLC时CNS进展发病率的差异有关,也可能与CNS中ALK阳性NSCLC的自然病史有关。也有报道称,没有分子状态,包括EGFR,KRAS和ALK在内,与在诊断时的BM阴性患者相比,显示出对BM阳性患者疗效更好[14]。因此,在ALK阳性NSCLC患者中,对CNS进展的预期速率仍然不清楚。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以阐明是否影响BM阳性患者的进展。

综上所述,通过Cox回归模型证实克唑替尼治疗后PFS缩短,并且最初用克唑替尼治疗的BM阳性患者的CNS进展风险更高。CNS是进行克唑替尼治疗患者的常见进展部位,特别是未治疗的BM。目前尚不清楚克唑替尼是否应该用于治疗ALK阳性NSCLC患者的BM,但是研究结果对于帮助理解ALK-TKI如何控制BM很重要。

猜你喜欢

克唑替尼进展位点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晚期痴呆患者治疗及照护进展
劳拉替尼一线治疗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病例报告-肺肉瘤样癌伴ROS1融合突变1例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多组元置换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Micro-SPECT/CT应用进展
扁平苔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CLOCK基因rs4580704多态性位点与2型糖尿病和睡眠质量的相关性
基于网络公开测序数据的K326烟草线粒体基因组RNA编辑位点的鉴定与分析
克唑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