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笑谈丰收事

2018-08-19杨刚

当代贵州 2018年45期
关键词:印江菊花辣椒

文_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 杨刚

秋收之季,行走在印江的山乡田野,广大干部群众收获的不仅是果实,还有对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地处武陵贫困山区的印江正全线发力,背水一战。

秋收之季,行走在印江的山乡田野,广大干部群众收获的不仅是果实,还有对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金秋采菊小泽村

金秋十月,金黄色的菊花为印江峨岭街道小泽村盖头坡的群山披上了金灿灿的外衣。

在印江盖头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菊花基地里,数十名工人正忙着采摘菊花。

盘山公路上,一筐筐摘好的菊花陆续过秤、装车,被送往村里的烘烤房进行烘烤。

菊花采摘工作将持续一个半月,工钱按照每斤1元计算,烘烤装盘按8元每小时计算,且工资按日结算,吸引了小泽村及周边村寨大量群众前来务工。小泽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翟妹珍便是其中之一。

“张老板在这里种植菊花,我们老百姓来采摘菊花,一天有近100元收入,家里面也可以照管到,如果是出去打工,家里面就照管不到了。”翟妹珍忙里偷闲,开心地对记者说。

翟妹珍口中的张老板是张羽海,小泽村人,也是印江盖头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在外闯荡多年后回乡创业,带领群众种植菊花。

“今年,公司种植球菊100亩,陶菊50亩,干菊花预期产量可达到7000公斤。”张羽海告诉记者,菊花具有较高养生药用价值,这些菊花将以每公斤400元的价格销往安徽亳州中药材市场,产值将达200至350万元。

作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张羽海正在盘算:“下一步,计划走农户种植、公司收购的模式,以更大的力度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脱贫辣椒别样红

辣椒丰收期,印江新寨镇撕栗村贫困户王正平起得格外早。天还没亮,他就起床忙着做早饭,然后到合作社采摘辣椒。

“摘辣椒一天收入至少有70元,手脚快的,可以达到90多元。”王正平娴熟地将辣椒采摘后装在背兜里。

2018年,印江共种植辣椒2万余亩,遍及全县16个乡镇(街道),实现产值达1亿元,带动上万群众就近务工增收致富。

走进印江木黄镇坪洞口村1000亩脆红李、青脆李基地,60岁的村民杨二正忙着在基地里管理辣椒,每天70多元的务工收入,让她很是满意。

杨二告诉记者,她家的3亩土地入股到合作社参与分红,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三金”农民。

产业基地就在家门口,也让40多岁的王冬芬不再背井离乡去打工。

“发展这个辣椒产业后不用出去打工了,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还可以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王冬芬高兴地说。

辣椒采摘现场,妇女老少在基地里欢快地劳动,有说有笑,幸福写在了脸上。

薪金、股金和租金“三金”让村民很惬意。王冬芬自己也想不到,在家门口也能成为产业工人。

在坪洞口,像王冬芬这样留在村里不再外出务工的有20多人,实现了家门口“淘金”。

坪洞口有448户1661人,如今,村民100%参与产业发展,其中贫困户124户467人,利益联结到村到户实现产业发展全覆盖。

印江峨岭街道小泽村依托良好的地理交通区位优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政策服务,引来春晖人士、致富能人纷纷落户小泽村发展产业。图为当地村民在基地采收菊花。(冯芳芳 / 摄)

主动脱贫好榜样

“争当贫困户可耻,主动脱贫才光荣。”这是印江峨岭街道小云村贫困户张军林的心声,今年10月,他向村攻坚队提交了《脱贫申请书》,主动要求脱贫。

今年31岁的张军林,因其父母先后患病,丧失劳动能力,家里的开支增大而收入减少,一家人生活得十分拮据。

2014年,张军林与父母3人进入精准扶贫对象管理系统,一家人先后享受了医疗扶贫、金融扶贫小额贷款、易地扶贫搬迁等政策。

“我们的房子比较破旧,多年失修,现在享受到了国家移民搬迁政策,搬迁到铜仁城区,我父母多病,享受了国家医疗救助,现在我的负担减轻了很多,所以要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张军林知党恩、感党恩。

2016年,通过外出学习酿酒技术后,张军林返乡创业,用5万元的“精扶贷”,开了一个酒坊,主要酿造大米酒、高粱酒、荞酒、葡萄酒等。由于酒的口感好,味道纯正,酒坊每年的销量达到上万斤,一部分还销到了海南,纯收入达5到6万元。

如今,张军林母亲的身体也已有所好转,能在家发豆芽来卖,一家三口的生活越过越好。

通过攻坚队走村入户宣讲政策,张军林对照脱贫标准,认为自己一家的生活条件和收入已经达到了脱贫标准,不能戴上“贫困户”的帽子就不脱,便主动写了《脱贫申请书》,递交到村攻坚队申请脱贫。

“我现在已经有自己的事业了,父母的病也得到好转,我自己也可以承担起一部分费用了,我觉得还是脱贫比较光荣,贫困户确实是有点‘不好听’。”张军林用朴实的语言道出了主动申请脱贫的缘由。

接下来,张军林还打算到江苏吴江区学习电梯安装技术。

精准扶贫既要“扶智”又要“扶志”,一个接一个贫困户陆续“摘帽”的生动现实,正检验着地方党委、政府扶真贫、真扶贫的实际效果。

峨岭街道小云村脱贫攻坚工作队队长冯明表示:“接下来,小云村攻坚队将继续加大帮扶力度,做好思想引导教育工作,争取全村27户85人的未脱贫户与全县实现同步脱贫。”

猜你喜欢

印江菊花辣椒
印江自治县全力做好老干部健康体检工作
辣椒之争
拣辣椒
我真的很擅长睡觉
书法为媒 打响品牌
秋天的菊花
卖辣椒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