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平镇4938例狂犬病暴露人群监测结果分析

2018-08-18邱榕钊骆锦辉李浩然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5期
关键词:岁者养犬伤人

邱榕钊 骆锦辉 李浩然

狂犬病俗称“疯犬病”, 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 多见于犬、猫等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 以恐水、畏光、吞咽困难、狂躁等临床表现为主要特征, 病死率高达100%。因此, 暴露后及时有效的预防处置尤为重要。现对2013~2017年到太平镇犬伤门诊的4938例狂犬病暴露者资料进行分析, 探讨暴露特征和有效防止狂犬病发生的方法。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收集太平镇2013~2017年《狂犬病暴露人群门诊登记表》和狂犬病监测月报表进行总结分析, 分析其暴露特点、暴露程度、伤人动物分类、暴露部位及暴露后处理情况。暴露分级按照《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1]规定标准进行判定。

2 结果

2.1 暴露特点 2013~2017年共发现暴露者4938例, 4~10月份为暴露高峰期共3169例, 占总暴露人群的64.18%。4938例狂犬病暴露者中, 男2894例、占58.61%, 女2044例、占41.39%;0~14岁者1350例、占27.34%, 15~44岁者1913例、占38.74%, ≥45岁者1675例、占33.92%。见表1。

表1 4938例暴露者性别及年龄分布情况(n,%)

2.2 暴露程度 4938例暴露者中, Ⅰ级暴露27例、占0.55%;Ⅱ级暴露2830例、占57.31%;Ⅲ级暴露2081例、占42.14%。

2.3 伤人动物 伤人动物主要为犬类3844例, 占77.85%;其次为猫783例, 占15.86%。见表2。

表2 4938例狂犬病暴露者伤人动物分布情况(n,%)

2.4 暴露部位 伤口部位主要为下肢2348例, 占47.55%;其次为上肢2154例, 占43.62%。见表3。

表3 4938例狂犬病暴露者暴露部位分布情况(n,%)

2.5 暴露后处置 暴露后第一时间自行处理伤口者2070例(41.92%), 就诊的所有暴露者都由医务人员按规范进行伤口处理。经过健康宣教并知情同意的前提下, 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4662例(94.41%)。2081例Ⅲ级暴露者和144例暴露部位位于头面部的暴露者仅200例, 联合注射了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联合免疫率(8.99%)明显偏低。

3 讨论

4938例狂犬病暴露者中, 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与以往报道一致[2,3]。狂犬病暴露高峰期为4~10月份, 高峰持续时间较长, 这与气温有关, 气温高衣服单薄, 肢体裸露多, 容易被动物伤害。15~44岁人群暴露构成最高, 占38.74%, 这是由于青壮年尤其是男性户外作业暴露机会多有关, 容易受犬只伤害。在伤人动物中犬类3844例, 占77.85%, 太平镇以农村为主, 养犬多为看家护院。被动物伤害部位多为下肢。暴露程度Ⅰ级仅占0.55%, 可能有轻度暴露者未就诊。4938例狂犬病暴露者暴露后第一时间自行处理伤口者2070例(41.92%),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应用率不到10%, 提示要加大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 提高人们健康防护意识, 加强对犬伤处置门诊人员培训学习, 暴露人群预防处置依从性有待提高。

狂犬病是可防不可治的人畜共患传染病,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暴露后及时处理伤口, 正确使用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对预防狂犬病死亡100%有效[4,5]。目前对犬只管理不规范, 应建立养犬登记制, 领取“准养证”和“免疫证”, 严格实行圈养或拴养。此外, 国内外狂犬病防治经验[6]表明, 健康教育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普及狂犬病防治知识, 增强广大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针对不同人群采取形式不同的宣传教育, 尤其要侧重青少年儿童的宣教工作。加强暴露后预防处置工作, 防止狂犬病的发生。

猜你喜欢

岁者养犬伤人
文明养犬倡议书
各地养犬规定解读
35岁以下年赚54万,台网民狂吐槽
莫让网评伤人心
伤人的火锅
宠物伤人要赔偿
荆棘与伤害
数字使用中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