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护理服务在结核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2018-08-18梁雪梅戴芬冯晓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5期
关键词:结核病人性化常规

梁雪梅 戴芬 冯晓红

在临床中结核病是常见的一种疾病, 结核病包括肺结核、脑结核等, 若治疗不当不仅会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更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在本次研究中结核病患者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服务及人性化护理服务, 对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效果进行讨论。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12月收治的906例结核病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人性化组, 各453例。常规组男337例, 女116例;年龄21~83岁, 平均年龄(52.0±10.5)岁;住院时间2~42 d, 平均住院时间(22.0±6.9)d;疾病类型:继发性肺结核1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0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132例、结核性咯血71例。人性化组男340例, 女113例;年龄23~83岁, 平均年龄(53.0±10.8)岁;住院时间4~42 d, 平均住院时间(23.0±6.7)d;疾病类型:继发性肺结核15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03例、慢性病毒性肝炎126例、结核性咯血7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服务。①心理护理服务:在住院后患者受到疾病、陌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极易出现不良心理情绪, 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 并向患者介绍医院、病房的环境, 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②生命体征护理服务:在入院后护理人员应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发展的情况, 注意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在发生异常情况时应及时的告知医生并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

1.2.2 人性化组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服务。①隔离护理服务:因结核病存在感染的几率, 因此患者在入院后应采取隔离治疗, 隔离治疗会加重患者的负担, 因此护理人员应详细的向患者讲解隔离治疗的重要性, 使患者意识到隔离治疗不仅是对患者本人负责同时也是为其他患者负责, 因结核病具有传感性, 在院内发生交叉感染的几率较大, 隔离治疗是保护患者, 而隔离治疗限制了患者的活动范围, 为患者准备报纸、杂志、电视等, 在隔离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可以与外界进行接触, 以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②鼓励护理服务: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充分的尊重患者,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告知其病情真实情况, 以免因隐瞒病情患者出现不配合或过激的行为, 不仅影响了患者的康复效果, 也极易产生医护纠纷。同时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耐心的倾听患者的主诉,以专业的知识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鼓励并安慰患者, 尽可能的满足患者的需求, 当患者疾病出现反复发作时应积极的协助患者分析其原因, 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护理方案及治疗方案。③饮食护理服务:针对大咯血患者来说应禁止食用食物, 或在咯血稳定后食用易消化的食物, 同时多饮水, 适量的服用维生素C、维生素E及维生素A, 起到保护呼吸道黏膜的效果, 禁止食用辛辣等刺激性食物。④基础护理服务:通过聊天、询问的方式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 并纠正患者错误的饮食及生活习惯, 促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针对体质指标不达标的患者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 如太极拳等。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使用SDS[2]和SAS[3]对两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变化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表示抑郁、焦虑程度就越严重, 护理效果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 两组患者SDS和SAS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均优于护理前,且人性化组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DS、SAS评分比较( ±s, 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DS、SAS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护理前比较, aP<0.05;与常规组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SDS评分 t P SAS评分 t P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人性化组 453 61.3±7.2 32.4±4.1ab 74.238 <0.05 60.5±7.0 30.5±4.0ab 79.198 <0.05常规组 453 61.4±7.3 48.4±5.0a 31.271 <0.05 59.9±6.8 46.7±4.8a 33.754 <0.05 t 0.208 52.666 1.309 55.184 P>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结核病具有病程长的特点, 所以患者生理功能渐渐下降,极易感染外界致病因子, 从而破坏了正常的生理结构, 在治疗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服用药物控制病情的发展, 同时也要保证摄入充足的营养成分[4-7]。此外, 治疗结核病常用的手段是服药, 然而服药会导致患者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不仅增加了患者痛苦更是增加了恐惧感, 从而患者拒绝服药, 不利于患者的预后。这时体现出了护理的重要性, 通过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均可以解决出现的这些的问题, 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降低抑郁及焦虑的发生几率[8-10]。

在本次研究中对结核病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服务及人性化护理服务, 经护理后发现, 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有效的缓解了患者抑郁及焦虑的评分。结核病本身就具有传染的特性,再加上医院特殊的环境(细菌多、疾病多等), 更是增加了结核病患者的感染几率, 因此适当的隔离治疗显得很有必要,通过实施人性化护理后使患者意识到隔离治疗的重要性, 从而保持了良好的心态, 再加上通过电视、杂志等信息渠道了解外界发生的事, 从而缓解了焦虑及抑郁的症状;结核病与患者日常生活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人性化护理纠正了患者错误的生活习惯, 通过运动等措施提高了机体的免疫能力;通过交流沟通使患者感受到来自护理人员的关心, 与护理人员建立良好的关系, 增加了患者的依从性;因结核病治疗时间较长, 护理人员应不断的鼓励安慰患者, 将疾病的控制情况告知患者, 使患者感受到疾病在逐渐的康复, 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总之, 人性化护理服务在结核病临床护理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有效的缓解了患者抑郁及焦虑的症状, 利于患者预后, 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结核病人性化常规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常规之外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人性化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