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生素D在改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不良结局的临床研究

2018-08-18陈瑶高洁黄燕张铨富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5期
关键词:单胎发病率阴性

陈瑶 高洁 黄燕 张铨富

GDM是一种在孕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糖耐量异常的疾病, 发病率高达18%, 对孕妇及胎儿都有极大的危害[1-3]。本研究旨在初步探讨孕期补充维生素D对GDM发病率的影响,并预测维生素D参与GD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为改善GDM孕妇不良结局提供一定理论基础。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12月1000例单胎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25~30周岁;②正常体质量指数;③孕周≤13+6周;④既往无心血管脑疾病、肝肾功能不全, 无糖尿病, 其他内分泌疾病等疾病;⑤一级亲属中无糖尿病者[4]。排除标准:不能正确服用维生素D者, 不能正常随访者, 服用抗结核药及抗癫痫等影响维生素D吸收的药物, OGTT结果(+)者。所有参与者在本院建册产检, 记录基本信息:孕妇年龄、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孕周、产次等信息, 定期产检, 记录孕期增加体重、孕期日晒时间、鸡蛋摄入量。

1.2 方法

1.2.1 孕24~26周之前 采用同位素稀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1000例单胎妊娠孕妇血清25(OH)D水平,将低血清25(OH)D水平[血清25(OH)D≤50 nmol/L]孕妇按随机表法分为A组(按2013年ANZBMS方案[5]给予口服维生素D干预)、B组(给予omega-3丸安慰剂), 血清25(OH)D水平正常孕妇为C组。待24~26周三组孕妇行OGTT试验,比较三组GDM发病率。

1.2.2 孕24~26周后 孕24~26周B组孕妇OGTT结果(+)者, 按是否接受口服维生素D干预分为实验组及阴性对照组,实验组在饮食控制、运动调理及非胰岛素药物控制的基础上予维生素D, 阴性对照组继续口服安慰剂。分娩后比较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χ2检验结果显示50%单元格的期望值<5, 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孕24~26周之前 1000例单胎妊娠孕妇中低血清25(OH)D水平254例, 正常水平746例, 因此A组127例,B组127例, C组746例。孕24~26周, OGTT检查显示B组GDM发病率最高, A组次之, C组最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630, P<0.01)。见表1。可以认为维生素D与GDM的发病率很可能有关。

表1 孕24~26周A、B、C组孕妇GDM发病率比较(n,%)

2.2 孕24~26周之后 B组共44例孕妇OGTT结果(+), 因此实验组22例, 阴性对照组22例。实验组有1例(4.5%)不良结局, 阴性对照组有7例(31.8%)不良结局。利用χ2检验结果显示50%单元格的期望值<5, 因此应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检验, 阴性对照组不良结局发生率高于实验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3<0.05)。说明维生素D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 随着2型糖尿病及肥胖患者的增加,GDM的发病率也随之増加, 近年来虽然加强了围生期的保健, 但是GDM仍然引起了早产等众多不良妊娠结局[6,7]。

大量文献表明, 孕期维生素D水平的检测与GDM有一定相关性[8]。维生素D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可以诱导抗菌应答和调节T淋巴细胞以抑制炎症并促进免疫耐受发生[9,10],提示维生素D缺乏是GDM发生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维生素D可能在降低GDM发病率、改善GDM孕妇不良结局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本文采用随机、对照、前瞻性的研究方法, 选取1000例单胎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 孕24~26周根据血清25(OH)D水平情况分为A、B、C三组, 发现B组GDM的发病率达到了34.6%, 而经过维生素D干预的A组, GDM的发病率低于B组, 说明维生素D与GDM的发病率可能有关;孕24~26周后, 对1000例孕妇进行OGTT检查, 将B组OGTT结果(+)孕妇分为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 实验组进行维生素D干预,阴性对照组进行安慰剂干预, 分娩后对两组孕妇的不良结局进行比较, 阴性对照组不良结局发生率达到了31.8%, 高于实验组的4.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3<0.05), 说明维生素D与GDM的不良结局发生率存在一定的关系。

综上所述, 孕期补充足够的维生素D, 可以有效降低GDM的发病率以及不良结局发生率, 为临床上GDM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单胎发病率阴性
导乐分娩镇痛仪联合按摩对单胎妊娠初产妇母婴结局的影响
足月单胎孕妇孕期体重控制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卡培他滨对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妊娠晚期单胎胎死宫内临床分析及预防措施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重庆每小时10人确诊癌症 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
单胎双胎妊娠与自发性早产复发风险的关系
hrHPV阳性TCT阴性的妇女2年后随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