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氟漆与渗透性树脂在正畸后白垩斑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2018-08-18杨凯叶小明刘智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5期
关键词:釉质白垩渗透性

杨凯 叶小明 刘智飞

部分固定正畸患者可能因黏接托槽前的牙釉质酸蚀不当、矫治期间牙齿清洁方案不恰当等因素, 导致牙釉质脱矿,形成牙釉质白垩斑, 持续发展还会导致龋病发展, 形成牙体硬组织不可逆破坏。本研究重点对比了两种方案在治疗正畸后白垩斑中的近期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68例的牙齿正畸后白垩斑患者为研究对象, 本研究已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患者对自身将接受的治疗方案不知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氟漆组(32例)和树脂组(36例)。氟漆组患牙68颗, 其中男14例、女18例, 年龄13~25岁、平均年龄(15.5±3.7)岁;树脂组患牙77颗, 其中男16例、女20例, 年龄12~26岁、平均年龄(16.1±3.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正畸矫治器拆除、接受牙周洁治1周后接受白垩斑治疗, 以避免牙龈肿胀掩盖牙面白垩斑。

1.2.1 氟漆组 治疗材料为瑞士伟瓦登特生产的氟保护漆,治疗流程:充分清洁患牙, 隔湿并以棉球擦干;将氟保护漆0.4 ml均匀涂布于病损处, 使其自然凝固1 min;凝固后45 min内禁食水, 保持口腔清洁, 使用云南白药含氟牙膏。

1.2.2 树脂组 治疗材料为德国DMG生产的Icon渗透性树脂, 治疗流程:充分清洁患牙, 将楔子置于患牙邻间隙, 将Icon酸蚀剂均匀涂布于患处, 且超出病损区2 mm, 等待30 s,冲洗30 s, 吹干;将Icon干燥剂涂布于酸蚀处, 30 s后吹干;将Icon渗透性树脂涂布于酸蚀处, 3 min后以棉球清除多于树脂, 光照40 s;再次涂布Icon渗透性树脂于酸蚀处, 1 min后光照40 s;打磨、抛光。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正畸后白垩斑改善程度, 分析主观评分一致性、可重复性。主观评分使用Photoshop制作评分标准对照表, 其中0指无任何改善, 100分指白垩斑完全消除。评分者包括5名专业口腔医师、5名无口腔专业及美学知识的志愿者。评分采用盲法评估, 评分者对患者及治疗方案均不知情。评分前所有评分者均接受详细讲解, 了解评分细则, 评分完成后, 每一颗牙取均值为结果。重复性检验:仅取治疗后照片, 在第一次评分结束1周后, 打乱照片显示顺序, 再次评分, 并验证2次评分的重复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 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一致性分析显示专业正畸医师与非专业人员对两种方案的疗效存在较高的一致性(r=0.817、0.932、0.885、0.917,P<0.05);可重复性分析显示各评分员第一次、第二次评分接近, 提示主观评分具备良好的可重复性;治疗6个月后, 树脂组正畸后白垩斑专业正畸医师评分、非专业人员评分均高于氟漆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表1 两组患者正畸后白垩斑改善程度比较及主观评分一致性分析( ±s, 分)

表1 两组患者正畸后白垩斑改善程度比较及主观评分一致性分析( ±s, 分)

注:与氟漆组比较, aP<0.05

第二次树脂组(n=77) 氟漆组(n=68) 树脂组(n=77) 氟漆组(n=68)专业正畸医师 53.3±8.2a 49.7±8.8 53.8±8.7a 50.5±8.7非专业人员 59.7±9.2a 55.7±8.1 58.7±7.2a 56.3±7.2 r 0.817 0.932 0.885 0.917 P 0.005 0.000 0.001 0.000评分人员 第一次

3 讨论

目前针对该并发症的预防, 主要包括使用含氟牙膏、含氟牛奶、正畸治疗过程中在矫治器周围定期涂布氟漆等,虽有一定价值, 但仍难以完全避免白垩斑的发生。对出现白垩斑的患者, 临床常采用氟漆治疗。王璐等[2]报道显示氟漆治疗下, 专业口腔医生对白垩斑的改善效果评分高达(53.5±10.6)分;王禹锟等[3]报道也显示氟漆治疗白垩斑的发生, 患者对改善效果的主观评分达到(54.3±11.6)分。本研究也显示氟漆对白垩斑有一定治疗价值, 但该方案局限性较大, 如需要患者每月复诊一次, 且治疗效果严重依赖患者的依从性, 因此仍需改进。

氟漆的治疗机制主要是利用高浓度的氟促进脱矿釉质表面的再矿化, 需要保证脱矿釉质表面存在较高浓度的氟, 是影响其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4,5]。而渗透性树脂则采用了另外的治疗机制:釉质脱矿后, 牙体出现较多空隙, 高渗透性的光固化树脂能快速渗透至龋坏的深层脱矿区, 经光固化后形成树脂-羟基磷灰石复合体, 填充深层脱矿部位并加固,能够阻止龋病微生物产酸, 这不仅有助于阻止龋病的发展,且渗透树脂折光率1.475, 与正常釉质折光率1.65接近, 能够弥补白垩色区域折光率过低的问题, 恢复牙齿的颜色和美观[6-9]。后续治疗期间应用含氟牙膏则有助于促进釉质的自然恢复, 故渗透性树脂并非直接促进脱矿部位的再矿化, 而是以其他接近正常釉质颜色的材料填补空隙。既往多项研究报道了渗透性树脂对白垩斑的疗效, 如谷希等[10]采用自身对照研究, 显示渗透性树脂能够显著减小白垩斑面积, 但仍缺乏随机对照研究, 尤其是缺乏与氟漆的对照研究, 由于氟漆与渗透性树脂均是治疗正畸后白垩斑的主要方案, 因此需要对两者的优缺点进行一定的研究。

本研究首先分析了两种主观评分方案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一致性分析显示专业正畸医师与非专业人员对两种方案的疗效存在较高的一致性, 同时专业正畸医师给出的评分均低于非专业人员, 可能是因为专业人员对牙面美观抱有更严格的态度。可重复性分析显示各评分员2次评分接近, 提示主观评分具备良好的可重复性。最终结果显示无论是专业正畸医师还是非专业人员, 均认为渗透性树脂能够获得更可靠的疗效, 但本研究随访时间尚短, 可能不足以反映两者的中远期疗效。

综上所述, 渗透性树脂治疗正畸后白垩斑效果更好。

猜你喜欢

釉质白垩渗透性
不同固化剂掺量对湿陷性黄土强度和渗透性的影响
煤热解挥发物对炼焦煤塑性体渗透性的调控研究
视唱练耳课程与作曲技术理论的交叉渗透性探究
柚皮苷对早期釉质龋再矿化的影响
微量元素在鹤岗盆地早白垩世沉积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釉质形成相关基因多态性与龋易感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本草纲目》选读
青藤外敷散模型家兔膝关节经穴、非经穴部位皮肤渗透性比较
白垩病不治自愈的思考
闽西南白垩系红层分布特征与盆地基底含煤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