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阳市茶园小贯小绿叶蝉的抗药性研究

2018-08-17扶胜兰

种业导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抗药性悬浮剂绿叶

乔 利,扶胜兰,张 权,尹 健*

(1. 信阳农林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2. 河南省豫南农作物有害生物绿色防控院士工作站)

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 Matsuda)是我国茶树的优势害虫。该虫在国内外分布广泛,除为害茶树外,也取食豆科、十字花科、禾本科、蔷薇科及其他多种杂草。在茶园以成虫和若虫刺吸为害茶树新梢嫩叶,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一般受害年份夏秋茶减产10%~15%,重灾年份减产达50%以上。随温度及地区的变化,小贯小绿叶蝉发生的世代数与发生量存在显著差异。

目前对小贯小绿叶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工饲养、生物生态学、综合防治等方面,对于抗药性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试验针对信阳市小贯小绿叶蝉对茶园常规农药的抗药性进行研究,以期为当地茶园农药的使用及病虫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虫源

供试虫为信阳农林学院人工气候室内继代饲养的小贯小绿叶蝉,饲养条件为温度(20±1)℃、光周期L∶D=14 h∶10 h、光照强度4 000 lx、相对湿度(75±5)%。花盆(直径20 cm、高15 cm)内栽植的茶树苗为无性扦插的2年生苗(信阳本地种,温室种植),选取生长旺盛的健康植株作为供试茶苗,苗的高度为15~20 cm。上面罩覆有孔径0.25 mm纱布的养虫罩(直径15 cm、高25 cm)。

1.2 供试仪器

MGC-450-HP2型人工气候箱(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解剖镜(宁波舜宇XSG-109L),其他包括镊子、毛笔、记号笔、指形管等。

1.3 供试药剂

20%啶虫脒可溶液剂(青岛中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50%噻虫嗪可散粉剂(青岛中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兴农药业(中国)有限公司];2.5%鱼藤酮乳油(广东金农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上海杜邦农化有限公司);40%辛硫磷乳油(广东金农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5 g/L联苯菊酯乳油(安徽春辉植物农药厂);25 g/L溴氰菊酯乳油(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240 g/L虫螨腈悬浮剂(青岛中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30%唑虫酰胺悬浮剂(美国默赛技术公司)。

1.4 试验设计

1.4.1供试药剂防效比较本试验设11个处理(表1),CK为清水,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将新鲜的茶树嫩梢用清水洗净,晾干备用。将供试药剂稀释,充分搅拌混匀,将洁净晾干的茶树嫩梢放入药液中浸泡15 s,放入洁净的三角瓶中,自然晾干。将活泼健康的小贯小绿叶蝉3龄若虫挑入玻璃瓶中,每个瓶内接30头,用特制的罩子将三角瓶罩住,贴上标签。分别于处理后1 d、3 d和7 d调查小绿叶蝉的存活数,观察记录,并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效。

表1 不同处理供试药剂及浓度

1.4.2致死中浓度测定本试验设6个处理,每处理设5个药剂浓度(表2),CK为清水,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将新鲜的茶树嫩梢用清水洗净,晾干备用。将供试药剂根据梯度稀释,充分搅拌混匀,将洁净晾干的茶树嫩梢放入药液中浸泡15 s,放入洁净的三角瓶中,自然晾干。

将活泼健康的室内饲养和采自信阳浉河港白庙村茶园的小贯小绿叶蝉分别接入500 mL三角瓶中,每个瓶内接30头,贴上标签,24 h后调查死亡率。以毛笔尖轻触虫体不能爬动者视为死亡。计算其致死中浓度(LC50),抗性倍数=田间种群的LC50/室内种群的LC50。

表2 致死中浓度测定不同处理供试药剂及浓度 μg/mL

1.5 数据处理

利用SPSS 16.0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供试药剂对小贯小绿叶蝉防效比较

10种药剂对茶园小贯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如表3,药剂处理1 d后,处理2、处理1、处理3、处理9和处理10的防效均达70%以上,相互之间无差异。处理4、处理5、处理6、处理7和处理8防效次之,与前述5个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

药后3 d,处理1、处理2和处理3的防效达80%以上,与其他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其次为处理9和处理10,剩余其他处理防效较低。药后7 d的防效与3 d处理的防效基本一致。

可见,20%啶虫脒可溶液剂、50%噻虫嗪可散粉剂和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防治茶园小绿叶蝉持效性最好,其次是240 g/L虫螨腈悬浮剂和30%唑虫酰胺悬浮剂,该 5种药剂可推荐用于茶园小绿叶蝉防治。

表3 供试药剂对小贯小绿叶蝉防效

2.2 供试药剂对小贯小绿叶蝉致死中浓度比较

由表4可以看出,处理5对小贯小绿叶蝉的致死中浓度最低,LC50为1.979 9 μg/mL;其次为处理4,LC50为0.813 6 μg/mL;处理1和处理3的LC50分别为0.122 8 μg/mL和0.194 0 μg/mL;致死中浓度最小的为处理2,LC50为0.026 9 μg/mL。

表4 供试药剂对小贯小绿叶蝉致死中浓度及抗性倍数

通过对自然种群和室内敏感种群的抗药性比较可知,信阳浉河港白庙村的小贯小绿叶蝉种群对处理药剂的抗药性由低到高依次为:处理5(2.388 6)<处理4(3.327 6)<处理3(3.421 5)<处理1(3.580 2)<处理2(4.024 9)。整体看茶园小贯小绿叶蝉在浉河港白庙村的抗药性不高,根据抗性水平分级标准,茶园小贯小绿叶蝉对30%唑虫酰胺悬浮剂表现为敏感,其他种药剂表现为敏感降低。

由此可见,20%啶虫脒可溶液剂、50%噻虫嗪水分散剂和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防治茶园小绿叶蝉持效性最好,其次是240 g/L螨腈悬浮剂悬浮剂和30%唑虫酰胺悬浮剂,防效均在95%以上。小贯小绿叶蝉对供试药剂的抗药性由低到高依次为:30%唑虫酰胺悬浮剂(2.388 6)<240 g/L虫螨腈悬浮剂(3.327 6)<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3.421 5)<20%啶虫脒可溶性液剂(3.580 2)<5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024 9)。

猜你喜欢

抗药性悬浮剂绿叶
绿叶对根的深情
避免植物病虫害产生抗药性的常见方法
绿叶和红叶
绿叶和红叶
20%吡噻菌胺悬浮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15%噁唑酰草胺·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的配方研究
省植保站派员参加全国农药减量控害与抗药性监测治理技术培训班
澳大利亚谷物害虫抗药性不断增加的原因和管理
40%丁香·戊唑醇悬浮剂配方的研制
系列嵌段聚醚在高浓度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