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赣州市鲟鱼养殖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2018-08-16曾学平曾庆祥张建铭邱智鑫徐晓东

江西农业 2018年11期
关键词:养殖池鲟鱼赣州市

曾学平 曾庆祥 张建铭 邱智鑫 徐晓东 温 旭 郭 婧 马 涛

1 调查方法

本次调研采取实地走访、电话问询、委托县市区水产推广机构调查以及查找统计资料(数据)等方式进行。对年产量100 t以上的养殖场(公司)全部采取实地走访问询了解的方式,同时适当选择一些年产量100 t以下的有代表性的养殖场(公司)进行实地调查,实地调查总数19家,委托县市区水产推广机构调查35家,电话调查13家。将收集到的全部养殖场(公司)原始数据通过与往年统计资料进行对比核实与分析,力争数据准确真实,分析客观科学。

2 产业现状

2.1 总体概况 2002年,赣州市第一家鲟鱼养殖场在龙南县九连山古坑村建立并养殖成功。历经15年的发展,截至2017年10月底,赣州市的龙南县、全南县、定南县、安远县、石城县以及章贡区等6个县(市、区)共有鲟鱼养殖场67个,养殖池1 251个,养殖总面积达202 803 m2,商品鱼年产量已达3 075 t,年产值8 258万元。2017年全市鲟鱼养殖生产情况见表1。

表1 赣州市各县(市、区)2017年鲟鱼养殖生产情况

2.2 养殖场规模 赣州市各鲟鱼养殖场养殖池总面积最小的400 m2,最大的19 980 m2,大多为2 000~4 000 m2。养殖池总面积超过10 000 m2的养殖场有2家,分别是龙南县九连山林场墩头村五洞大水坑口养殖场(养殖池总面积19 980 m2)、石城县屏山鲟鱼养殖场(养殖池总面积为12 006 m2)。养殖池总面积小于2 000 m2的养殖场有11家,4 000~6 000 m2的有12家,大于等于6 000 m2的有5家。养殖场规模占比如图1所示。

图1 赣州市鲟鱼养殖场不同养殖池总面积占比

2.3 产量 2017年,赣州市各鲟鱼养殖场年产量大多为100 t以下。年鲟鱼产量达200 t以上的只有3家,均在龙南县,分别是龙南县杨村镇奋发鲟鱼养殖家庭农场、龙南县武当镇鲟鱼养殖基地、龙南县九连山利丰鲟鱼养殖场。鲟鱼年产量在100~200 t的共有7家鲟鱼养殖场,其中龙南县有5家,全南县和安远县各1家,分别是全南县金竹水产养殖基地、龙南县九连山横坑水农耕部乐家庭农场、龙南县九连山淼淼鲟鱼养殖场、龙南县九连山S湾鲟鱼养殖场、龙南县九连山源忠水产养殖场、全南县古家营鲟鱼养殖场以及安远县惠银鲟鱼养殖专业合作社。其余养殖场鲟鱼年产量多为20~100 t,共计46家,年产量20 t以下的有11家。赣州市2017年鲟鱼养殖产量情况详见表2。

表2 赣州市2017年鲟鱼养殖生产产量情况

2.4 养殖品种和方式 目前,赣州市鲟鱼养殖品种主要有俄罗斯鲟、史氏鲟和西杂鲟等品种,其中以西杂鲟为主,具有生长较快、适温性较强、遗传可塑性强、肉质好等特点。养殖方式以水泥池流水养殖为主,水泥池一般为八角形或圆形,少量长方形。养殖池面积一般每个为80~100 m2,少数超过100 m2。此外,还有极少量的网箱养殖(见表3)。

表3 赣州市鲟鱼养殖方式一览

2.5 饲料 目前,赣州市鲟鱼养殖所用的饲料全部来自外地,其中绝大多数来自广东的统一集团,约占据56%的市场份额。第二大品牌是福建天马,第三大品牌是宁波天邦,另外长沙天和、山东鸿达也是赣州鲟鱼养殖饲料市场的生力军(如图2所示)。

图2 赣州市鲟鱼养殖所用饲料占比

2.6 苗种来源与销售 目前,赣州市鲟鱼养殖场养殖所需鲟鱼苗种大部分为本地培育的苗种,少数养殖场从外地购进苗种。本地苗种培育生产企业有5家,均在龙南县,5家苗种培育场的苗种均为从北京、湖北、哈尔滨等地引进受精卵或水花鱼苗,再在本地孵化培育成供市场所需的鲟鱼苗种。因此,赣州本地还没有一家有鲟鱼亲鱼并自己繁殖鱼苗的鲟鱼苗种繁殖场。5家鲟鱼苗种培育场生产的鲟鱼苗种除供应本地市场外,还销往邻近广东、福建等地。截至2017年10月底,2017年全市共培育鲟鱼苗种约400万尾,销售鲟鱼苗种约281.48万尾,库存约118.52万尾, 苗种产销情况详见表4。

2.7 商品鲟鱼的销售 赣州商品鲟鱼主要销往广东、浙江、湖北、山东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本地水产批发市场,其中以广东市场为主。大部分的鲟鱼销售规格在1.5~2 kg,塘边销售价格在24~28元/kg,2017年最高塘边销售价29元/kg,最低售价24元/kg。

2.8 病害发生情况 由于鲟鱼在赣州的养殖时间还不长,养殖环境普遍较好,因此,大多数养殖场采取了正确的预防措施。目前赣州市鲟鱼病害不多,主要有肠炎、肝胆综合症、气泡病、烂鳃等病害。引起这些病害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购买种苗时携带过来的病菌,苗种经过运输、下池操作等引起损伤继而感染发病;二是水源没有经过过滤消毒,特别是有些养殖场所处地方的植被遭受破坏,下雨天泥浆水直接进入养殖池从而引起养殖鱼类发病。年发病率按放养鱼数量估算,在5%以下,整体发病率较低。

2.9 养殖成本与效益

2.9.1 苗种培育(按1 m2培育池计算) 从卵黄苗(水花)培育至平均规格为12~15 cm的鱼种成本,按卵黄苗(水花)价格0.25元/尾、放养密度350尾/m2、饲料系数1.45、饲料价格9元/kg、人工费药物费等60元/m2计算,苗种培育成本合计为337元/m2。产值:按鱼苗成活率为90%、鱼种平均售价2元/尾计算,产值为630元/m2。利润:293元/m2。

2.9.2 成鱼养殖(按1 m2培育池计算) 从12~15 cm的鱼种养成规格1.2 kg的商品鱼,养殖周期约360 d。成本:按放养密度20尾/m2、苗种价格2元/尾,饲料系数1.25、饲料价格8.6元/kg,人工费、药物等125元/m2计算,合计为412.3元/m2。产值:按商品鱼成活率95%、平均售价26元/kg计算,产值为 592.8元 /m2。利润:180.5元/m2。如按一个养殖池100 m2计算,利润可达18 050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养殖规模较小,组织化程度低,没有龙头企业 近年来,赣州市鲟鱼产业发展较快,已呈现一定的产业规模。但由于受资金、技术、信息、市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该市鲟鱼养殖还局限于单家独户饲养,养殖场及养殖规模偏小。全市鲟鱼养殖面积4 000 m2以下、年产量50 t以下的养殖场超过65%。目前,赣州市鲟鱼养殖还没有成立相关的行业协会,养殖户市场信息缺乏,主要从网络媒体和朋友关系等处获得相关信息。销售渠道不畅,在商品鱼上市的旺季存在互相压价的情况,整个产业的市场信息化程度低。同时,没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产业发展的速度较慢,后劲不足,辐射示范效应差。

3.2 投资大、政府支持力度低,扩大再生产能力不足 鲟鱼养殖需建设水泥池,用水量大,对进排水系统要求较高,苗种池内壁还需要镶贴瓷板,费用更高。据了解,平均每666.7 m2商品鲟鱼养殖池建设费用为7万~8万元,苗种池12万~13万元,如果建设6 667 m2的商品鲟鱼养殖池费用约80万元,加上道路、值班房、渔业用房等设施建设,一个实际养殖面积6 667 m2的鲟鱼养殖场的建设费用约100万元,这对普通农民(渔民)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投资,而这些投资全部需要靠养殖户自己解决。近年来,赣州市开始对鲟鱼产业予以支持,在工厂化养殖、水产养殖物联网等项目上给以资金扶持。目前,全市已有3家鲟鱼养殖场获得政府资金扶持。由于养殖场较多、项目数量太少,存在僧多粥少的现象。

表4 赣州市鲟鱼苗种生产与销售情况统计

3.3 技术力量薄弱,缺乏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产业风险大 赣州市鲟鱼养殖业起源于在广东等地从事鲟鱼养殖的人员回乡创业,在这批人的带动下该项养殖逐渐推广开来。因此,一直以来,绝大多数鲟鱼养殖场的负责人既是老板,又是技术员,且其技术还是在外省学来的,是明显的“拿来主义”。目前,该市67家鲟鱼养殖企业中,只有一家苗种培育场具有正规的水产技术人员,有2家养殖场与水产科研机构签有技术合作协议,其余养殖场均没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技术力量十分薄弱,很多养殖场养殖的鲟鱼一旦发病,只能凭经验下药,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诊断并对症下药,防病效果极差,个别养殖场因病害死亡严重,损失惨重。这对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很不利。另外,全市各县(市、区)水产站技术力量薄弱,人员缺乏,特别是对鲟鱼养殖的技术人才几乎空白。技术力量的缺乏严重制约全市鲟鱼产业的发展。

3.4 苗种、饲料、销售等环节制约“瓶颈”多,养殖成本高 目前,赣州市还没有专门的鲟鱼苗种繁殖场,养殖所需鲟鱼苗种主要来源于北京、湖北等地的受精卵或水花鱼苗,再在本地苗种培育场进行孵化培育以供应本地市场。对于亲鱼和受精卵质量、价格无法掌控,同时,无法避免苗种供应商互相倒卖的现象,存在较大的风险。鲟鱼对饲料要求较高,苗种期粗蛋白含量一般在40%以上,成鱼养殖期粗蛋白含量一般在35%以上,鲟鱼全价配合饲料价格在8 000~10 000元/t,按目前本地区鲟鱼养殖场普遍使用的饲料,饲料系数一般是1.3~1.5,即每生产1 t商品鲟鱼(不含其他风险因素)饲料成本将在1.3万元,占养殖成本的45%~55%。在销售市场方面,绝大部分商品鲟鱼靠外销广东等地市场,价格话语权掌握在销售商手中,销售成本较高,这些因素也制约了鲟鱼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3.5 宣传力度不足,销售渠道不畅,本地市场开发不够 鲟鱼由于独特的养殖环境,品质好,是一条非常健康的鱼,其价格也不高,市场零售价一般在40~50元/kg。赣州市鲟鱼养殖尽管已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但养殖的鲟鱼90%销往广东等地,赣州本地市场以及周边市场销量不多。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大多数百姓对鲟鱼不了解、不认知。这些因素影响该鱼的社会知情度和市场认可度。

3.6 鲟鱼养殖产业链不完善,附加值低 在鲟鱼养殖的整个产业链中,赣州市只有苗种培育和商品鱼养殖环节,其他如苗种繁殖、饲料、深加工等均缺乏,商品鲟鱼除了直接销售活鱼以外,没有任何的深加工,产业链不完善。在商品鱼大量上市的季节或产量过多的情况下,价格下跌明显,养殖户利润大幅减少甚至亏本。

4 对策与建议

4.1 制订产业发展规划,加强顶层设计 赣州市具有发展鲟鱼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区位优势,养殖效益好,建议市、县政府部门和渔业主管部门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将鲟鱼产业列入赣州市水产业发展工程,在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大力推进鲟鱼产业的发展。科学做好鲟鱼产业的发展规划,实施区域布局。完善鲟鱼产业配套设施的建设和有关鼓励发展鲟鱼养殖政策的制订,加大各方面资金投入,提升该市鲟鱼养殖业的软硬件水平,做大做强我市鲟鱼产业。

4.2 加强人才培养,建设养殖技术保障体系 科技进步、人才培养是产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一是各级水产技术推广部门和鲟鱼养殖企业要加大人才的引进,不断充实壮大基层水产推广机构和养殖企业的技术力量。二是鲟鱼养殖企业要积极与国内先进鲟鱼养殖企业、科研院校开展合作,聘请鲟鱼养殖专家作为技术顾问帮助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三是有关部门要组织有技术、懂管理、会策划的人员及有意向筹建苗种孵化场的人员,到湖北、四川等鲟鱼养殖发达地区考察学习。四是邀请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来赣州授课,组织各鲟鱼养殖场的负责人及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4.3 建设苗种繁殖场,完善苗种供应体系 种苗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建议在现有鲟鱼苗种培育场的基础上,以独资或合资的形式建设一家鲟鱼规模化苗种繁殖场,在项目用地、配套资金、技术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力争实现鲟鱼苗种的本地化生产,降低购苗成本和病害风险。

4.4 成立行业协会,加强行业管理 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成立赣州市鲟鱼养殖业协会,负责驯养繁殖手续、技术规范、制度建设、质量监督、市场信息以及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协调管理,提高该市鲟鱼养殖业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运作能力。

4.5 培育龙头企业,加强品牌建设 积极培育本地龙头企业。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有意愿、有实力从事鲟鱼产业的国内大型养殖企业到该市开展鲟鱼养殖、加工和贸易,建立“公司+基地”“行业协会+农户”的模式,引导带动该市鲟鱼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使之成为该市山区农民(渔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同时,需增强品牌意识,重视和加强品牌建设和培育,力争在几年内培育和打造全国享有名气的鲟鱼品牌。

4.6 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一是发展加工业,研发鲟鱼的加工制品,打破单一的活鱼消费局面;二是开发鲟鱼新菜品,增大市场需求量;三是大力发展休闲渔业,将鲟鱼养殖产业和乡村旅游完美结合,提高鲟鱼知名度;四是积极开拓市场,特别是国外市场和港澳台市场,发展出口贸易,将鲟鱼打造成我市继鳗鱼之后的又一重要出口创汇水产品。

猜你喜欢

养殖池鲟鱼赣州市
水体消毒防病用药称量分配的简捷方法
持续做好“后半篇文章:!
——赣州市审计局这样让困难群众感受温暖
相对弧宽比对双通道方形养殖池的流场优化研究
历史时期长江上游鲟鱼资源的开发研究
持续阴雨期间鳜鱼养殖池常见问题及管理措施
1989—2019年环渤海地区养殖池的空间变化特征
老骥伏枥 为霞满天
——庆祝江西省赣州市老年大学建校30周年
启航
江西赣州市老年大学校歌
100岁的鲟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