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孩子在情境游戏中学习数学

2018-08-15秦秀娟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七巧板图形创设

秦秀娟

幼儿认识事物大多依赖于直接经验,学习数学也同样如此。在幼儿数学教育中,我们教师往往会发现孩子对抽象数概念、几何图形等很难理解,在进行实物操作中,孩子会相对兴趣较高,但单纯的操作活动时间一长,孩子就会失去兴趣,转而去玩其他的材料了。在长期的数学教育实践中,我认为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将游戏情境引入到幼儿的数学学习中,会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七巧板变身记》是一个运用七巧板进行图形拼贴的数学活动,其教学目标是让幼儿在拼贴图案的过程中,感受图形变化的乐趣和提升空间感。用图形组合拼出不同造型,是训练幼儿对图形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的综合培养。运用平面而简单的图形,在桌面上任意拼出造型,是对幼儿空间概念初步形成的萌芽期。中班下学期的孩子对基本的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七巧板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玩具,有助于建构幼儿空间概念。运用情境游戏的方法让幼儿在拼图活动中学得轻松愉快、积极主动,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一、情境设计源于幼儿的兴趣

数学教学抽象而又枯燥,在有关图形的学习中,单纯用几何图形进行拼图,幼儿往往兴趣不高,因此,我将《七巧板变身记》创设成一个情境游戏,通过游戏化教学情境,把抽象的知识融入其中,使原本枯燥、单一的教学转化成在情境中边动手拼摆、边讲述操作结果的形式,并在过程中体验帮助别人的乐趣,使孩子在看、听、想、摆、说的游戏过程中,感知七巧板能拼摆出多种多样的图案,從而掌握七巧板的“玩法”。

活动导入出示乐迪玩具,乐迪是时下幼儿最喜欢的动画形象之一,为小朋友递送包裹,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因此我结合动画人物形象,设计了寻找丢失包裹的情境。七巧板以“秘密武器”出现也非常有效地激发了幼儿操作的乐趣。活动从一开始就把孩子带入了一个寻包裹的情境任务中,带着一定的目的性和神秘感,巧妙有效地吸引了幼儿的注意。中班幼儿对于闯关游戏已经比较熟悉,在教学的主要环节用闯关游戏的情境贯彻始终,让幼儿沉浸在游戏情境中,保持活动兴趣,主动探索七巧板的各种图形组合。

二、情境创设由易到难的挑战

幼儿数学教学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游戏情境创设中,我们始终牢记这一原则,将活动难度设置上呈现由易到难的渐进阶梯。对于处于幼儿园中班学习阶段的幼儿而言,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当中,应先让幼儿体验成功的乐趣,不能一上来就是很难的环节,让幼儿失去学习的乐趣,应该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慢慢向高难度挑战。

《七巧板变身记》活动通过创设三个情境,从局部拼图到整体拼图,再到自由发挥,由易到难层层递进。通过情境一“帮助小熊搭好屋顶”的创设,引导幼儿操作、感知通过图形的组合可以拼摆出房子,并引导幼儿讲述是用什么图形变出了屋顶,在说一说、摆一摆中进一步感知了七巧板七块板的不同特征。情境二“大鲨鱼追赶小鱼”的情境带给幼儿一种紧迫感,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引导幼儿自由表达用什么方法可以帮助小鱼,幼儿在情境一拼摆屋顶的经验基础上,回答出可以用七巧板拼摆小鱼,并人手一份七巧板进行操作,再次激发幼儿给七巧板变身的乐趣。接着在引导集体观察小鱼、交流的过程中,让幼儿明确在拼摆七巧板时要注意板和板之间不能重叠,也不能有空隙,为下一步自由创作建立正确的经验。整个环节的设计,一方面让孩子体验了乐于助人的乐趣,同时也感知团结力量大的道理。

三、情境游戏体现幼儿自主探索的精神

幼儿在数学学习中更主要的是培养幼儿自主探索的精神,通过各种教育策略让幼儿具有主动学习的动力,具有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情境的设置中最重要的是重视对幼儿自主探索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七巧板变身记》的情境三“拼礼物送给小魔女”中,激发幼儿创造出新的、美的图形,探索七巧板拼图,感受自己创造美的图形的乐趣,使教育对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活动中教师抛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有什么办法让魔女开心起来?以此来引导幼儿自由表达,想出用七巧板变礼物的方法,接着开始自由创作。这个过程需要孩子的想象,在拼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图形的基本构成,又在上几个环节中借鉴经验,然后进行模仿、再创造,既提高幼儿模仿能力,又培养幼儿想象能力。

最后“礼物”的呈现,教师注重让幼儿观察,介绍、欣赏自己和同伴的作品,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到了来自同伴最多的外部信息,同时自己的作品也被其他人欣赏着,在欣赏和被欣赏中反思评价,在思维碰撞中唤起自己再次创作的欲望,幼儿的发散思维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同时对自己的学习也更加自信。活动的最后环节是发现宝箱,并设计通过拼钥匙打开宝箱的情境,学习将七巧板放回盒子里的方法,而把七巧板正确收拢到方形盒子里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活动中只是请一名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任务,从侧面非常有效地激发每个幼儿尝试的欲望,体现了活动的延续性,激发幼儿在教学活动过后的区域活动中继续主动探索。

通过情境游戏教学,既能提高幼儿观察、探索和发现的能力,又能使幼儿一直处于宽松的学习氛围下,真正实现“玩中学”的教育理念。在幼儿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管是集体教学活动还是小组、个别活动中,创设适合幼儿年龄阶段的游戏情境,提供适宜的操作材料,在活动中教师扮演好“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引领幼儿主动学习数学,让幼儿在游戏情境中快乐、专注地学习数学!

猜你喜欢

七巧板图形创设
奇的七巧板
有趣的七巧板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配对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