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分层练习的实施策略与体会

2018-08-15刘勇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布置分层数学

刘勇

新课程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强化,对小学数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而分层练习也发挥着极大的作用,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通过小学数学分层练习的实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潜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结合学生不同水平来选择相应层次的练习,符合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以小学数学分层练习的实施策略与体会为论点,以供相关人士的参考。

目前,在小学数学中,开展分层练习教学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学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深受教师的重视。要想确保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稳步提升,就必须要开展小学数学分层练习,对学生的学习心理、数学学习能力以及认知水平等方面进行充分考虑,设计出配套可行的练习形式,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进而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分层练习实施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数学练习的机械化重复现象比较严重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小学数学课外练习安排布置是比较受限的,比如在课堂知识和教材内容等方面,往往都是以试卷的形式展现出来的。学生在作业完成过程中,处于较为被动的局面,而且在室内,属于静态化完成模式,进而严重阻碍着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数学练习安排形式比较单一

在数学练习安排布置中,往往都是以应用题和计算题为主,没有根据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来设置不同类型的问题,而且数学问题的安排布置与相应学科之间出现了严重的脱节现象。练习的安排与学生实际生活严重不符,学生很难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

(三)数学练习的安排布置并不注重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能

目前,在小学数学练习的安排布置方面,存在着严重“一刀切”现象,教师没有对不同学生之间的差距和学习能力等进行充分考虑,往往都是全体学生完成同样类型的数学练习。由于“一刀切”练习布置形式的出现,很难使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再得到巩固和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的学习难度,极容易引发这类学生消极的学习情绪。

小学数学分层练习的实施策略

(一)体现出差异性,合理布置小学数学练习

教师在检查学生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时,必须要高度重视练习这一环节,练习布置的技巧对于学生数学完成情况起到重大的作用,对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提升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以往传统的一致性布置方式,很难让学生在练习完成后感受到喜悦,而且学生也难以获得教师的认可和肯定,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练习设计一致性的影响下,上等生完成作业所需时间比较短,极容易产生心理满足感,进而缺少对数学学习提升的心态;而对于数学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练习的难度比较大,极容易影响学生学习自信心。

因此,在小学数學练习布置中,教师在安排练习时,要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层次等方面进行充分考虑,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在练习安排布置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分成三个层次,比如A等为数学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B等为数学学习中等的学生,C等为数学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

例如:在《圆柱体的体积》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数学学习的不同层次来进行设计。比如A等:在某一大殿中,有着12个圆柱形的柱子,每个圆柱形柱子的高度是15厘米,圆柱的横截面面积直径是60厘米,假设每平方米面积的油漆价格是1元,求一共需要花多少钱?C等:圆柱底面直径为8厘米,高是5厘米,求体积为多少?

(二)体现层次性,合理布置小学数学练习

要想满足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在数学练习的布置方面,教师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对数学练习进行精心设计,确保分层布置和指导,避免出现数学练习安排“一刀切”现象。教师还要为学生制造良好的学习空间,在数学练习分层布置之前,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开展相应的思想工作,增强数学成绩较差学生的自信心,注重引导。

例如:在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中,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要求学习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完成图1,学习能力中等的完成图2、图3,学习能力较强且成绩良好的学生要完成图4。不同学生的情况是不相同的,教师要为其选择最为适宜的题目。

通过分层练习可以看出,这对于学生思维的训练具有极大的作用,能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维,不断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并增强学习自信心。

数学课后练习的安排布置大都分为三个层级,按照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学生的数学技能—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综合题和探究题的练习等层级来循序渐进。数学练习的安排布置要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进行充分考虑,将其划分为设计模仿练习、变式练习以及发展练习等类型。在练习分层完成以后,学生要结合自身实际来自主选择相应的练习内容和作业形式。

(三)分层评价小学数学练习

在个性化分层练习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和练习条件数量等方面来进行分层,并加强人性化评价方式的应用。在布置作业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并提高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关注度。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给予相应的鼓励性评价,以便于学生更好认清自我,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个性化分层练习的评价,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考虑,确保学生都能满足预期的学习目标,并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学习结果等纳入评价内容之中。

猜你喜欢

布置分层数学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错在哪里
坦克的组成和总体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