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数据收集有效性的几点策略

2018-08-15蔡金钗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摆锤教学活动科学

蔡金钗

小学科学学科是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内容,科学性、规范性地进行实践操作,给科学探究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是提升科学课程教学品质的关键步骤。可是在小学科学课程由循规蹈矩的技能型、程序化的教学活动逐渐过渡到自主与开放的形式发展过程中,如何在实验中收集有效的数据内容,将其转变成为证据,成为科学结论的佐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新课改明确指出,令学生及时将相关的数据内容收集起来,尽量做到所收集到的数据内容的准确性,要求学生一定要实事求是地剖析数据内容,在各种有可能的解释当中甄选最为合理、科学的数据内容,并且将数据内容转化成证据。可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数据内容出错的情况依然时有发生,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小学科学实验数据内容收集当中出现的问题

其一,收集到的数据内容不真实。例如教学《传热比赛》中,其中一组的火柴在掉下的顺序分明并不是规律地从左向右依次掉落,可是当听到其余组员的火柴是从左向右规律地按照顺序掉下来的时候,就会修改了自己的数据内容,教学活动当中这样人为更改实验数据内容的情况时有发生。另外一个时常发生的现象,是实验已经进行很长时间了,可是实验记录单依然空着,当教师要求进行汇报的时候,学生才会想起只忙着做实验却忘记进行记录了,这个时候只是凭着自己的记忆和猜测去填充。

其二,数据内容收集得不够准确。因为操作技术不够规范,测量的工具不准确,还有实验的方式不科学等,都是导致实验数据内容不精确的因素。例如:量杯、温度计、量筒等测量的工具使用过程不够规范,实验的数据内容就会非常容易产生误差;还有的学校实验器材无法得到及时更新,使用已经残损的工具都会导致实验数据内容差别太大。此外,实验方式不科学、不合理也会导致数据内容出现偏差。例如,在“探究摆速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是否有关”的实验操作时,其中有的小组就会将挂钩码一个一个相互链接起来,成为一个长条,可是其他的组是将挂钩码用回形针挂在一起,形成一个横排,排列方式的不同,致使摆的现实摆长产生变化,其摆动的次数也就改变了,致使偏差产生。

其三,数据内容的收集不够全面。有很多教师由于课堂时间的紧张,就在主观层面认为实验相对较为简单,所以,就只是收集某一个小组的数据内容,却没有展示出多数、全部的数据内容。有的时候,教师在得到满意的数据内容之后就不会再令学生汇报实验结果了。数据内容收集的不全面还体现在,排斥不同的数据内容。有一些实验数据内容就算不足以支持实验活动的结论,可是其毕竟也是学生切实进行实验的结果,有其出现的内在因素,对于这样的数据内容进行收集与剖析,一样能帮助剖析实验现象与结论,并且有助于养成学生自身认真求学、研究求知的学习态度,提升实验操作的技术能力。

二、提升实验数据内容收集活动的有效策略

其一,优化教学内容的设计。学习《用水测量时间》这一课,在使用滴漏进行实验的时候,教材要求分别测量滴漏10毫升、50毫升与30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可是在测量300毫升水的时候,水流到最后几滴时,因为张力的原因,时间会被拖得很长,致使课程时间延长。实际上,在集聚到250毫升的时候,在瓶子当中会留下一小部分水,在使用时间对比当中,就能发现这其中的秘密,经过实践检测,就会发现,在不断向瓶子加水的时候,发现每个50毫升瓶子所需要的时间都差不多,这样的教学设计也达成了教材内容的意图。

其二,精妙修改实验材料。实验材料也会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数据生成的精确性。在选择教学材料的时候,其中的一个要求就是教学材料一定具有比较强的可测性质,更便于获取数据。例如在学习《浮力》这一课程的时候,测量泡沫塑料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实验中,拉动泡沫塑料就容易产生偏转,并且由于厚度不够,对于小部分、大部分的浸入学生把握不准。针对此种情况,可以将泡沫块的规格改为6厘米*6厘米*6厘米,在每1厘米处做记号,在其中心位置固定好棉线,实验操作活动中,统一实验器材的标准,小部分浸入2厘米;大部分浸入5厘米。这样的改进更利于数据内容的测量和剖析,成效明显。

其三,切实控制实验的变量。小学科学课程当中有很多对比实验,对比实验对于变量的控制极为关键,其直接影响到了实验数据内容的公平性与和可信度。在小学时期,对比实验通常都不会超过两个变量,教学活动中怎样更好地控制实验的变量?教师极其需要注重实验活动前对于实验方案的讨论。例如“探究摆速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是否有关”时,在动手操作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严格控制实验变量:摆绳长度一樣(用的是同一根绳子),摆幅大小相同(实验装置中有量角器来控制摆幅),改变的只是摆锤的重量,摆锤用的是同一规格的钩码,一倍重量用的是一个钩码,两倍重量用的是两个钩码……特别强调将挂钩码用回形针挂在一起,形成一个横排(重心不变,保证了摆长的不变),只有在控制好这些变量之后,实验活动才能实现公平与公正,测得的数据才更准确。

三、结语

总之,数据内容收集活动是实验教学活动中非常关键的步骤,一定要注重数据内容生成的多个层面,尽量提升数据内容收集的可信度与精确性。并且,给学生营造出一个民主、安全、和谐的实验探究环境,让学生在亲身经历实验探究活动中,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继而达成有效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提高小学实验课程中收集数据内容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摆锤教学活动科学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实验创新
影响摆摆动快慢的 因素实验创新
躲避大摆锤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塑料冲击试验机摆锤形状对空气阻力的影响
科学拔牙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