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点切入 由点到面 以点带面 点面结合

2018-08-15曾彩琼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课题整体课文

曾彩琼

2011年版语文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把握一册教材、一个单元、一篇课文,甚至是一个段落,从而获得全面的认知与感悟。正确处理好“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也就是“点与面的关系”。何为点呢?点即局部,可以理解为是一个知识点或是一个教学点(片段),如一个字或词的读音、写法、意思,某一句话的意思、運用的写法或修辞手法,为解决一个问题而采取的教学片段,等等。可以说点是无限的,也是不确定的。何又为面呢?面即整体,可以说是对课文整体的把握,如对文章大意的初步感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对文章写作方法和语言特色的领悟,等等。面是有限的,又是相对确定的。阅读教学中如何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使阅读教学落到实处,从而达到真正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目的呢?

一、由点切入,激发兴趣

让学生对即将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生注意的品质,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先选准教学的切入点。这里的点,可以是课题的题眼、课题中包含的疑问、文中某一个关键句、作者的相关资料、文章的写作背景、文中内容包含的疑点等等。如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我从课题入手引入教学。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个课题与以往的课题有什么不同呢?生:课题中包含着两组双引号。生:课题中有一组反义词。生:课题中还有一组近义词。学生为自己的发现面露喜色。我进一步设问:为什么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要加引号呢?生:因为这是引用文中的父亲和母亲的话。我肯定学生预习得很仔细后,再问:你们在什么情况会听到精彩极了或是糟糕透了类似的词呢?生:我练了两年毛笔字,爸爸的朋友看了我的字说,太精彩了。生:我的数学考了56分,妈妈说,太糟糕了。生:广播体操比赛之前,我一直做不好广播体操,班主任说,太糟糕了,这么简单都学不会。我肯定学生能联系自身实际说,接着我进一步发问:为什么作者小时候写的一首诗,会引来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呢?这里面包含着什么秘密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这样学生满带着疑惑,进入了课文的学习。

这些教学切入的“点”,因文而异,只要教师把握准了,因文制宜,就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由点到面,整体感知

进入课文的学习后,引导学生从面着手,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获得初步感受,并提出不懂的或感兴趣的问题(可以是内容的、形式的,也可以是写法的)。这一步非常重要,是进入精读课文的准备阶段。

如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我安排了三个步骤:(一)从点入手,学习生字词的读音和写法。1.读准音。2.记准形。3.辨清义。(二)由点到面,扫清阅读障碍,在读中进一步学习生字。我先让学生在各个自然段前标上序号,再课件出示学习要求:1.文中的哪些词语或句子让你最感兴趣?为什么?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另外还讲了什么?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读后再完成以上要求。(三)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脉络。1.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试着给课文分段,并让学生说说分段的依据。2.提出疑问,交流看法。

三、以点带面,以小见大

当学生对“面”有了大体的了解和把握之后,就必须引导学生再次从点入手,以点带面,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如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根据课文的特点,设计了如下三个教学步骤:(一)由点到面,读懂课文内容。1.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再读课文,体会父母对“我”的第一首诗两种不同的评价,以及“我”的不同感受。2.这两种评价对“我”各有什么作用?3.“我”对父亲评价的认识有什么变化?(二)由面到点,朗读重点句段,体会思想感情。体会父母亲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评价,你从他们不同阶段的评价中体会到什么。(三)点面结合,体会写法,感悟作者用意。1.从人物描写的方法入手,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2.体会对比写法的好处。3.体会比喻句的含义。通过这些各个“点”的教学,以点带面,就可以起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正如俗语所说: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朵花可以衬托出整个春天。

四、点面结合,拓展延伸

只有学生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感悟,转化为自己的行动,才算完成学习的整个过程。因此,学完文本后,我设置了这样两个环节:(一)联系实际,谈体会。师:结合实际,说说父母是怎么对待你的。学了本文后,你对父母的爱有何新的理解和体会?女生:以前,我每次拿试卷回家都特别害怕被父母知道,考七十多分,妈妈要打我;有时考八十分了,爸爸还要打我。我怀疑是不是他们生的。学了这篇课文以后,我才知道他们是爱我的,这是爸妈对我要求严格。生:妈妈对我很严厉,爸爸对我就好多了,他从不过问我的学习。生:爸爸妈妈对我都很严厉,成绩一考差,他们都很紧张,一看到我玩了,就会过来质问我作业有没有全部完成。接着我让一个留守儿童站起来,他一阵沉默之后,双眼噙着泪花。同桌说:他爸妈半年没回家了……在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我相机引导,让学生明白严厉也是父母对自己的爱,有时有一些过激的行为,我们也应该从自身多找找原因,多体会父母的辛苦;父母不在身边的,更要从小学会自立自强。(二)由说到写,加深体会。为加深学生对父母的爱的理解,由课内的学习向课外拓展,我让学生结合课后小练笔,写写父母的爱,经过集体评议和修改抄正后,自主读给父母听,或寄给他们。

总之,学习一篇课文,必须经历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过程。简言之,即由面—点—面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点和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同时,点和面又不是绝对的,点是相对于面而言的,面又是相对于点而言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厘清点和面的关系,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少走弯路,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猜你喜欢

课题整体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改革需要整体推进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