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假期学生小课题研究的组织

2018-08-15黎鹤龄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课题交流培训

黎鹤龄

小课题研究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受到学生、老师和家长的欢迎。但是,许多学校认为这种学习方法好是好,就是平时课太多,没有时间实施。就在大多数学校喊困难的时候,有的学校却在思考:为什么不把寒暑假利用起来哩?不仅思考并且行动起来,例如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就已经坚持五个寒暑假,改变低效的假期作业方式,组织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近几年的媒体也时不时介绍一些学校在这方面的改革尝试。这些开始做的学校,其经验各有特色;这里面有不少值得学习之处,如:重视培训、重视研究过程指导和重视展示环节等,主要做法是——

一、培训的组织

假期小课题研究,为什么做,做什么,怎样做?需要经过培训才能明白。

(一)培训的对象

首先是全体学生,还有他们的家长;因为假期孩子主要生活在家里,家长要知道孩子做什么,如何给予支持。而关键是培训教师。全班的活动,是要由老师去布置、去落实的;老师清楚了,事情才好做。

一般人认为,低年级同学不可能做课题,事实不是。低年级同学,相对时间宽裕,尤其是家长特别愿意让学生参加活动。因此,在低年级开展亲子小课题研究是可行的,关键是对家长要进行培训。

(二)培训的内容

第一,价值认识。假期小课题研究的价值至少有:(1)能满足中小学生爱

探究的心理需求;(2)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能推动教学方式的改革,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教育差距;(4)为培养国家需要的大批的创新人才奠基。教师、学生及家长,认识到假期小课题研究的价值,就能积极去做。

第二、课题选择。常言道,选题好,等于成功了一半。对中小学生来说,最主要是回答“你最想做什么课题,是不是有条件做?”指导学生不要想到一个题目就定下来,而是想出三四个题目,做点比较,再从中确定一个。就中小学生而言,提倡做调查类、实验类的课题。这些课题有利于动脑动手,假期相对也有时间做。

第三、课题设计。为帮助同学做好课题设计,学校会制定简单的“课题申报表”,主要栏目有:申报人姓名班级、指导人、课题名称、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步骤(时间安排)、研究条件、成果形式等。老师或家长要帮助学生把表认真填好;有了蓝图,研究就好开展了。

第四、研究方法。研究方法要考虑研究内容,通常会用到调查法、实验法及文献研究法。说到文献研究法,注意引导学生探究一个问题,要依据不同的材料,学会从不同的材料做出判断,而不是见到资料照抄不误。另外就是要养成“注明出处”的好习惯,将资料来源准确无误地标注出来。

(三)培训的方法

一般是先培训教师,然后学生和家长可同时培训。一些学校是安排科学老师做培训教师,分年级做培训,让同学们明白研究的要求和流程。培训中有互动交流,对不清楚处欢迎提问。最好能找到已经做过小课题的并能说出道道的学生和家长现身说法,典型引路,这样效果更好。坚持开展一两年,培训“师资”就不用愁了:上个年级的同学,就可以做下个年级同学的“辅导员”;“小先生制”无疑是培训的好办法。

(四)培训的时机

期末考完试到放假有一两天时间,部分老师改试卷,学生有时间参加培训。在这之前,有关领导和培训教师要精心准备培训内容、参考资料和必要的表册。

二、研究过程的指导

(一)组织落实

要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小课题研究活动就需在班级中开展。科學老师是“业务指导”,班主任是组织者。大部分同学是在家做研究,放假前,老师要检查学生对研究什么以及怎样研究是否明确,家长是否知道和给予支持。如果有同学愿意合作研究,老师要帮助他们选出负责人,明确研究任务和分工。这些都需要登记下来,便于以后检查督促。

(二)指导交流落实

假期指导,更多是利用网络(微信、QQ等)进行。老师面对全班那么多课题要指导,在时间上和专业素养上都是有困难的,更多是给学生搭建网络交流的平台,在交流中推动学生的研究。有的老师的做法是:根据课题内容或类型,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组,规定几天要上传一次研究过程资料,互相点评,老师也会适当点赞。

三、展示的组织

长期以来,我们对“展示”重视是不够的。而人本主义坚持“展示是人性的基本需求,基本权利,是生命成长的基本形式,也是学习的有效途径。”“学习既包括吸收、获取,还包含释放、展示。因此,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是学生的获取和展示有机统一的过程。”对展示的组织,需要考虑这样几点:

(一)面向全体。让每一位做了课题的同学都有展示的机会,而不是选几个同学展示一下。这是将小课题研究作为一门课程所必须坚持的。

学生需要展示,教师、家长也需要展示;通过展示,使他们克服困难辅导学生的智慧与幸福感得以传播,自己也得到提升。

(二)保证时间。开学事情多,全班同学都要展示,哪来那么多时间?只要下决心做,时间是能挤出来的。班会课要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科学课、品德课都可以用,语文课也是可以用的——不能安排习作交流课吗?

(三)形式多样。口头展示:小组交流——大组交流——年级交流——全校交流——校际交流。书面展示:出班级壁报展——年级壁报展——学校壁报展,出班级或学校小课题研究成果集,给教育报刊投稿等等。

(四)纳入评价。评价学生假期小课题研究,不仅要看学生的纸质稿(或电子稿),也要结合其展示的态度和效果来评价,即强调综合评价,以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小课题研究活动,也是一种教育活动。要引导学生“诚信做研究”,在开展评价时,要看学生汇报成果有没有做到“双注明”,即引用资料有没有“注明出处”,受别人(包括老师、家长)帮助有没有注明和感谢。

学者认为,“从讲授为体走向探究为体,是一场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的深刻性、复杂性、重要性确实不亚于经济领域中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变革”。第八次课改提出推进研究性学习已经过去十多年了,至今举步维艰。对于基层学校,难于毕其功于一役,一下子将学习方式改变,但在能做的地方做起来,却不失为一种积极的选择。改变假期的作业内容和方式,利用假期把小课题研究开展起来,确实让人们看到了教育变革的曙光。

猜你喜欢

课题交流培训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培训通知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