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表演性游戏浅析

2018-08-15施晓玲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表演性游戏幼儿

施晓玲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在幼儿园里教师应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基本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教育幼儿,激发其探索欲望和主动求学的兴趣,引导幼儿热爱科学、理解科学,并运用科学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同时利用游戏和儿童剧的形式促进其智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学前期,对幼儿进行适当的社会化教育,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爱心、责任感、自控力、自信心和合作精神等社会化人格品质的发展。

一、幼儿表演性游戏的概念及特点

表演性游戏是指幼儿通过扮演某一文学作品中的角色,运用一定的表演技巧(言语,动作,手势,表情)再现该文艺作品的内容(或某一片段)的一种游戏形式。

(一)幼儿园儿童剧表演是游戏而不是戏剧表演

当我们把幼儿园表演游戏的性质定位于“游戏”而不是“表演”,并以促进幼儿的主体性发展作为组织幼儿开展表演游戏的指导思想,用符合游戏活动本质特点的方法来组织幼儿的表演游戏时,表演游戏就呈现出不同于“戏剧表演”的面貌。 表演游戏是幼儿自己“自娱自乐”的活动,幼儿只是因为“有趣好玩”而在“玩”,他们并不是在为“观众”表演。事实上,他们心中并没有“观众”,他们也根本不在乎“观众”。“目的在于自身”并“专注于自身”是游戏活动的本质特点。

(二)幼儿表演游戏要具备表演性

从选择和确定所要表演的故事或作品的那一刻起,幼儿的表演游戏就已经有了一个规范游戏者的框架。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会自发地在头脑中将自己的言行与故事情节、人物联系起来,故事作为“脚本”规范着幼儿的行为,成为幼儿行为表现的框架和评价自己和他人游戏行为的尺度。表演游戏如果缺乏“表演性”,也就缺乏了它自身作为一种游戏类型独立存在的依据。

(三)表演游戏需要教师的指导

表演游戏的“表演性”要求幼儿以自身为媒介,运用包括语言、

表情、动作姿势等在内的手段来再现特定的故事,这种再现的过程本身对于幼儿来说是多种能力的学习和锻炼的过程,也是幼儿获得各种有益的学习经验的过程。

二、表演游戏对幼儿的作用

(一)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学习语言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主动习得的,应该为幼儿创造条件,使幼儿有的说、敢说、爱说,从而过渡到会说。在表演过程中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台词,还要让他们记住自己的台词,这就要求孩子们要大胆地说出来,在挑选角色的过程中会让每个孩子都尝试说台词,我们会从以下方面来考虑各个孩子在整个表演中的角色分配,如:语言的连贯性、声音洪亮、表情丰富等,从而锻炼幼儿的表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现在的幼儿,随着人们生活观念的逐渐改变,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这往往导致溺爱孩子的现象发生,使一部分孩子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不会与他人交往、交流,不管什么事情都喜欢争强好胜,缺乏与其他孩子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同时独生子女的任性、自私、处处以我为中心等现象比较严重,这使幼儿在合作能力的培养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所以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就尤为重要了。在戏剧表演的整个过程中,我们会涉及一些有关于合作的表演,有时也会出现一些外在致使幼儿之间相互合作的因素,这为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机会。

(三)自信心的培养

自信心是指用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促使人向上奋进、克服困难的内部动力,是一个人对自身的正确认识。幼儿自信心不足则给自己更多的是否定的评价。自信心是在活动中通过亲身体验及适当的引导逐渐形成的。只有具有自信心和其他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自信心对幼儿一生的成长都起着最基本的支持作用。正如一句箴言所说:“成就事业的人,只不过比别人多了一份自信和决心而已”。自信心就像催化剂,将人的一切潜能都激发起来,达到最佳状态,从而在自信心中获得成功。然而在幼儿表演游戏过程中,是自信心形成的最关键时期,培养孩子自强不息战胜困难,会对其一生成长起到重要作用。

(四)增强幼儿的责任意识

根据新《纲要》社会教育目标中指出的:“要让幼儿能努力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使幼儿具有初步的责任感”的原则,幼儿责任意识的培养刻不容缓。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责任心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责任心培养应遵循这样一个规律:从自己到他人,从家庭到学校,从小事到大事,从具体到抽象。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该让他们自己去做!儿童习惯养得不好,终身受其累”。责任意识是指在心理上具有努力完成别人交给的任务的意识或倾向性。孩子在明确自己的任务后,都在做自己的工作。班里的卢奕彤小朋友是幕后助理中的一员,头一天为了让孩子们熟悉环境去彩排,等彩排完我们准备要回班时,有些小朋友是自觉归位道具及服饰,我看到她手里拿了好几个小老鼠的头饰,还在提醒没有归位的小朋友,当时孩子在很认真地执行她的任务,从一个小细节可以看出孩子她在想什么,她想做什么,她的责任意识在这个活动中有没有体现,有没有增强。

一个小小的表演活动虽然要准备很多,前期任务也很繁杂,但是通过儿童剧表演这一活动,不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也让孩子的各种能力不断体现并得到相应的发展,在今后的活动中应多让孩子参与这样的活动,让孩子的社会性在一定空间得到最大的发展。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幼儿所面临的社会生活日益扩大、社会生活环境日益复杂、社会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在这种情况下,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文艺作品的内容,运用动作、表情、语言扮演角色而进行的游戏。表演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游戏情境,幼儿在游戏中通过模仿和想象,扮演着各种角色,在游戏中体验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情感和同情心;在与同伴间的相互交往中建立亲密友好的关系,从中得到满足和快乐;在游戏中体验社会交往能力、爱心、责任感、自控力、自信心和合作精神等社会性。表演游戏让幼儿获得健全人格,是构建和谐幼儿群体的典型游戏,它能较好地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是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幼儿的社会化表现。

猜你喜欢

表演性游戏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小学语文课堂表演性朗读的运用策略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爆笑游戏
合唱表演性和审美性及其相互关系初探
“表演”观照下的仪式教育——以中国古代释奠礼的表演性因素分析为例
表演性健美操发展的SWOT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