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实验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

2018-08-15江容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蚂蚁课外微课

江容

小学科学实验微课是以微视频为核心载体,基于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某一知识点、技能点或结合某个教学环节,精心设计和开发的微型学习资源,具有短小精悍、聚焦知识点、可重复播放的特点。这种微课辅助实验教学,能够再现实验关键环节、创新实验的演示手段、模拟一对一实验指导等优点;可以改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课堂时间有限、实验前讲解冗长无趣、学生固有知识差异大等问题;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操作技能的示范

在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大量基础、基本的技能教学内容,比如天平、酒精灯、测力器等器材的使用,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采用边演示边口述实验操作步骤的方法进行教学。在大班化教学的背景下,这种方法存在着操作细节不容易看清、学生掌握技能的能力存在差异、教师要耗费大量的精力进行说明等问题;而冗长的讲解消磨了学生的好奇心,探究的兴趣就会一落千丈,这样探究时间将被迫压缩,实验教学效果因此大打折扣。如果教师把这些实验操作技能的演示录制成微课,就能改善以上情况。

例如当学生首次接触酒精灯时,教师录制了微课——“如何正确使用酒精灯”。在微课中,教师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实验步骤,并通过字幕突出强调,配上关键性的提示语言进行说明,同时强调了操作中容易忽视的问题,如:1.检查(酒精灯中的酒精量不多于三分之二,不少于四分之一);2.点燃(火柴从侧面接触灯芯);3.加热(用外焰加热);4.熄灭(左手扶酒精灯,右手拿灯帽从侧面盖住)。最后还要提醒学生注意:万一酒精洒在桌面上起火时,要用湿布扑盖。2分多钟的讲解,就可以做到面面俱到。学生不仅可以看到操作步骤和细节,还可以随时重复观看,不仅再现了实验的关键环节,还关注到个体差异,实现了分层教学。

操作技能微課重在让学生掌握技能技巧,在制作时要明确操作的步骤,重现操作的具体过程,提出操作的注意事项;可以在实验课上使用,也可以在实验课下,学生自己看微课学习操作,学会使用实验器材。

二、长周期实验的展示

小学科学教材中有不少长周期观察活动,如观察和记录种子萌发成幼苗,再到开花的过程;饲养一种小动物,观察并记录其成长的过程;持续观察、记录一段时间内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和月相变化等。这些长期的观察活动结束后,都要组织学生交流经验和体会,展示观察记录,也就是观察成果汇报。在成果汇报时,如果只采用单调的描述,一方面个体的经验无法唤起全班同学的共鸣,另一方面由于观察跨越时间长,一些记忆已经模糊,同时每个学生都亲身经历了,因而都有叙说的欲望,以致成果汇报难以调控,经常草草收尾。

如果教师收集学生平时观察到的优秀资料,配上讲解和说明,录成微课进行展示,鲜活的图片就能够唤起学生的记忆。在这基础上再进行交流,每个学生或发现自己的不足,或受启发产生新的灵感,人人都有机会体验到成就感,充分感受到科学学习的乐趣。比如“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中,教师要求学生养蚕,进行观察并写成观察日记,将观察到的现象拍摄下来。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观察日记、拍摄的图片,结合讲解制作成微课。在展示交流时利用微课组织成果汇报,既是展示,又是分享,还是学习与交流,激发了学生对长周期观察实验的兴趣。

三、细微观察的再现

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有不少户外观察课程,要求学生观察常见的动物和植物,说出他们的特征,比如《蚯蚓》《蚂蚁》《各种各样的花》等。传统的教学一般采用学生先进行户外观察,回到课堂后再观看图片,交流总结出动植物的特征。比如《蚂蚁》一课,先组织学生在花圃、草坪中观察真实的蚂蚁,回到教室后再观看蚂蚁的图片,交流总结出蚂蚁的身体结构。由于自然界中的蚂蚁体形小、运动快,难以观察清楚,图片中的蚂蚁与现实中的蚂蚁差别甚大,二者难以建立联系,因而交流效果不佳。如果教师在课前给现实中的蚂蚁拍照、录像并制成微课,当学生观察完现实中的蚂蚁后,一边观看微课一边进行交流,根据交流的需要,通过放大、慢放、回放等功能,让物体细微现象再现,就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四、课外实验的拓展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实验室这些狭小的空间里,不要把上下课铃声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教师要精心策划课外的科学学习活动。但是很多课外实验需要相应的实验材料、明确的探究步骤,如果学生不明就里就无法正确完成。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精确地进行指导,让他们带上微课这一鲜活的任务清单,明确自己要观察什么、操作什么、思考什么……

诸如利用塑料瓶制作雨量器进行测量,利用饮料瓶、输液管制作滴漏计时器水钟进行计时,利用纸盒、镜片制作潜望镜研究光的反射等课外拓展实验,教师都可以将自己的制作过程录制成微课,通过家长群将微课传给学生和家长,这样学生和家长对实验探究的目的、器材、步骤等都有清晰的了解,达到了理想的指导效果。

总之,小学科学实验微课能再现实验关键环节、唤起学生观察体验、将静态的教材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精确地进行课外实验指导,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机会,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猜你喜欢

蚂蚁课外微课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我们会“隐身”让蚂蚁来保护自己
蚂蚁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蚂蚁找吃的等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