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即教育”理念指导下的班级科学区域创设

2018-08-15陈心娇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生活即教育陶行知创设

陈心娇

在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生活教育理论”是的其重要内容,是陶行知先生为我们留下的宝贵教育财富。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在生活教育的观点看来,它们是一个现象的两个名称。”从中我们了解到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与生活是一致的,他指出:“生活”是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总称。教育的范围与生活的范围相等,到处是生活,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活动,就是我们的教育范围”。

《指南》中同时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应“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这正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的理念。陶行知先生在多年以前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对现代教育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幼儿对世界充满好奇,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从生活中发现教育资源,遵循幼儿的实际需求,适合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才是有价值的教育内容。教育内容贴近孩子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正是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生活即教育”的理论。在学习了陶行知先生思想的过程中,我感悟到要随时关注幼儿的生活,在幼儿的生活中寻找教育内容、素材。其实,在幼儿的生活中,蕴含了许许多多具有教育价值的生活素材,在日常的生活与工作中,仔细观察孩子的兴趣点即生活中的教育点,就能不断地进行钻研与探索,挖掘教育素材。下面我结合班级科学区域的创设谈谈学习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后,在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实践。

科学区是一个充满自主选择机会、具有自由发现可能、富有游戏性质的区域,是幼儿科学探究的主要场所,它能开发幼儿潜能,能激发幼儿强烈的求知欲,满足每个幼儿的不同发展需要。陶行知说:“全部的课程包括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把幼儿在幼儿园了解到的科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幼儿感觉到科学就在身边,这是一个难题。实践证明,越是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内容,幼儿越喜欢,因为生动、自然。

每个幼儿受家庭教育、自身思维的影响,对科学的敏感程度是有差异的。因此,教师要从幼儿的实际水平出发,选择幼儿能理解的、感兴趣并贴近幼儿实际生活的数学教育内容。而我园是处在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在得天独厚的背景下,我们在环境创设中着重进行了科学区的创设。同时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于科学的发展提出了“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区域活动作为一种非正规性的、开放性的教育活动,为幼儿的感知、操作、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在区域活动中,老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合理的空间和充足的时间,还有营造出的宽松和谐的氛围,都为幼儿的主动学习和探索创造了条件,这些都促成了幼儿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引发幼儿的探索,使幼儿在与物体相互作用中获得有价值的经验。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以及家长资源,我们将活动区域分成四个板块。

第一个板块是“自制科学小实验”的区域。材料是教育意图的物质载体,它本身的特性以及由这些特性所规定的活动方式往往决定着幼儿可能获得什么样的学习经验,以及获得哪些方面的问题。幼儿与物质材料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引起幼儿的积极思维活动,促进幼儿探索和建构科学知识的进程,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就是幼儿积极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同时幼儿的科学活动,离不开可供操作的物质材料,对材料的操作,能使幼儿具体地理解初级的科学概念,自觉地体验到事物的关系等。这一点,恰恰是抽象的科学概念所不能比拟的。因此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本班幼儿的操作兴趣点,教师利用家长所提供的各类废旧材料以“风实验”“力实验”“光实验”“水实验”进行简单的归类。

第二个板块是“自主探索”的区域。根据《纲要》中指出的“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使其乐意感知和摆弄他们能够直接接触到的自然物和人造物。”因此我们设计了“自主探索”区域,将该区域设置在光线充足的位置,营造了温馨舒适的氛围,也利用了自然的阳光条件,加入了“光影”的游戏材料,增加探索的趣味性。陶行知先生也曾提出“要解放孩子的頭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这也诠释了生活教育理念的内涵和作用。因此我们通过模仿幼儿在家中的习惯,在“自主探索”区域,加入了地垫元素,引导幼儿将自己喜欢的实验、玩具拿到身边,坐在垫子上,在一个轻松、自由的环境下进行探索。

第三个板块是“看一看”的区域。小班幼儿对于科学认知内容较少,除了通过动手自主进行探索以外,观察能更直观的积累科学经验,形成良好的科学习惯,因此我们创设了“看一看”区域。在该区域中,科学玩具的选材十分重要,要简单、易懂,便于操作,使得幼儿能够直观地看到玩具就了解其中的操作方式。如:“幼儿园真好”主题中我们提供了《找朋友》,利用放大镜找出服装相同的卡通人物;“甜甜蜜蜜”主题中我们提供了《糖不见了》利用搅拌融化糖果的实验引导幼儿观察,让孩子在观察中了解科学常识。

第四个板块是墙面的创设。在利用科学区墙面的过程中,我们不但打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科学场所,也营造出一种温馨感,打破科学给小朋友的不熟悉感。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我们要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与万物为友。解放了空间,才能收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之创造力。”为了在科学区域中形成良好的空间利用,我们增加了墙面的创设,将其分为二个主要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幼儿在科学区域游戏时的步骤图,第二个部分是主题推荐。面对各种各样的玩具,小朋友们常常选花了眼,我们利用墙面给各类实验进行难度评级、操作介绍等,图文结合地帮助幼儿认识了解区域中的科学材料,再进行选择。通过合理的空间使用,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畅游在科学的海洋中。

以上是我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下结合班级实际情况进行的科学区域创设。在创设的过程中,我亦有所感:贴近幼儿日常生活以及年龄特点、能力水平的区域创设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也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只要老师有敏锐的洞察力,去发现它、把握它,就能活化我们的教学。幼儿园教育要关注幼儿,关注生活,从现实生活中挖掘教育资源,把各种教育内容、环境与幼儿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为幼儿创设更开放的学习空间与内容,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实现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生活即教育陶行知创设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陶行知教育名录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文艺作品中的化学素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生活即教育”思想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陶行知的赏识教育法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