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地理有效导学案编制与使用
——基于“生本能动课堂”

2018-08-15方媛

现代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学案目标课堂

■方媛

一、缘起与动因

(一)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内在潜能,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教学的主流。

(二)“生本能动”课堂构建所需

我校位于青岛市李沧区东部,学生主要来源于附近村民子弟和新市民子女。目前,我校学生新市民子女占总数的55%左右。绝大多数学生家长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关心不够,也没有能力指导;学生流动性较强,学习意识和行为习惯参差不齐。这为学生课堂之外的自主学习平添了不少阻力。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我校于2016年7月开展关于构建生本能动课堂的行动研究,旨在打造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习目标为导向,以学生的体验自悟为基础,以教师的学习方法指导为辅助,以学生团队的合作互促为动力,以学习实践活动与应用为根本,以教师的点拨训练为保障,促进学生独立地、自觉地、能动地进行学习的高效课堂。这就要求教师要在较短的课堂教学中敏锐地捕捉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困惑点,用最恰当的教学方法突破重点、难点,把宝贵的时间用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实现这些,导学案恰恰是最实用的一个抓手。

(三)基于对有效导学案价值功能的认识

有效导学案能够促进学生的成长,使学生乐学、善学、会学;也能促进教师的成长,使教师心中有学生,善于钻研,勤于反思;更能引发教与学方式的改变,由传统的教师传授型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型。诚然,当前导学案的编制和使用中存在不少问题,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问题也使我校避免在编制地理导学案时重蹈覆辙,向扎实有效的方向迈进。

二、内涵与要义

有效导学案是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根据课时目标和学情编制的,编制和使用覆盖学生课前、课中和课后全时段,对学生和教师的成长都有助益的一种辅助性教学资料。通过有效导学案的使用,能使学生明确每节课的学习目标,理清课程结构,有的放矢地根据导学案的引领,顺利完成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内容,收获知识与技能,掌握学习方法,促使学科思维和优秀品格的养成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生成。通过有效导学案的编制与使用,使教师的教学脉络清晰,教学目标明确,教与学的方法多样且有实效,有助于教师教育思想理论和教学专业的提升。

所谓“生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为本;“能动”即自觉主动产生行动,有活力且积极高效。这为我校地理学科有效导学案的编制和使用提供了核心思想引领,即导学案的使用主体为学生,其编制必须着眼于学生,深研学情,以学生为本。这也为我校导学案的编制目标和使用效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使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并且达到高效的学习效果。

三、基于“生本能动课堂”有效导学案的编制和使用

(一)有效导学案编制和使用之“六原则”

1.图文并茂原则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在编制地理导学案的过程中,除了可以直接借助教材中提供的彩色地图之外,还需要给学生提供服务于学习内容的黑白地理事物分布地图、景观图、统计图表等,帮助学生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图文并茂的原则也突出了地理导学案的趣味性,吸引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地理学习中。

2.难度适宜原则

编制导学案的难度界定,应该考虑学生的学情和授课类型。如果编制难度超出了学生的学情,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课堂的进度也会受到影响,课堂效果反而不好;如果难度太小,学生没有激情,也失去了发展学生的意义。

3.分层指导原则

导学案的编制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原有学习水平、生活阅历和学习能力与学习方式的差异,通过导学案的学习目标难度等级呈现、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展示和课后练习内容设置的不同,对不同的学生采取分层次指导。

4.重点突出原则

导学案的使用过程中要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重难点,可从两个角度突出:一是学习目标的设计上注明重难点目标,让学生读学习目标时就对本节课的重难点一目了然;二是通过导学案的框架结构设计,使重点内容突出,便于学生学习。

5.呈现形式多样原则

导学案中问题的设置宜多样呈现。根据学习目标的达成要求、知识本身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以描线、填图、选择、判断、填空、画图、分析、简答等不同类型的形式展现在导学案上,旨在达成学习目标。呈现形式多样使整个导学案层次丰富,有利于从多维角度锻炼学生的能力。

6.促进深度学习原则

通过导学案的导学作用,使学生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能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景中,并作出决策和解决问题。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引发学生进行深度的理性思考和反思就是导学案的精髓所在。

(二)“五模块结构”构建导学案并有效指导教学

第一,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整个导学案编制和使用的依据。我们的学习目标后增加了难度等级标识,方便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有针对性地突破自己学习的难点。

第二,温故知新。温故知新环节是对本节课涉及的以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回顾,帮助本节课顺畅地产生新的知识和技能,起到了联结和纽带的作用;或者罗列相似度较高的知识,强化易混淆知识,起到加深甄别的作用。

第三,学习新知。学习新知环节是导学案的主体部分,它包含三种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反馈练习,以及一种辅助学习工具——学习小贴士。

(1)自主学习。自主学习适用于所有学生课前预学,因此难度不宜过大,主要类型有描线、圈点、填空、选择、判断、连线、表格梳理、多选篮子。

描线指在地图中描出重要地理分界线、等值线、河流、区域轮廓等,旨在使学生对某一区域的轮廓、河流的形态、等值线及地理分界线的分布状态有清晰直观的了解。圈点是在地图上圈出地理事物的名称,使学生认识地理事物的名称及位置。填空的应用范围较广,难度较小的是参照地图或材料,写出地理事物的名称及突出特征,使学生对基本地理事物及特征有最简单的梳理。难度较大的是根据地图或资料总结简单的规律,有利于训练学生独立归纳总结思维的形成。

(2)小组合作。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是对知识进行整合处理,思维难度较大,多对比、归纳、总结、归因及考虑对策措施类,因此多用于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环节,考虑学生水平的差异,也可供学习水平较高学生的课前预学选做。小组合作学习的编写形式比较多,常见的有小组讨论、调查访问、实验、演示、迁移、辩论会、角色扮演等。

小组讨论是最常见的形式。例如,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河流》 (第三课时黄河)中小组合作探究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教师在导学案上需提供地上河的景观示意图或名词解释,黄河各河段含沙量示意图以及黄河流域地形图,学生根据导学案提供地图和资料,小组合作基本可以完善地讨论出地上河的成因。

调查访问类适合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可以通过调查访问基本得出规律结论一类的问题。如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中国的人口》,对于目前我国的人口自然增率的下降趋势及老龄化社会现象就可以通过调查祖孙三代兄弟姐妹个数,并在组内形成平均数据,全班展示,教学效果更生动显著。

演示、实验类合作学习可以通过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直观地感受地理现象和规律。例如,演示地球的自转,导学案上可设置一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演示地球自转,地球仪应该放在什么地方演示?怎样使北极指向北极星的方向?怎样拨动使地球仪自西向东转?从北极和南极上空看,地球仪都是呈什么方向自转?”通过小组成员之间不同演示方式的碰撞,形成正确的地球自转操作,对学生的立体空间思维的建立比简单地看示意图、视频和看教师演示效果要好得多。

角色扮演和辩论会多应用于不同角色对地理现象的认识和处置方式不同的情况下,通过该类活动各抒己见,选择最合适的一方,或各方面意见都需兼顾。

迁移类多应用于已经接触过方法规律后解决另外一个区域类似的地理问题的情况。例如,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已经学过了,再研究贵州省缺水的原因。通过导学案展示华北地区缺水的案例回顾,再分析贵州省缺水就有迹可循了。

(3)反馈练习。反馈练习一般出现在一个小知识点呈现后,快速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的一种情况。这一环节设计时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反馈的问题单一、针对性强;短小精悍,以选择、判断、短填空为主,力求短时间内检验学习效果;考察形式与学习形式有所区别,更有利于检验学习的灵活程度。

(4)学习小贴士。学习小贴士是指在学习新知过程中,对可能会出现的新名词、易混淆的字词和知识、学习方法技巧、思维点拨加以提示。

第四,课堂小结。课堂小结多以思维导图、手绘简图的形式呈现。例如,《西北地区》的课堂小结就围绕“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特征干旱,将各类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而达到总结深化本节课的目的。《中国山脉和地形区》一节的学习就可以手绘我国主要的山脉、地形区的分布简图,达到识记山脉地形区的名称及相对位置,为本节课框架结构形成奠基。

第五,达标检测。达标检测是检验过本节课的学习是否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每条目标学生的达成率,有助于有的放矢地进行补充教学。因此题目的设置应对应前面的学习目标,题目应涵盖客观题和主观题两类,题量应适中。根据使用时段的不同分为两类,课堂达标检测时间在三到五分钟为宜,课后达标检测以15分钟为宜。

(三)学科特色之导学案编制与使用

第一,图文并茂,体现地理特色。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我们编制的导学案上呈现的地图都是清晰整洁,图片的分辨率高,内容规范,符合规范地图具备的要素,呈现的要素简约,地图上只呈现跟学习内容有关的数据。

第二,细微处着眼,呈现生活化的地理。导学案中案例的设置多贴近学生的生活,突出反映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地理现象和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

第三,注重做中学,提升地理实践力。我们编制的导学案小组合作部分含有丰富的地理实践活动,如图表绘制、实验、演示、社会调查和乡土地理考察等。这些活动的设置和开展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引发地理思考,使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充满兴趣与激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四、成效与反思

(一)成效

一是学生。通过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极大地克服了学生不会预学,预学质量不高的问题。学生逐步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了明显提升,能够熟练掌握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法,有效地促进了学前、课中和课后的学习效果。

运用导学案还开拓了学生的学科思维和视野,极大地提升了学生表达的逻辑性和自信心。本年度级部和学校分别举行了八年级思维导图展、“放眼看世界,心中有祖国地理地图展”及八年级地理知识大赛,在思维导图的构建、中国地图的绘制及创新、知识竞赛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方面,本届学生均有不俗的表现。

二是教师。编制导学案促使教师不断钻研课标,深挖教材,摸清学情,广罗资源并仔细甄选,对教师的地理专业素养、编制地图能力、教学思维和方法革新都有着极大的提升。

三是学业成绩。在实施生本能动导学案参与学生地理学习一年的时间内,学生整体学习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学生的A率、A+B率、优秀率均大幅度提升,E率大幅下降。

(二)问题与反思

导学案的编制和使用过程中也有不少内容值得我们反思学习。第一,对教师的要求高。不仅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高,教师还要有过硬的地图修改整合能力、信息搜集和加工能力、计算机运用能力,因此教师的不断学习才是导学案的编制和使用的力量之源。第二,对学情的把握。不同的年级、不同的班级甚至班级里的不同的学生学情都不同,导学案如何编制才能更大程度地适用每一个学生也是我们后期需要攻克的问题。第三,导学案也是一个不断修订的过程。随着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新的模式、方法、类型不断涌现,只有不断修订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做到真正的有效适用。第四,导学案是集体备课的智慧。集体备课群策群力,将个人的智慧和特点都展现出来,思维碰撞,取长补短,才能使导学案做到尽善尽美。在有效导学案的编制和使用上,我们的研究只是冰山一角,期待在后续的研究学习中收获更多的成长。

猜你喜欢

学案目标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乡愁导学案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