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对策

2018-08-14李秀花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环境污染现状对策

李秀花

[摘 要]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于农村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国家不断出台农业发展的政策,这种形势下,我国农业发展迅速,但是农业污染也随之而来。基于此,文章对现阶段我国农村环境污染情况进行分析,并积极探究改善对策,希望能够有效提升农村环境质量,还农村一片绿水蓝天。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对策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聚焦,我国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但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成为新农村建设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分析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一、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1.农业面源污染逐步扩大

据相关资料显示,农药只有10%~20%的附着率,80%~90%则流失在土壤、水体和空气中,使自然环境受到较大程度的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生物多样性。目前我国化肥年使用量平均每公顷化肥施用量达400公斤以上,远远超过发达国家设置的每公顷225公斤安全上限,且化肥有效利用率很低,其流失加剧了河流、湖泊等水体的富营养化,造成地下水和蔬菜中硝态氮含量超标,影响土壤自净能力。同时,近年来我国塑料袋的使用量不断提升,逐渐成为世界上使用塑料袋最多的国家,每年大约有45万吨塑料袋残留在土壤中,这些塑料袋很难降解,其残留在土壤中,会影响水肥传导,还会影响土壤通气,造成粮食减产,同时污染土壤环境。

2.城镇垃圾向农村转移越来越多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城镇和乡村聚居点人口极度膨胀,不仅带来了住房、交通、学校等公共资源的拥挤,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垃圾和污水,由于治污设施不配套,这些垃圾被运到了邻近的农村就地堆积或填埋,污水则被直接排放到了河内。例如某市共有156个乡镇,共有25万人口,每天大约会产生260多吨的生活垃圾,大约有60%的生活垃圾没有经过处理,直接转账到了农村,这给农村环境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

3.农村河流保护乏力

农村生产生活污水大多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或沉积在沟渠和地面,最终对饮用水源造成污染。根据2011~2017年地表水监测分析看,我国总体水质趋好,但仍有粪大肠菌群、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等主要污染因子。这给水流环境带来较大压力。

4.规模化养殖污染越来越重

由于以农户为单元的养殖越来越少,和大力发展畜禽养殖的经济刺激政策,农村集约化畜禽养殖程度越来越高,由于绝大多数养殖场没有污水处理设施,大量畜禽粪便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入农业环境,造成了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恶化,致使土壤板结和盐渍化,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

二、改善农村污染现状的对策

1.增强农村环保意识

环保意识是提升农村环境质量的基础。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宣传,帮助村民树立环保意识。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在农村中开展环保知识科普活动等方式,为村民科普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激发村民的环保意识,同时加强对法律知识的科普,例如向社会公众普及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强化社会舆论监督努力营造出浓郁的环境舆论氛围,提高大家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切实将环境保护的理念扎根在农民的心中

2.统筹规划农村环境保护

农村和农业是连接人与自然的重要纽带,农村环保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农村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各级有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把农村环境保护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保障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依靠科技、创新机制,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的基本原则,制定好农村环境保护规划

3.加大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力度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污染治理。采取分散或集中、生物处理等多种方式,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在人口比较集中、有条件的地方推进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推广“畜~沼~粮”、“畜~沼~果”、“畜~沼~菜”的农户生态循环模式和“一池五改”(沼气池、改水、改土、改厨、改厕、改圈)的生态家园清洁工程,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民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

4.发展生态农业

生態农业是在农业种植中充分结合经济学与生态学,应用现代技术提升农业产量的新型农业模式。现阶段,生态农业在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有了成功的案例。当地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鼓励农民搞生态种植,毕竟作为一种新兴的种植模式需要大力推广。在推广期间,除了给予大量的技术指导外,还可以给予一定的费用补贴。鼓励和引导农民使用农家肥、有机肥料,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积极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把当地生态种植扩大,形成规模,有效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带来的污染物。

5.完善基础设施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投入更多资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例如要建立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确保农村垃圾有处可去,避免垃圾随意丢弃、掩埋现象。对所有农村村头地角河边沟渠、房前屋后、公共场所室内室外等存量垃圾.定期集中时间进行全面清理。同时各镇、村要建设生活垃圾填埋场r设置农村生活垃圾桶点(垃圾中转站)配备环卫机具等作业设施、设备组建保洁队伍建立起村收集镇运转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清运体系和集中处置机制,建立管理、考核等相关配套设备。加强督促检查,严格奖惩。各级组织要把治理环境污染列入各级政府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严格奖惩,确保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使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走上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三、结语

总而言之,农业养殖污染、垃圾堆积、水资源污染等是现阶段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形式,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宣传,提升村民环境保护意识,同时提升农业生产技术,避免出现环境污染,进而提升农村环境质量,促使农村经济与环境保护实现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思齐.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对策浅析[J].硅谷,2013,5(02):224.

[2]李华.浅析农村环境现状及其治理对策[J].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2012(11):35-36.

[3]周健华.浅析我国农村污染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2014(01):175-176.

[4]赵会牛.当前农村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对策[J].统计与管理,2015(05):89-90.

猜你喜欢

环境污染现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加强农业环境污染防治的策略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应坚持三个原则
煤矿区环境污染及治理
治理城市环境污染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