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科技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业供应链融资研究

2018-08-14凡俊

商业经济研究 2018年12期
关键词:供应链融资商贸流通金融科技

凡俊

内容摘要:以化解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境为核心的普惠金融研究由来已久,随着国内外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商贸流通业供应链融资在经验和技术方面具备了条件。商贸流通业一方面因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而具备进行供应链融资的天然基础,另一方面历经多年的供应链融资为商贸流通业化解融资难题提供了成熟的业务模式和经验。本文分析结果表明,选择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对处于供应链环节中的商贸流通企业而言均可产生最大化收益,这是供应链融资所产生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金融科技 供应链融资 商贸流通 报童模型

市场经济中,产品从生产到销售无不需要商贸流通相关企业的参与,商贸流通业作为先导性产业,在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功不可没。产品从原产地到消费者手中,需要跨区域、跨时间、跨行业,每一个环节均构成商贸流通的范畴,由此可见商贸流通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商贸流通业经历了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由计划模式转为市场模式的过程中,商贸流通业为推动经济发展和提高社会福利做出重要贡献,这是问题的一方面。但是另一方面,我国商贸流通业资金来源简单、融资方式单一,融资难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生存发展和日常运营的主要瓶颈(宋华、卢强,2017)。也就是说,商贸流通业为我国GDP贡献了许多,但却没有享受到应有的金融支持和服务。因此,如何化解商贸流通业融资难题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努力的方向。就目前而言,传统商业银行在国家的号召下大力推行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e),自身结合现实需求积极寻找便捷高效的业务模式,但都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我国的商业银行在面临市场转型时显得反应不足,在既有的市场能够支撑其客观利润的背景下很难有更多动力去主动进行自我更新,因此针对中小微企业的普惠金融其施行存在一定困难。假设传统的商业银行难以短时间内有效化解商贸流通业的融资困境,则方向必须有所转变,正是基于现有的背景,国际国内掀起了一场以金融科技(Fintech)革新为重要内容的新金融业务模式。

金融与科技的相结合为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是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为金融科技的发展注入了更多活力。科技与金融的有机融合形成“科技金融”新范畴,(李健、马亚,2014),金融科技初始进入中国,被称之为“互联网金融”(Internet Finance)。以P2P、互联网众筹(以众筹网、众筹之家等为代表)、在线支付(以支付宝、财付通、银联支付等为代表)等为代表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大范围兴起。互联网金融被视之为“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谢平、邹传伟,2012;吴晓求,2015),是在大数据背景下,利用现代科技及数据挖掘而开发的成本低、使用便利、有效的金融产品及服务(易宪容,2017)。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一系列致力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新型金融机构,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是以实现在线借贷为主的P2P类型企业,但随着国家监管愈发严格,P2P发展面临更加严苛的市场环境。其实早在金融科技大爆发的前期,国内一些具备资金实力和客户资源优势的商贸流通类企业已经开始了金融科技业务的创新,并逐渐摸索出具有重要价值的供应链金融(Supply Chain Finance)融资模式,这一方面,以京东、阿里巴巴等知名电商为典型代表。

因此,金融科技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业如何化解融资难题,供应链金融提供了一种可行思路和方向。基于此,本文将从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的大背景出发,重点研究我国商贸流通业供应链融资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供应链金融:商贸流通业融资的新模式

(一)供应链金融的概念、发展历程与分类

供应链金融属于金融的微观范畴,我国供应链金融最初由银行发起,但成熟于电商平台,并在金融科技发展背景下更具发展前景,形成新型供应链金融模式。传统供应链金融以商业银行为主导,新型供应链金融主要包括集团主导模式和平台主导模式(薛小飞,2017),是以金融科技发展为背景,采用新型风控技术以管理风险,实现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的快速流通,从而实现高效、低成本融资。供应链金融以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为服务对象,在采购、生产、销售的各个环節提供金融服务(姜超峰,2015);根据供应链运营中商流、物流和信息流,针对供应链参与者而展开的综合性金融活动(宋华、陈思洁,2016)。供应链金融本质上是一种以预付款、应收账款及存货等为基础的贸易融资服务(谢世清、何彬,2013),为中小微企业融资理念和技术瓶颈提供了解决方案(晏妮娜、孙宝文,2011)。表1展示了我国供应链金融发展所经历的三个阶段。

对处于供应链环节的企业进行整体性评估是以往供应链金融的重要操作方向,而新型供应链金融则突出项目特点,更具针对性。也就是说,供应链金融在发挥融资功能时应当着重考察融资项目本身的特点,而并非倾注注意力在企业本身。当然,这种转换需要以供应链金融主导方具备成熟的业务模式和技术,能够将企业不同项目下的不同资产实现剥离,确保风险不能够被传递。这种供应链融资模式实现了单笔资金仅用于支持单笔业务或集合性质的业务,从而降低了供应链内的系统性风险。供应链金融按照不同的角度划分,可以从线上线下角度、财务管理角度及银行介入角度进行划分,如表2所示。

(二)商贸流通业融资新模式

探究人类发展历史可以发现,科技进步领先于社会进步,每一次技术革新都会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大爆发,金融领域同样如此。金融科技作为技术进步的一个缩影,涵盖了信息、大数据、云计算等各项技术,而将其应用在金融领域实为社会的重大进步。金融科技的进步,改变了金融行业传统的各项业务模式,智能投顾的出现对资产管理业务、会计审计等产生重大影响;风险评估技术能够快速识别优质客户,实现快速放款等。当将金融科技与供应链融资模式相结合时,便实现了新的突破,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可能。供应链融资在商贸流通业中的应用早已有之,但初期的融资模式相对简单,不具有普遍性,得益于现代金融科技的发展,供应链融资能够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推广和应用。第一,大数据能够有效判定客户信用状况,改变了信息不对称矛盾,极大降低了金融机构的风险;第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交易更加频繁和快捷,一方面产生更多商业机会,另一方面又极大降低了交易成本;第三,金融科技公司的出现对传统金融机构形成冲击,促使行业进行调整,从而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综合上述三点,金融科技作为背景,为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不仅改变我国中小微企业融资现状,更是有力支持了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快速发展。

商貿流通业供应链融资可能性剖析

(一)我国供应链融资规模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行业之间的联系会更加紧密,跨界经营已经成为必然趋势,行业界限变得更为模糊。在此背景下,金融资源所具备的高流动性和渗透性将以纽带的形式将各行各业联系起来,这就构成了我国供应链金融的万亿市场空间。据预测,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拥有十几万亿的规模,如表3所示,我国供应链融资规模增长率较高,2010年一度达到43.15%,占社会融资总规模的1.25%,这是我国供应链融资的一个角度。另一个角度看,虽然我国供应链融资规模绝对量大、增长率高,但占社会融资总规模的比例却比较低,2009年至2014年平均占比1.77%,即表明供应链金融在发挥融资功能方面还不足,这也同时说明了我国供应链金融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商贸流通业利用供应链融资首先就具备了市场规模方面的优势。

(二)商贸流通业供应链融资可能性

供应链金融本质上发端于商贸流通领域,更成熟于商贸流通领域,商贸流通业具有开展供应链融资的天然属性,这主要表现在这样两大方面:第一,商贸流通业涵盖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且以物流业、零售业为代表的商贸流通类行业主要处于供应链的中下游位置,构成供应链融资的商业生态环境。对于任意一家商贸流通企业而言,评估其信用风险需要从其产业链出发,风险分析涵盖上游、中游和下游地区。因此会发现,对供应链融资的风险评估实际上就是对整个供应链管理的风险评估,供应链融资本质上要求实现单次业务的针对性融资,这就要求对企业的上下游进行全面评估,通过建立闭合的资金循环系统以控制资金流,通过商业信息流准确判断资金流,防止资金体外循环。第二,我国已经拥有成熟的供应链融资经验和相应技术。我国最早的供应链金融从银行兴起,但真正成熟于电商平台,根本原因就在于电商平台拥有海量的客户资源,能够产生持续不间断的交易信息,而银行历次的交易均是孤立的不可连续的信息,所谓的供应链通常是针对特定项目而设计,不具有普遍性。因此,将商贸流通领域内具有相同属性或者能够产生业务关联的企业组织起来,就具备了供应链融资的商业生态环境,市场上已经具备了成熟的模式和积累了海量的数据,而这些是开展供应链融资必不可少的资源。

基于报童模型的商贸流通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选择分析

(一)模型假设

从前文的理论分析当中可以看到供应链融资在商贸流通业融资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本部分通过报童模型研究风险资金约束下商贸流通企业融资的可行性问题。首先假设:产品市场开发,且属于一个完全信息市场,即产品售价、需求分布和库存成本等信息对称;供应商能够及时满足市场需求,不存在短缺成本;经销商面临一个随机市场需求;零售价格为外生变量;考虑产品残值,订货周期较长但不允许存在二次订货;企业处于供应链系统当中;供应商和经销商完全理性,按照期望收益最大化原则进行决策。

(二)模型构建

首先构建基础模型,假设随机市场需求为D,其密度函数为f(D),累计分布函数为F(D),其中F(D)连续、可导且严格递增。经销商的商品价格为q,商品成本为c,商品残值为v。则有:

然后通过比较和的值即可了解两种融资途径下企业的收益状况,差异主要取决于外部融资时所形成的资金成本。

(三)结果比较

当(9)式等于(10)式时,在最优订货量下外部融资收益和内部融资收益相同,此时该商贸流通企业即可选择利用自有资金或供应链系统内的资金进行融资,亦可选择通过外部融资获取资金,二者所带来的收益相等。当(9)式大于(10)式时,表明企业选择内部融资的收益要大于外部融资所带来的收益。当(9)式小于(10)式时,表明企业选择外部融资的收益要大于内部融资所带来的收益。因此,无论是内部融资还是外部融资,企业如果处于供应链系统内部,均可实现收益最大化,唯一不同的地方就在于融资资金的来源不同。处于供应链中的企业,资金来源分为内部和外部,内部通常以核心企业为主导方,外部则以商业银行为主。两类资金虽然在成本上有所不同,但无疑都较单一融资模式节约了更多成本,这得益于供应链融资的高效、便捷和低成本优势。因此,对于商贸流通企业而言,供应链融资更具成本优势,是企业融资的重要选择。

参考文献:

1.宋华,卢强.基于虚拟产业集群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创捷公司案例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7(5)

2.李健,马亚.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与平台模式发展[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4(5)

3.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4.吴晓求.互联网金融:成长的逻辑[J].财贸经济,2015(2)

5.易宪容.金融科技的内涵、实质及未来发展——基于金融理论的一般性分析[J].江海学刊,2017(2)

6.薛小飞.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我国供应链金融发展分析[J].金融经济,2017(6)

7.姜超峰.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J].中国流通经济,2015,29(1)

8.谢世清,何彬.国际供应链金融三种典型模式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4)

猜你喜欢

供应链融资商贸流通金融科技
百度金融成立国内首家“金融科技”学院
供应链融资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应用分析
宁夏平罗县城乡居民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