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下中国与沿线国家国际货物流通发展研究

2018-08-14游俊雄陈梦杨珊妮

商业经济研究 2018年12期

游俊雄 陈梦 杨珊妮

内容摘要:本文在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11-2015年进出口数据进行分析基础上,运用ABC分类法和聚类分析对中国与沿线国家进出口情况进行分类,研究发现中国对沿线国家进出口市场过于集中、进出口产品较为单一、国际货物流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并提出大力促进国际物流业有效需求增长、共建“一带一路”共享型物流信息中心、构建智慧型“一带一路”物流与供应链体系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 ABC分类法 聚类分析 货物流通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市场现状

(一)中国出口到沿线国家市场现状

本文整理2011-2015年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相关数据(见表1,仅列出A类),通过汇总五年总和并进行排序发现,印度、越南、新加坡三国排名最前;根据五年总和排序结果进行累计,并计算累计金额占全部累计金额的比例,三国累计百分比为26.110%;根据比例结果,分为ABC三类(见表2),其中累计占比69.527%的11国为A类,累计占比在69.527%-89.690%的12国为B类,剩下的C类41国累计占比仅占总占比的10.3%。

在2011-2015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累计出口贸易额排名中,位居前列的国家主要是集中在南亚和东南亚人口相對较多的“金砖五国”和“远望二十国”新兴经济体,其中排名前五的国家分别是印度、越南、新加坡、俄罗斯和马来西亚,中国对这五个国家的出口总额占对整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额的41.30%。从出口贸易额年平均增长率来看,波黑、老挝、阿曼、越南、黑山是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里面年平均出口额增长最快的前五个国家,其中近5年中国对波黑的年平均出口额增长率达到了60.21%。虽然近5年中国对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额有较大波动,但是总体上呈持续增长态势。

(二)中国从沿线国家进口市场现状

在2011-2015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累计进口贸易额排名中,位居前列的主要是集中在能源资源丰富且海上交通便利的东南亚国家和中东国家,排名前五的合作伙伴分别为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俄罗斯、泰国、新加坡,中国对这五个国家的进口总额占对整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额的47.478%。而进口额较小的国家主要集中在地中海沿岸,如巴勒斯坦、黎巴嫩和叙利亚。

从进口贸易总额上看,位于东南亚的经济体马来西亚是近5年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里面累计进口额最大的国家,5年间进口额累计达到289506543000美元,占近5年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进口总额的12.95%。从进口贸易额年平均增长率来看,不丹、缅甸、波黑、黑山、亚美尼亚是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里面年平均进口额增长最快的前五个国家,其中近5年中国对缅甸的年平均进口额增长率达到了119.35%(见表3)。同时可以发现近5年中国对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口额出现较大的波动,但是总体上呈持续增长的态势。

(三)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聚类

从树形图(见图1)可看出聚类结果,其中第一类国家为马来西亚和沙特阿拉伯,二者从中国五年进口总额排名分别为第五、第十,中国从两国五年进口总额排名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二类国家为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俄罗斯联邦、泰国四国,对照2011-2015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情况,四个国家与中国间进出口贸易均为A类国家,联系紧密。第三类国家为印度、越南、阿联酋,这三个国家是2011-2015年中国对其出口情况A类国家,中国从其进口情况为B类国家。

聚类分析结果与ABC分类结果吻合,目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的东南亚、南亚、中东等地区国家进出口贸易最为频繁,国际物流发展较好,而其他国家相对较低。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产品情况

(一)中国出口到沿线国家的主要产品

2011-2015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的商品种类多达97个大类,将这97个大类根据贸易值进行ABC分类,其中出口额排名较前的A类产品主要有机电类产品、家居制品、鞋类、纺织品等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见表4),但也发现中国出口到沿线国家的产品中,铁路及有轨电车、核反应堆、光学仪器、医疗器械等加工程度较高的产品比重越来越大。

(二)中国从沿线国家进口的主要产品

对2011-2015年中国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的商品进行金额排序,可以发现中国对沿线国家进口的商品主要是能源类、矿产类等资源类产品(表4),外加一部分精密仪器、电气机械设备等机电产品。总体来说,中国从沿线国家进口的产品集中度高于出口产品。

其中,根据产品代码对应表,主要代码分别为:85电气机械和设备、电视图像和声音记录器;84核反应堆、锅炉、机械设备;94家具、灯具和照明配件;61针织或钩编服装及配件;62不编织或钩编的服装和配件;64鞋类;39塑料及制品;87铁路或电车轨道车辆以外的车辆及零部件;73铁或钢制品;90光学、精密及医疗仪器;72钢铁原材料;27矿物燃料;26矿石,矿渣。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与物流分析

(一)中国对沿线国家进出口市场过于集中

中国对沿线国家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大部分出口向南亚和东南亚等国家,而对于沿线一些较不发达国家出口较少,如不丹、巴勒斯坦、黎巴嫩等。印度、越南等南亚和东南亚的主要贸易伙伴经济良好,对我国出口产品需求旺盛,带动我国对其出口的增长。东盟(马来西亚、越南、印尼、泰国、菲律宾)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地区,由于国内服装业产能向东南亚转移,带动了中国纺织品原材料的出口。随着我国人力成本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服装企业将生产线转移至成本低廉、产业配套能力逐渐增强的东南亚国家,通过出口原材料和半成品,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和对欧美发达市场出口的低关税来降低综合成本。

(二)中国对沿线国家进出口产品种类单一

中国出口到沿线国家的主要是机电类产品、纺织品,项目则涵盖手机、家电、运输系统、发电系统等各类中国制造的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产品的附加值相对较低,出口产品种类单一。

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发展,中国进口项目已经渐渐从初级原物料转向为民生物品,但从沿线国家进口的产品目前仍以能源类产品为主,种类单一,而能源最丰富的中东地区局势动荡,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一带一路”项目在该地的实施。

(三)中国与沿线国家国际物流水平有待提升

国际经验表明,物流的发展水平与一国或地区的经济总量及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成正比,我国2011-2015年GDP稳步增长,进出口贸易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以及在“一带一路”国家中的比重也逐年增加,国际物流总量也随之逐步提升。但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流向相同,过多集中在东南亚、南亚等国家,产品也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等大宗物资,国际物流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都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物流绩效水平技术总体较低,增长速度较慢,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际物流的深度开展。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物流发展建议

大力促进国际物流业有效需求增长。中国经济近年来平稳增长,按照可比价格计算,2016年中国大陆GDP初值同比增长6.7%,人均GDP为8126美元,增速排名全世界第六位。乌兹别克斯坦以7.8%的GDP增速继续蝉联第一,印度、冰岛、塔吉克斯坦、菲律宾、越南、中国、土库曼斯坦分列二到八位,几乎全部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国际流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中国国际物流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货源及巨大的市场空间。

设立区域自由贸易区,进一步简化手续。区域自由贸易区的设立可有效简化通关手续,消除国际贸易壁垒,降低关税和跨境商品进出门槛,据悉,目前中国已经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至少23个国家建立起77个经贸园区,总投资额超过1600亿美金,并与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14项自由贸易协定。需要密切了解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不同发展情况,发现有利契机,通过自由贸易区方式快速提升效率。

共建“一带一路”共享型物流信息中心。随着共享经济的兴起和发展,信息共享、设备共享、场地共享等形式在物流业逐渐发展起来,共享物流发展的前提是需要进行信息共享。通过共建“一带一路”物流信息中心,将物流信息统一化,可以避免信息不對称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现物流信息在国家和相关企业间实时共享,大大缩短数据传输和处理时间,有利于精准指导和提高国际物流服务质量。

构建智慧型“一带一路”物流与供应链体系。通过构建智慧型“一带一路”物流与供应链体系,可以有效提高中国与沿线国家物流水平,提高对物流信息识别的准确性。RFID(射频识别)标签能有效跟踪物流设施设备、货品的流向和使用情况,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实施监督货物流转情况,大数据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可以将物流实时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指出针对性的优化解决方案,大大提高物流的智慧水平和竞争力。

加大“一带一路”物流政策支持力度。“一带一路”国家共有65个,分布在亚欧非三大洲,国家众多、国情差异较大、部分国家地理位置较远且政策意见差异较大,建议中国应设立专门的“一带一路”政策办公室,专门研究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国情,针对性的制定不同的政策,统筹海陆空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指导物流标准化工作,推动国家间积极开展多式联运,以更有效的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往来和国际物流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杜秀红.“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印货物贸易结构分析:2002—2014年[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5(6)

2.李艳芳,李波.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区域/国家的贸易联系和贸易潜力分析[J].南亚研究季刊,2015(3)

3.杨逢氓,张宁.贸易强度对中国与东盟五国经济周期同步性影响的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3(9)

4.邹嘉龄,刘春腊,尹国庆,唐志鹏.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格局及其经济贡献[J].地理科学进展,2015,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