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8例胎儿颈部淋巴水囊瘤预后分析

2018-08-14鲁建央朱惠青王志华翟洪波

现代实用医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水囊淋巴管核型

鲁建央,朱惠青,王志华,翟洪波

随着世界范围内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NT)超声的普及,早中孕期胎儿颈部淋巴水囊瘤(CCH)的检出率不断提高,临床上对CCH预后进行咨询的案例不断增加,孕妇及家属可能直接根据咨询结果决定是否继续妊娠[1]。国内外对NT增厚的研究报道较多,但关于产前发现CCH胎儿预后的研究仍较少。笔者收集产前超声发现的28例CCH病史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旨在帮助临床医师进一步了解CCH的预后。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 2016年 1月至2017年 9月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产前诊断超声发现的28例CCH孕妇。所有孕妇均自愿参加本院疑难病例多学科专家组讨论,同意接受后续的跟踪随访,及利用数据进行临床研究。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1.2 研究方法 对普通产科超声提示CCH的孕妇,建议其到遗传咨询门诊就诊,申请本院产前超声诊断(由2名副主任及以上职称的具有产前诊断资质的超声专家共同检查)。根据孕周,知情同意进行侵入性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核型和/或 SNP-Array检测。若胎儿无多发畸形且染色体正常,定期产检,动态超声观察胎儿情况,分娩后随访新生儿。若胎儿染色体异常和/或多发畸形,参加疑难病例多学科讨论,孕妇及家属知情同意选择终止妊娠或继续妊娠。跟踪随访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情况。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孕妇年龄21~38岁,平均(28.9±4.1)岁,高龄占 10.7%,诊断CCH的孕周 12~ 26周, 平均(15.5±4.0)周,60.7%的患者进行NT超声检查时得到确诊。

2.2 CCH形态特点 89.3%的CCH有分隔(图1),10.7%无分隔。46.4%CCH合并全身软组织水肿,21.4%合并心脏畸形;见表1。

2.3 染色体结果 14例患者接受了胎儿染色体检查,其中8例(57.1%)确诊为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表2),2例为染色体片段微重复,4例CCH胎儿染色体核型结果正常。

2.4 妊娠结局 22例(78.6%)选择终止妊娠,5例(17.8%)足月分娩,1例继续妊娠严密随访中。2例新生儿颈部未见异常,3例新生儿颈部均有水囊瘤,最大者约7.0cm×6.0 cm×4.0 cm,其中2例在出生后6个月左右消退,无需手术治疗,1例失访。目前足月分娩可随访的4例中,婴儿最小者3个月,最大者15个月,电话随访尚未发现异常。

3 讨论

图1 孕14周有分隔的淋巴水囊瘤,通过胎儿颈部的横断面,可见颈部皮肤及皮下组织的分隔

目前,CCH在早中孕期的检出率不断提高,与NT超声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有关。1997 年Nicolaides等[2]在Lancet发表了利用NT厚度筛查唐氏儿的研究成果,同时发现了早孕期超声筛查胎儿结构异常的可行性。2013年国际妇产科超声学会指南推荐,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在孕11~13+6周进行早孕期胎儿超声结构筛查[3]。本文中多数孕妇在进行NT超声时发现CCH伴多发畸形,再次说明NT超声同时进行胎儿结构筛查的可行性与重要性。

CCH的发生机制与胎儿淋巴系统的发育异常相关。孕6~10周为胎儿淋巴系统发育的关键时期,从原始淋巴囊开始发育,发出淋巴管,形成淋巴系[1,4]。若原始淋巴囊汇入静脉系统失败,淋巴液积聚,淋巴管道阻塞扩张,最终形成水囊状淋巴管瘤。这种淋巴液的淤积除了导致颈部淋巴管过度膨胀外,也可使躯干及全身毛细淋巴管扩张,引起全身水肿。国内外产科领域的学者认为 CCH是胎儿染色体异常或先天畸形最早期的表现之一[5-7]。染色体异常的概率波动在40%~ 70%,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为Turner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及13-三体综合征等。本研究中CCH胎儿染色体异常率为57.1%,与相关文献报道基本吻合。本研究中未发现21-三体综合征,考虑与纳入的病例数较少有关。即使染色体核型正常,CCH胎儿也可能发生罕见的遗传综合征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8-9]。因此,对CCH孕妇进行遗传咨询时,需详细告知孕妇及家属所提供的产前诊断技术的优势及局限性,在没有先证者的情况下,有些遗传性疾病在孕期并不能得到诊断。

CCH胎儿常合并水肿及多发畸形,最常见的为心脏畸形。CCH胎儿水肿的发生与多因素相关,主要原因为染色体异常导致淋巴系统发育的异常。国内学者王学举等[10]最近报道,33例非免疫性胎儿水肿中,染色体异常占21.21%,包括 21-三体、18-三体、13-三体及Turner综合征等。与单纯的NT增厚相比,CCH与心脏畸形的关系更加密切,CCH胎儿先心病的发生率为25%,风险升高12倍[11]。这是因为当胎儿存在先天性心脏病时,可能存在静脉回流障碍,引起颈静脉压力升高;当压力高于淋巴管内压力时,会造成淋巴液回流障碍,在胎儿颈部淤积,导致淋巴水囊瘤形成。

2014年《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专家共识》提出,产前超声发现胎儿结构异常是进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的适应证[12]。饶腾子等[7]对早孕期 CCH胎儿的绒毛进行染色体核型和微阵列分析,发现除了18例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外,额外检出4例致病性拷贝数变异(CNVs)。在本研究中,因纳入的病例数量有限,故尚未发现明确意义的致病性CNV。作者认为:因早孕期CCH染色体异常率较高,故染色体核型分析仍是单纯性 CCH胎儿查找病因的主要方式;若合并其他的结构异常,微阵列分析可作为更进一步的补充检查手段。

在妊娠结局方面,有文献报道CCH胎儿足月分娩率波动在7.5%~18.8%[5-6];本文CCH胎儿足月分娩率为17.8%,随访时间最长为产后15个月。因此,笔者建议,门诊面对孕妇及家属咨询CCH胎儿预后时,可告知早中孕期CCH胎儿健康分娩的概率约为20%。

综上所述,早中孕期CCH胎儿染色体异常发生率较高,与水肿及心脏畸形密切相关。若孕妇咨询CCH胎儿预后,首先,告知需行侵入性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目的为明确是否存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必要时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排除致病性拷贝数变异。如果染色体正常,则需在孕20周~24周之间行系统超声筛查胎儿是否有重大结构畸形。鉴于CCH胎儿心脏畸形的风险较NT增厚胎儿明显增加,完善胎儿超声心动图是非常必要的。

表1 23例非单纯性CCH胎儿合并其他结构异常情况 =28

表2 8例CCH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情况

猜你喜欢

水囊淋巴管核型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波浪与水囊潜堤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
抗核抗体荧光核型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筛查中的作用评估*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遗传学特征与临床的关系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足月妊娠不同规格水囊引产促宫颈成熟的疗效分析
纱布填塞与水囊压迫治疗产后大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非小细胞肺癌CT灌注成像与微淋巴管生成的关系
聚桂醇治疗左腋下巨大淋巴管瘤1例
染色体核型异常患者全基因组芯片扫描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