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说《大江潮》

2018-08-14文|

岭南音乐 2018年3期
关键词:大潮大江珠江

文|

2018年6月7日晚的二沙岛,轻风细雨若即若离,缠绵在夜幕中。星海音乐厅内嘉宾如云,座无虚席。音乐厅正飞扬着《大江潮》激情旋律。一曲《奔腾吧珠江》把晚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从策划构思、撰词、谱曲,到排练演出,历时两年的大型交响组歌《大江潮》终于在一片掌声中落下了帷幕。

无论是普通观众,还是专家学者都给予了好评。这让我心中有了一丝慰籍。当然,我并不以为这就是《大江潮》的成功,改革开放40年,动人心魄的一幕幕仍历历在目,那波澜壮阔岁月岂能是拙笔几行文字,搭档几组旋律可以概括的?

我庆幸生在这个伟大时代,生活在这片火热土地,见证和参与了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建设发展过程。就象《大江潮》词作中描述,在滚滚向前的大潮中,“我就是那朵浪花”。

1978年,我在新的招生制度中走进了湖光山色的校园,与新成立的深圳经济特区近在咫尺,我有幸听见了中国经济特区建设的第一声开山炮响,看见了珠江两岸大开发的滚滚烟尘。那年那月,南国边陲群情雀跃,奔走相告,珠江两岸的木棉开得火样红!之后,我踏上了这片火热的土地,把青春和汗水融入在滚滚大潮中。从此,我经历了困惑和阵痛,也收获了喜悦和成功,感受到了改革的大潮推枯拉朽,看见了在悠悠春风中神州大地烂漫春花。

如果说《大江潮》中的故事还能够激起同辈人心中的涟漪,那是因为这一段段文字是从我心里流出来的,是我对身边发生的故事深刻的感受。

我把《大江潮》分成四个乐章,《潮起珠江》、《踏浪中流》、《船歌悠扬》和《筑梦东方》。四个乐章以“江潮”这个意象贯穿始终。在我的眼里,咱们这个古老的民族、伟大的国家就是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江,她正以自己深邃的目光与饱满的激情,势不可挡地奔向远方,奔向大海。我把笔墨放在珠江,那是因为广东是最早提出了建立经济特区的设想,改革开放的大潮首先起在珠江口的几个经济特区。正是“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掀起了改革开放的滚滚大潮。

回首四十年,珠江两岸那波澜壮阔的场面仍历历在目。正如《大江潮》序:

“东方风起啰,风起挂云帆,山青青,花开满,江潮滚滚歌两岸”。“东方风起啰,风起挂云帆,浪滔滔,心也宽,云霞朵朵铺满天……”

这浪漫的情怀,就是当年开山炮响的写照。人们仿佛看见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乘风破浪,高歌前行,两岸是风景如画,云霞满天。

在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古老的国土,从来不缺浪漫情怀,正是有了这浪漫情怀,有了这雄才大略,才有历史长河那灿烂星光。从盘古开天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康乾盛世到今天的复兴之路,无不彰显这个古老民族的人文特质。

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敢破,敢立”成为一种时尚,只要是有阻于民族进步,国家发展的“篱墙”,是必定被推倒的。只要是有利于国家发展,民族繁荣、人民幸福,都将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正是有了“敢为天下先”的浪漫情怀,才使这片热土引来了世界目光,才有特区“一夜城”的美誉。

在《大江潮》中,改革者是浪漫的,他们是大潮中的“弄潮儿”,是新世纪的风流人物,他们为了党的事业把个人荣辱得失放在一边,以自己的敢闯敢试为民族复兴“杀出了一条血路”。

请看《水手的歌唱》:

“我在船头坐哟,船在大江穿梭。手把那个双橹摇得欢哟,大道多宽阔……”

“我在船头坐哟,船在大江穿梭。岸上那个美景看不尽哟,春花千万朵……”

“风哟浪哟身边过,咱要掌好舵哟。出海哪能无凶险,人可心沉着哟。天高自有鹰展翅,海阔当凭鱼龙跃,我踏中流击浪去哟,留下一路歌哟……”

作为波及全国的改革开放,40年历史虽短犹长,虽小犹大。说要用一台节目,十几首歌曲就能准确完整表达,那是做不到的。我们只能以自己的方式去解读这段让子孙后代引为自豪的历史,以一个个小片断去说某一时段某一件有代表性的故事。《大江潮》正是这样,以叙事方式展开,在主题表达与角度切入方面给人一种时空感。

《大江潮》第一乐章展示的是我所感觉的改革开放初期印象。如《开山号子》,它描述的就是当年特区建设开山场面。数以万计的工程兵开进了南国边陲那片沉寂的土地。推土机机声轰鸣,开山炮炮声炸响,几百座山头削为平地,数十里上空烟尘滚滚……

那开山号子告诉世界,中国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中国有决心和能力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让民族繁荣,祖国富强的路。

随着那声声号子,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古老的土地吹起了悠悠春风,春风中大江南北生机盎然。一切都在改变着,旧村庄渐渐远去,旧观念渐渐远去,贫穷落后渐渐远去……

第二乐章《踏浪中流》,展现的是改革者怀着对党的忠诚和事业必胜的信念,敢为天下先,大胆改革,创造了多少奇迹。江潮滚滚,势不可挡,让国人振奋。不断攀升的脚手架,撑起了座座高楼,率先发展起来的珠江两岸,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展现出了一派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当然,改革触及的是长期形成的旧观念旧体制,所以不可能是一帆风顺。比如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铁饭碗”问题,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姓“资”姓“社”问题,干部体制改革中能上能下问题,国有土地使用权问题等等。他们难免在工作中要碰钉子,在政策上要踩“红线”,有些干部甚至在那市场经济大潮中栽了跟斗。

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发表了重要讲话,对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改革发展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肯定。在党中央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广东的改革开放迈开了大步。于是有了新中国拍卖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第一声锤响,产生了第一张对国人生活影响深远的股票,中国人更有底气地高喊“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响亮口号。

我曾有幸亲身经历这样几件事,至今仍难于忘怀。一是我所在的老牌国营企业突然宣布实行全员承包责任制,我这刚刚上任不久的经理以及科班出来的干部尊严一夜之间没有了!恰恰相反,丢掉铁饭碗的员工们却风雨同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红火了起来。二是奉命筹办新企业,为来自内地的高层次科技人才超常规办理了入户手续,把这些人才“挖”了过来,聚集起企业的人才队伍。这种人才引进方式当时在内地是不可思议的,也绝对办不到的,然而我们却做到了。

这在当时的深圳特区是最平凡、最普通的小事,但就是这一件件小事,一个个小人物,一朵朵小浪花,汇成了滚滚东去的万卷巨浪,形成了势不可挡的改革大潮。

“别问我,何处是家,我的家就在脚下,我是母亲撒下的种子,落在哪里,就在那里发芽。有阳光我就长成大树,有雨露我就结果开花。我是城市的脚手架,有了我就有城市的摩天大厦……”

二十年前,我把来自四面八方的外来工当“脚手架”。今天,我在《大江潮》中再次写“脚手架”,但我已把这不断攀升的脚手架当成是一种精神象征,一种民族奋进的符号。

中国的改革开放触及了每一个人的灵魂,怎样去表现改革开放中人们的精神状态?我有过种种思考,经历了痛苦挣扎,最后我写成了《五月恋歌》。

《五月的恋歌》在我眼前展现的是一幅壮观的图画:

“千年的情,千年的爱,划成了山样的欢呼。歌在飞扬,龙在起舞。娘酒甜哟粽子香哟,彩旗飘飘震天的鼓!划哟划哟划成了一条条路,有甜,有苦,一串串含笑的泪珠。划哟划哟,划成了帧帧美景,划成了一幅幅宏图,划成了快乐幸福……

千年的喜,千年的乐,划成了海样的欢呼。歌在飞扬,龙在起舞,荔枝红了桃李熟了,山歌悠扬干劲足,划哟划哟划成一条条路。有你,有我,一次次成功的征途。划哟划哟,划成了五月的山歌,激情的恋曲……”

歌在飞扬,龙在起舞!这就是今天的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崛起的中国!《大江潮》第三乐章,我写的是收获。40年,我们收获了什么?收获了难忘的记忆,收获了一幅民族复兴的壮美画卷,收获了势不可挡,让国人欢呼,让世界惊叹的“中国潮”!

“那年那月,总是让你开心自豪,历经了坎坷,也收获了如画的今朝”“那年那月,总是忘也忘不了,写下的神话,让儿孙的梦越飞越高……”

《中国潮》是我这部词作的核心。《中国潮》是改革开放40年的写照,是中国走向未来、民族走向复兴的写照。是改革开放,给了我们民族复兴的信心,给了我们国家走向繁荣的力量。

第四乐章写的是展望。改革开放40年,给了我们经验与教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励精图治,吹响了民族复兴号角,高擎“中国梦”伟大旗帜,奔向崭新时代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有了更加充满的信心。这组旋律的特点不但体现在《筑梦东方》,更体现在尾声《奔腾吧珠江》那磅礴的气势中。

《大江潮》是一气呵成的,它的文字与旋律连贯交融,首尾呼应,可以说是流畅的,优美的。我必须感谢我的合作伙伴,感谢为《大江潮》作出努力的台前幕后的参与者,因为有了他们,才有《大江潮》的成功。正如前面所说,由于种种原因,《大江潮》还是有欠缺的,文字瑕疵在所难免,但并不影响作为广东音乐人的使命与担当。

猜你喜欢

大潮大江珠江
第五课:中国青年投身改革开放的大潮
占据价值之巅!珠江头排之上的“壹号”人生
百万雄师过大江
珠江新城夜璀璨
《题〈大江弦歌〉①》
5G手机大潮即来
搞笑秀
“漫”游珠江
经济大潮对军校学员的心态影响
珠江:大河入海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