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ommerlad法联合Furlow法修复腭裂的临床研究

2018-08-13黄宇伦银桂彬彭奇浩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14期
关键词:软腭腭裂瘢痕

刘 毅 黄宇伦 银桂彬 彭奇浩

广东省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广东湛江 524037

先天性腭裂是最常见的口腔颌面部发育畸形疾病,其可引起除视力以外的颌面部器官能障碍,给腭裂患者的生活等带来严重影响[1]。腭裂修复手术的主要目的是恢复腭咽闭合功能和腭部正常解剖形态,为恢复饮食功能、语言发育和听力等生理功能创造条件,同时颚裂修复时应尽量减少对颌骨发育的干扰和尽可能降低并发症[2-3]。本科室把Sommerlad法和Furlow法联合起来修复腭裂,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研究对象的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90例研究对象均来自2015年4月~ 2017年6月我科室收治的先天腭裂患儿。均无呼吸道感染和其他系统性疾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两组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Sommerlad法:采用开口器在全麻下暴露腭部,沿裂隙缘切开口腔黏膜层,暴露鼻腔黏膜和肌层后缝合鼻腔黏膜层,随后完整游离软腭肌肉,将腭帆提肌退至生理性位置(软腭中后1/3处),修复提肌吊带[4]。观察组采用Sommerlad法联合Furlow法:在行Sommerlad法时,操作至解剖腭帆提肌与观察组相同,随后行Furlow法:第一步相对缝合软硬腭交接处的口腔黏膜,接着缝合硬腭裂的口腔黏膜,第二步以裂隙为轴,在裂隙两侧做Z型切口,随后交叉后缝合。手术方法可根据患儿的年龄略做调整[5]。

表1 两组的一般情况比较

表2 两组腭部的曲线、直线长度的比较( ± s,mm)

表2 两组腭部的曲线、直线长度的比较( ± s,mm)

组别 n 曲线距离直线距离术前 术后 t P 术前 术后 t P观察组 45 52.8±0.9 59.7±1.0 34.4 <0.05 43.9±1.1 49.3±1.0 24.4 <0.05对照组 45 53.0±0.7 59.3±0.8 39.8 <0.05 44.3±1.4 48.7±1.2 16.0 <0.05 t 1.2 2.1 1.5 2.6 P>0.05 <0.05 >0.05 <0.05

1.3 评价标准

在术前、后分别采用测量纸尺测量患儿中切牙交汇处腭侧牙龈到腭垂尖端的曲线距离和直线距离。术后6个月患儿复诊时对比两组的瘢痕程度、软腭动度、腭咽闭合功能及术后并发症。软腭动度的判断标准:采用发“a”音进行判断,将发音时软腭无动度,软腭无动度但在前后方向变短,软腭在前后和上下方向均有收缩,软腭在前后和上下方向均有明显收缩分别定义为-、+、++、+++[6]。瘢痕的判断标准:瘢痕轻微,瘢痕呈嵴样,瘢痕凹凸不平似山包或丘陵状分别定义为0级、1级和 2级[7]。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4.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数据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腭部的曲线、直线长度比较

两组术后的曲线、直线长度均明显长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腭部的曲线、直线长度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2 两组的瘢痕程度比较

两组的瘢痕程度总体分布不同,观察组的瘢痕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的瘢痕程度比较[n(%)]

2.3 两组的软腭动度和腭咽闭合功能比较

观察组腭咽有闭合功能占97.8%(44例),对照组为82.2%(3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P<0.05)。观察组的软腭动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的软腭动度比较[n(%)]

2.4 两组的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的感染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的并发症比较[n(%)]

3 讨论

术后腭部延长的程度被认为是评价腭裂修复效果的重要指标[8]。两组术后的曲线长度和直线长度均明显长于术前,说明两种方案均有一定的疗效,但观察组的疗效更加明显,原因可能如下:Sommerlad法注重腭帆提肌的彻底解剖与重建,为了避免裸露骨面对患儿牙弓形态和上颌骨发育的影响,常不行松弛切口,因此Sommerlad法延长腭部只能靠腭帆提肌的彻底解剖复位而达到[9];Sommerlad法联合Furlow法后,除了Sommerlad法可有效延长腭部长度外,Furlow法最大特点是有效延长软腭长度,其反方向双“Z”形瓣可物理性延长腭部长度,因此两种术式联合后的软腭长度相对较长[2,10]。

腭裂手术创面愈合后所形成的瘢痕是继发上颌骨生长抑制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减轻瘢痕程度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4,11]。观察组的瘢痕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这可能与观察组的切口缝合是“Z”形瓣,可明显降低肌肉运动时术区张力过大有关[12]。观察组的软腭动度明显好于对照组,原因可能是Sommerlad法联合Furlow法除了可以有效延长软腭长度和重建腭帆提肌功能外,还可以因为切口缝合不是传统的直线缝合,从而降低切口直线疤痕收缩对软腭的影响[12]。腭咽闭合是腭裂患儿获得正常语音的基础,而软腭的长度、运动功能和软腭肌肉向后复位的程度等决定术后腭咽闭合功能是否可以得到恢复[12]。观察组腭咽有闭合功能的构成比之所以明显高于对照组,这可能与观察组的软腭延长较长、瘢痕程度较轻、软腭动度较好和直线疤痕收缩影响较轻等有关。

观察组的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可能如下:腭裂患儿口腔自洁能力差,对照组做手术时用于填塞术后松弛切口的碘仿纱条相对较多,而填塞的碘仿纱条可提高食物残渣粘附于窝沟皱褶的概率,同时碘仿纱条抽出后也常出现食物残渣滞留在创腔处,上述均可增加创面感染概率[14]。观察组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可能与碘仿纱条的异味常可导致患儿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有关[15]。

猜你喜欢

软腭腭裂瘢痕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犬软腭过长矫正术初探
Sommerlad-Furlow 法修复不完全性腭裂软腭长度变化的研究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汉藏语言软腭擦音的主要来源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产前超声诊断单纯Ⅱ度腭裂1例
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自由解剖成像技术在评价胎儿腭裂中的应用价值
腭裂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
腭裂患儿分泌性中耳炎与鼓膜置管相关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