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阅读教学中理解课文的方法

2018-08-11殷瑞枝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3期
关键词:阿三理解课文伯父

殷瑞枝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3-0207-01

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是语文学科恒久的教学任务之一。但理解课文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运用恰当可以帮学生准确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解读能力。像《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就可以采用四种方法去理解。

一、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为伯父写的回忆录,一共回忆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的四件事:“谈‘水浒”、“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作者用这四件事情刻画了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高尚品质,具体来讲就是真诚关心下一代的成长、不惧挫折和迫害,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同情下层的劳动人民和忧国忧民的高大形象。如何让学生去理解,方法各不相同。

学习“谈‘水浒这部分可以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但要紧扣鲁迅说的那句话:“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句话。这句话表面上是伯父在自己夸自己的记性好,实际上是含蓄委婉地批评“我”读书不认真。学生不容易体会出来,可以联系上下文,看看“我”是怎样读书的:

“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是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按在那个人的身上。”

在这些文字中作者写出了“我”读书时的马马虎虎。

还可以联系下文:

“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这句话直白地告诉我们,“我”经过伯父委婉含蓄地批评之后,我读书不再马马虎虎了。

二、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谈‘碰壁”这个部分时,可以联系时代背景去理解课文的内容。

书上原文有一句:“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四周黑洞洞”绝不是真的四周黑洞洞,而是另有所指。如果孤零零地让学生单独理解这句话,恐怕学生会一头雾水,丈二的金刚摸不着头脑。这时候老师实时地补充时代背景相关的语言文字。

时代背景:

“当时的社会非常黑暗,革命者根本没有言论的自由,而鲁迅为了唤醒民众的觉悟,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嘴脸,写出了一篇篇犹如匕首的杂文,引起反动派的极度恐慌。他们千方百计地查禁鲁迅的作品,不允许发表,而且对他本人进行了残酷的迫害。”

当学生读了老师补充的时代背景的有关文字后,静静地想一想就不难理解:“四周黑洞洞的”指的是当时的社会很黑暗,看不到一点儿光明,人民连一点儿民主和自由都没有。”

“碰壁”是指伯父鲁迅先生在与反动势力做、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和迫害。這也反映了鲁迅先生那种不惧挫折与迫害、敢于斗争的精神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面对迫害与死亡,他丝毫不改自己的幽默与风趣,一如既往地以笔为武器,与反动势进行着艰苦卓地斗争。

这种方法对《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也同样适用。当学到李大钊受刑后变得蓬头垢面时可以补充:“敌人抓到李大钊后进行毒刑拷打,各种刑法都能用到了——“坐老虎凳”、“烫烙铁”、“鞭子抽打”……“最让人读也不忍读地是敌人把竹签钉进他的指甲里”,最后又残忍地拔去了他的十个指甲盖,李大钊的双手鲜血淋漓。”有了这个资料的补充,学生读了以后,就会为之动容,有的学生还会眼含热泪。那么,李大钊那种忠贞不屈的革命形象就会在学生的心里高大起来。

三、紧扣重点段理解课文

第三个小故事“救助车夫”中第18自然段和第20自然段是重点段,学习这个部分要紧扣这两个自然段,紧扣这两个自然段中的两个重点的动词来理解课文内容,不枝不蔓。

如教学第18自然段时紧抓这段中的几个重点动词来体会,即“半跪”、“洗”这两个词语。

原文如下:

“爸爸跑到伯父的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谁是蹲着的?爸爸。谁是半跪的?伯父。从“半跪”这个词语我们可以体会到伯父深切地同情下层的劳动人民,他没有一点儿把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身份凌驾于这位车夫之上。当给车夫包扎时,他竟然不知不觉地给车夫半跪了下来。可见此时,他心里只装着这个受了伤的车夫的内心和皮肉的疾苦。当看到车夫的脚脏时就亲自用硼酸水给车夫把脚洗干净。要知道,那位车夫整天光着脚在路上跑,那一双脚该有多脏啊!那双脚上的老茧该有多厚啊!这些做法让人不由得想起伯父精神写照的一句话:“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第20自然段“伯父又掏出一些钱来给他,叫他在家里休养几天,把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这一自然段写了伯父除了当时救了车夫,又帮助了车夫。给他钱是因为车夫这几天不能拉车,这是他和他的家人这几天的生活费。伯父又送给车夫药和绷带是为了让车夫换药和绷带。从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伯父帮助人帮得多么彻底!伯父是多么真诚地关心和同情那些下层的劳动人民!在伯父的眼里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四、展开想象理解课文

关于伯父的第四个小故事是“关心女佣阿三”。文章只写了阿三的话,作者意在从侧面来刻画鲁迅的高大形象。她说:“周先生自己病得那么厉害,还三更半夜地写文章,有时候我听着他一阵阵接连不断地咳嗽,真替他难受。他对自己的病一点儿也不在乎,倒常常劝我多休息,不叫我干重活。”

要很好地理解这一部分,可以让学生想象鲁迅先生当时是怎样关心女佣的,说了什么话。比如,阿三来给鲁迅先生倒水,鲁迅先生关心地说:“阿三,你休息吧!让我自己来。”阿三晚上给鲁迅先生洗衣服,鲁迅先生说:“明天再洗吧,你干了一天的家务活,早一点儿休息吧!”阿三要给鲁迅先生做宵夜,鲁迅先生就会说:“别做了,我吃一点儿面包垫一垫肚子得了!”当然,假如阿三身体无碍时,这些事情还是她这个保姆应该做的。鲁迅先生的关心无处不在,处处都体现了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的少高尚品质!

假如让学生们展开想象的翅膀,鲁迅先生深切地同情下层劳动人民的高大形象就会跃然纸上!

理解课文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詹天佑》一课的第五和第六两个自然段——开凿隧道和修筑“人”字形线路就需要学生利用“画图”和“实物演示”以及“看教学课件上小动画片”的方法来理解。诗歌《中华少年》一课,我们就可以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充分有感情地朗诵”这种方法来理解课文的内容——分角色诵读、分小组诵读、齐诵、表演诵等形式来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上给的我们的理解课文的教学任务仅仅四个字,很笼统!一篇课文用什么方法理解?从什么角度理解?这就需要老师动动脑筋,才能完成这个教学任务。如果我们在教学时能运用恰当的理解课文的方式,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将大大提高,学生正确解读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将逐渐达到自动化的程度!

猜你喜欢

阿三理解课文伯父
看好你身边的路痴,可能下一秒她就不见了
借给伯父一百元
阿三创业记:遭遇“好心人”
忆首次赴朝祭奠伯父毛岸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