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苏轼相遇在密州

2018-08-09文童紫辉北京

中关村 2018年8期
关键词:密州诗酒诸城

文童紫辉(北京)

官居密州的苏轼写下了大量诗词,其中有四首占据了苏词的前十名:一是怀念亡妻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二是豁达超脱境界的诗酒趁年华;三是打猎归来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四是写中秋节的巅峰之词明月几时有。

山东诸城素有“黄海西畔潍水滨,琅琊古密天下闻。十万人家读书处,英才荟萃遗风存”的美誉。

现代的诸城即宋时的密州。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市也是从宋朝开始出名的,不是因为这个城市发生过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曾经有个人,客居密州两年,留下了大量诗词,近千年来,那些脍炙人口的诗词,和密州一起名扬天下。

那个人,就是中国文学史上丰碑式的人物——苏轼,东坡先生。

因了他的驻足,因了他的诗词,千年后的诸城,感觉每个角落都洋溢着他的气息,走在诸城的街头巷尾,很容易就与东坡大人有了一次邂逅。

得知诸城的前身是密州,也得益于苏东坡的诗。因为有了这层渊源,每次回去,内心里我就倍感亲切,走在如今的诸城宋时的密州,就莫名有了一种说不请道不明的亲近感。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从北京到诸城,1000多里的距离,我不是为了踏青,而是探亲。诸城是我熟悉又陌生的城市,熟悉是因为每年都去一次,陌生也是因为每次只在那里停留短短几天。

对诸城有了研究的兴趣,正是因为苏轼的诗词吸引了我。公元1074年,苏东坡39岁,正值壮年,在杭州任职期满,自请调至密州。

秋意正浓的9月,苏轼携带家眷离开“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湖畔,迢迢数千里来到了蝗灾旱灾严重的山东密州,就是因为想和手足情深的弟弟苏辙离的近一些。

苏辙当时正在济南任职。做出这个决定时,苏东坡可能觉得济南和密州同在山东境内,只是咫尺之遥的距离,两兄弟见个面应该不是问题。可令人遗憾的是,虽然只有四、五百里距离,苏轼在密州的两年竟没有和弟弟见上一面,书信倒是通过一些。

由杭州通判改任密州知州。当时朝廷批准的官衔是:朝奉郎、尚书祠部员外郎、直史馆、知密州军州事、骑都尉。这么一大串职务,实际上就是现在的市地级一把手,即市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密州的军政首脑。

赴任密州父母官,在他,可能只是漂泊沉浮中平平常常的一次经历,在密州的历史上,却是千载难逢的一种幸运。

他在杭州时曾经赈济灾民、后来在徐州也赶上黄河决口,来到密州面对的却是长期干旱、蝗虫遍野的惨淡景象。

那年的12月3日,北方最为萧瑟的季节,最为寒冷的冬月,苏轼一行经过3个月的长途跋涉,终于抵达。刚一落脚,他还来不及嗟叹自己的命运多舛,便凭借文人的良知,一边将实际情况写成奏章,呼吁朝廷减免赋税,一边组织百姓生产救灾,并拨出库粮,收养那些无家可归的儿童。

此时的苏轼,只是一位尽职尽责的朝廷命官,全然没有才子的倨傲和诗人的浪漫。

官居密州的两年时间,他写下了大量诗词,其中有四首占据了苏词的前十名:一是怀念亡妻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二是豁达超脱境界的“诗酒趁年华”;三是打猎归来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四是写中秋节的巅峰之词“明月几时有”。

追随当年苏轼的足迹,走一走先生走过的路,读一读先生写在密州的文字,感受先生当年的心情和心境,体验一番苏轼的密州人生。

1075年,密州遭受百年不遇的旱灾,老百姓几近绝望。苏轼决定去常山祈雨,当然雨有时求得 ,有时求不得,所以偶有祈雨成功,苏轼就兴奋莫名,就老夫聊发少年狂,就如同少年郎一样骑上马去常山打猎,在吹笛击鼓的欢呼中,在扺掌顿足的呐喊中,威武雄壮,豪情满怀,像当年孙权射虎那样壮心不已,大显身手。

但他空有一腔热血,却一直不被朝廷重用,自然就有了不能为国效力的怅惘。但内心里,还是暗暗期待着朝廷的召唤,将挽弓如满月,准备着“西北望射天狼”。

有了这样的心境和志向,《江城子密州出猎》横空出世也是自然,这也是苏轼颇为得意的作品之一。

苏轼祈雨的常山,在诸城市南二十里处,站在山顶,似乎还听得见千年前的猎猎风声、嘶嘶马鸣,看得见锦帽貂裘的苏轼宝刀未老挽弓射雕的英气……

常山,山不高,也无名,是一座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小山,但因为有了一次非同寻常的打猎,便平添了豪迈的气概,现已成了一座文化名山。山下修建了万佛园,上山的路也修建得宽阔、平坦,有绕了远的坡路,有直上直下取直的台阶路。且免费游览,已成为周边村民、城里居民晨练、锻炼身体的好去处。

一路爬行,我心中默诵着苏轼的名作,词中好像有一种让人心灵长翅膀的东西,透出一种豪放进取的精神,心中涌动着一股豪气,浩浩荡荡的人生充满着希望,人生是不可测的,无论在任何时候,只要有希望在,活着就有了意义。

想必当时,苏轼也是这样的心境,所以,到了后来,即便接二连三失去亲人,屡经贬谪,却依然没有被打倒,那些磨难和不幸反而造就了苏轼一颗强大的内心和自信,生发出一股铁板铜瑟的豪情和勇气,他才会在又一次被贬黄州时,写下了“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放之词。同时,他也把那个时代看透了,“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就是很好的独白。

除了祈雨、打猎,苏轼在密州,还经常深入村落,广泛交友。“城里田员外,城西贺秀才。”都是他的好朋友。他的《蝶恋花、密州上元》写道:“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短短两年,苏轼走遍了密州的山山水水。马耳山、九仙山、常山都留有他的足迹。还有楚汉相争时,韩信与龙且大战潍水的潍河。他所到达的地方,都留有他的诗词。一些较平常的山水,一经他题咏,便有了文化含义。他在超然台上写的那首《望江南》把密州写得很美:“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还有一首词,他竟然写了三个密州景物:“前瞻马耳九仙山,碧连天,晚云间。城上高台,真个是超然!”可见,苏轼是多么喜欢密州,已经把这里当作了自己的故乡。

直到现在,诸城的文人墨客、达官贵人,谈起苏轼这首词,无不为诸城的美景而骄傲。更可贵的是,这些美景依然存在,并且各有特色,都是旅游休憩的好所在。

如果说,黄州是苏轼人生旅途中最重要的节点,那密州之于苏轼,可以说是他一生中不可或缺的人生驿站,苏轼之于密州也注入了一种别样的意味,密州不仅有无法泯灭的记忆,更有人生修行的密码,那些蕴含美感和哲思的诗词,有着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喜悦期待,也有着诗酒趁年华的憧憬和向往,更有着但愿人长久的终极关怀。

一代文豪苏轼,一肚子的不合时宜都付与一蓑烟雨、枝上残花,纵然是悲剧性的命运,但苏轼仍旧是英雄。

如今的诸城,再也不是当年苏轼在这里时那种饿孚遍地的贫穷模样了,富裕起来的诸城近些年接待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就有24位,包括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到过诸城。如果苏轼地下有知,想必也会十分欣慰,因为他离任时还给下任交待“拯民于水火”的想法,他是带着很多没实现的理想离开密州的。

猜你喜欢

密州诗酒诸城
密州在哪
别和诸城恐龙聊梦想
苏轼密州诗文研究的新成果
——评《苏轼密州诗文编年》
寄思
《麦霸英雄汇》“记歌词”的诸城之战
诗酒趁年华
酒中日月
赏析李白的诗酒豪情
胶东诸城大规模恐龙足迹群埋藏与恐龙迁徙之谜
《江城子·密州出猎》课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