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空间结构与合作格局分析
——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例

2018-08-08黄连云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九寨沟县汶川县阿坝州

黄连云

(西南民族大学 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成都 610041)

2016年,四川省“十三五”旅游规划纲要提出建设“大九寨世界遗产旅游目的地”,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阿坝州)据此提出全域旅游格局和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目标,进一步突出旅游产业在阿坝州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如何持续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和实现全域旅游发展成为目前阿坝州的重要研究课题。

近几年,研究者加大了对阿坝州旅游经济的关注,许从付[1]以阿坝州民族村寨旅游业的内涵式发展模式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阿坝州在发展村寨旅游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沈超群[2]通过构建趋避效应分析模型,对阿坝州旅游城镇化进程中的矛盾进行演绎,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杨丹[3]以九寨沟县为研究区域,分析旅游业在民族地区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认为推动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和加强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是不断完善旅游城镇化发展的路径。杨春平[4]围绕成都市和阿坝州之间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认为“飞地经济”是构建地区间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的有效形式,应在总结完善的基础上推广实行。陈俊杰[5]利用变系数固定效应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逐级探讨九寨沟县、阿坝州、四川省、西南部地区、西部地区和全国这6个尺度区域内旅游业对经济的影响。唐剑[6]基于阿坝州的实证分析,认为民族地区的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之间呈现出较稳定的互动发展态势,但交通运输中存在的问题也成为民族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喇明英[7]通过对杂谷脑河流域藏羌村寨发展模式的探讨,认为目前正形成以核心单元旅游村寨辐射带动周边村寨集群式发展的新模式,对民族地区发展村寨旅游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方茜[8]通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四川省阿坝州汶理茂三县的研究,总结出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五大特征。

目前,对阿坝州旅游经济的研究已经涵盖民族文化产业、交通运输、新型城镇化与旅游经济发展的关系等领域,而该州各县市间旅游经济的联系和空间结构特征仍是值得继续探讨的内容。本文采用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2010—2016年阿坝州各县市旅游经济的联系和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发展阿坝州旅游经济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研究区域概况

阿坝州位于川西高原,下辖马尔康市、九寨沟县、小金县等13个县市,面积83426平方公里,人口 92.03万人。国道213线、317线横贯境内,形成了较完善的乡村交通网络。九寨黄龙机场和红原机场构成了该区域主要的空中交通线路。

阿坝州境内拥有九寨沟、黄龙两处世界自然遗产,国家3A级及以上景区14处,其旅游资源优势突出。阿坝州被世界旅游专家誉为世界生态旅游的最佳目的地,入选“2012年度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2016年,阿坝州全年共接待游客3761.4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18.4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4%和11.7%;九寨黄龙机场进出港航班10142架次,旅客吞吐量112.46万人次。其中,进港56.85万人次,出港55.61万人次,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1.8%。这些数据显示,旅游业已经成为阿坝州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交通条件是旅游经济发展的前提。因此,众多研究者利用物理学领域的引力模型分析区域间旅游经济的联系度[9-11]。选取阿坝州各县市全年接待游客的总数和旅游总收入作为乘积质点的质量,分析各县市间旅游经济的联系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1)

公式1的Gij表示区域间旅游经济的联系度;Gi为旅游区i对外旅游经济联系的总量;Si1和Si2、Sj1和Sj2分别表示区域i和区域j的旅游总收入和接待游客的总数;旅游交通是旅游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选用县市间最短的旅行时间来量化城市间交通空间的距离,即Tij表示区域i和区域j之间基于交通网络最短的交通时间距离。

旅游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分析主要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12-14],通过对阿坝州各县市间旅游经济联系的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和核心—边缘模型等指标的测度,构建阿坝州2010—2016年旅游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

网络密度。主要通过衡量阿坝州各节点县市间联系的密集程度,以网络中实际存在的边数与边数上限的比值进行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2)

公式2的Bi表示网络密度,取值范围为[0,1];u表示实际存在的有效联系数;v表示节点县市的个数。网络密度越大,联系越紧密,表明节点县市在整个网络中的开放程度越高,获取资源的能力越强。

网络中心性。通常通过点度中心度、接近中心度和中间中心度三个指标进行测度。某个节点县市的网络中心性越强,表明该节点县市在该网络中越重要,更容易获取资源和信息。

点度中心度主要表征节点县市在网络中的中心位置和交际能力,拥有的资源、权利的多少,以及使用节点间直接联系的大小[15],其计算公式如下:

(3)

公式3的CD(ni)表示点度中心度;aij为节点城市i与其他县市之间的有效联系数量。点度中心度值越大,表示该节点县市位于该网络的中心位置越明显,获取资源的能力越强,拥有的权利越多。

接近中心度是反映某一节点县市与周边其他节点县市之间的紧密程度。接近中心度值越大,表明该节点县市与周边其他节点县市之间的紧密程度越高,与周围县市的连接性越好,其计算公式如下:

(4)

公式4的CE(Ci)表示接近中心度;dij表示i节点与j节点之间的最短距离。

中间中心度表示某一节点县市在网络中对资源的控制能力[16]。中间中心度值越高,表明该节点县市位于周围节点城市的中心位置,对周边节点县市的资源控制力和依赖程度越强,其计算公式如下:

(5)

公式5的CB表示中间中心度;gjk表示节点Cj与节点Ck之间的捷径数目。

核心—边缘模型。社会网络分析还可以通过行动者的集合特征来刻画行动者内部子结构的状态,通常采用网络凝聚子群或核心—边缘模型进行分析[17]。利用聚类分析法,对各节点县市的网络聚集子群进行分析,从而根据聚类子群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程度,分析判断区域内处于核心位置和边缘区域的各节点城市。

(二)数据来源

在保证研究数据可靠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下,本研究的旅游经济数据主要选自阿坝州各县市2010—2016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报告》,少部分采用了阿坝州旅游发展委员会等该州政府官方网站中的相关数据作为研究数据来源。交通相关数据主要来自《四川、重庆及周边地区公路里程地图册》(2010、2016),其中国道和省道最高时速限定为60km,县道等道路最高时速限定为40km。最后,确定阿坝州各县市间的最短交通时间则主要采用高德导航提供的交通时间。

三、阿坝州旅游经济联系度与空间结构分析

(一)阿坝州旅游经济联系度分析

根据阿坝州2010—2016年各县市全年接待游客总数、旅游总数和最短交通时间距离的相关数据,通过公式(1)分别计算出2010年、2016年阿坝州各县市旅游经济的联系度,见表1和表2。

从表1可知,2010年阿坝州各县市间旅游经济联系度的区间为[0.31, 588.08],表明各县市间旅游经济联系度的差异明显。其中,九寨沟县—松潘县、汶川县—茂县、汶川县—松潘县旅游经济联系度排名靠前,其值分别为588.08、429.67和120.85;壤塘县—若尔盖县、壤塘县—阿坝县、壤塘县—黑水县处于靠后的位置,其值分别为0.38、0.32和0.31。

从表2可知,2016年阿坝州各县市间旅游经济联系度的区间为[3.66,19891.13],表明各县市旅游经济的联系度均得到了发展,旅游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同时,各县市间旅游经济联系度的差异继续增大。汶川县—茂县旅游经济联系度为19891.13,居于各县市间旅游经济联系度之首;其次是汶川县—理县,其值为15009.29;排名第三位的是九寨沟县—松潘县,其值为6163.89。排名居于后三位的是壤塘县—若尔盖县、壤塘县—小金县和壤塘县—阿坝县,其值分别为7.36、6.24和3.66。

表1 2010年阿坝州各县市旅游经济联系度(部分)

表2 2016年阿坝州各县市旅游经济联系度(部分)

2010—2016年阿坝州各县市间旅游经济联系度的结果对比表明了旅游经济联系的新格局已经出现。汶川县、茂县和理县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超过了九寨沟县—松潘县,成为阿坝州旅游经济联系最为紧密的地区。虽然游客对九寨沟和黄龙景区拥有较高的忠诚度[18],然而汶川县、茂县和理县对旅游资源进行了较深层次的开发和对旅游品牌的打造,并充分利用了处于“九环西线”门户的地理优势,这三个县的旅游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例如汶川县通过对区域内优势旅游资源进行整合,以“世界汶川、水墨桃源”为旅游定位,打造了汶川特别旅游区。

(二)阿坝州旅游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分析

1.旅游经济网络空间结构的构建与网络密度

根据阿坝州2010—2016年旅游经济联系的测度结果,在考虑保留原始信息和可对比的原则下,二分矩阵断点值取50,构建出二分矩阵。

2010年阿坝州旅游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整体较为松散,网络密度仅为0.1026。其中,位于东部区域的县市旅游经济联系网络的密度明显高于西部地区。2016年,阿坝州旅游经济联系空间结构网络的密度明显增加,其值为0.7179;特别是西部的阿坝县、马尔康市和金川县等逐步加强了与周边节点县市的旅游经济联系。但是,阿坝州东部仍然是网络密度最大的地区。2010年,仅松潘县、汶川县与其他节点县市旅游经济的联系较密切;2016年,松潘县、汶川县、九寨沟县、红原县、黑水县、理县和马尔康市等多个县市都加强了与其他县市旅游经济的密切联系,对周围节点县市旅游经济的发展有较强的影响力。

以上结果表明,阿坝州的旅游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其联系网络的密度逐步复杂化,出现多个中心齐头并进的发展趋势,但也呈现出东部区域较强、西部区域较弱的地域发展不平衡的格局。阿坝州东部地区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两处,以及包括大禹祭坛在内的多处国家4A级景区[19],并有国道213线、省道302线和九寨黄龙机场等主要交通干线。因此,东部地区在旅游资源和交通条件方面均优于西部地区。四川省旅游黄金线路“九黄环线”的西环线贯穿了阿坝州的东部地区,串联了如九寨沟、黄龙和羌乡古寨等优势旅游资源,是加强阿坝州东部区域各节点县市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的主要推力。

2.网络中心性

基于2010年、2016年阿坝州旅游经济联系的二分矩阵,利用UCINET6.0分别测算阿坝州各节点县市的点度中心度、接近中心度和中间中心度3个网络中心性指标,得到表3和表4。

根据表3可知,2010年松潘县和汶川县在点度中心度上靠前,并大幅度领先于全州其他节点县市,其值分别为41.667和33.333;马尔康市、壤塘县、小金县、阿坝县、金川县和黑水县与周围节点县市无联系。在出度和入度上,松潘县和汶川县的值分别为5和4,排名居于阿坝州各节点县市前两位,反映出松潘县和汶川县对周围节点县市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强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表4 2016年阿坝州旅游经济的网络中心性

表4的数据显示,2016年松潘县、汶川县、茂县、九寨沟县和理县的点度中心度值均为91.667,居于阿坝州各节点县市前列。阿坝州西部地区的各节点县市除黑水县外,其余均与周围其他节点县市存在一定程度的旅游经济联系。这表明,阿坝州西部地区的各节点县市通过“十二五”期间制定的“一地、两廊、三环线、四枢纽、六片区”的旅游发展战略,旅游经济获得了较快发展。然而,东部地区旅游经济的联系程度仍高于西部地区。松潘县、汶川县、茂县、九寨沟县、理县和红原县的出度和入度值均高于9,反映出这些节点县市在旅游经济网络中均有较高的地位和影响力。从地域分布上看,除红原县属于阿坝州西部地区外,其余均是东部地区的节点县市。

体育游戏教学法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兴趣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能够有效地将老师和学生结合在一起,保证学生始终都能以最积极的状态来接受每一项教学内容。教师作为游戏教学法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要积极的引导学生适应这种教学方法,尽量做到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来设计适合的体育游戏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促进学生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2010年,松潘县、汶川县、茂县、九寨沟县、理县、红原县和若尔盖县等7个县在接近中心度上具有较高的排名。接近中心度的最高值为14.118,表明阿坝州各节点县市旅游经济联系整体提升的空间较大。2016年,阿坝州除黑水县处于旅游经济网络的弱势地位外,其余节点县市的接近中心度均出现大幅度上升。同时,除黑水县外其余节点城市的接近中心度的取值范围在[41.379,50.000],反映出各节点县市与周围节点县市在控制力和中心位置上较为接近,说明此部分节点县市在旅游经济发展上均能与其他县市较快地产生经济关联。

在中间中心度方面,与2010年相比,2016年松潘县和汶川县的中间中心度值出现较大幅度下降,说明松潘县和汶川县的网络中心地位逐步下降。与此相反的是,茂县、九寨沟县、理县、红原县、若尔盖县、马尔康市和壤塘县的中间中心度值均出现上升,反映了此部分节点县市正逐步成为周围县市的中心,但其中间中心度值还较低,因此对周边县市的资源控制力和依赖程度处于较低的水平。

3.核心—边缘模型分析

使用核心—边缘模型,利用UCINET6.0软件测算阿坝州2010年、2016年各节点县市的核心与边缘区域位置,结果表明:2010年,马尔康市、九寨沟县和小金县等11县市位于旅游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金川县和黑水县则处于边缘区域。2016年,阿坝县和壤塘县由核心区域变为边缘区域,马尔康市、小金县和汶川县等继续处于旅游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说明阿坝县和壤塘县旅游经济的发展落后于全州发展的整体速度。金川县和黑水县依旧处于边缘区域,说明两县旅游经济的发展相对缓慢。

四、阿坝州旅游经济发展空间合作模式

结合旅游经济联系和核心—边缘模型分析,结果表明,马尔康市、九寨沟县、小金县、若尔盖县、红原县、汶川县、理县、茂县和松潘县这9个县市与其他旅游目的地城市具有较高的旅游经济联系,并在旅游经济网络中处于中心位置,对周边县市有较强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因此,这9个县市定位为核心旅游目的地。阿坝县、壤塘县、金川县和黑水县与周围旅游目的地城市的旅游经济联系较弱,同时在旅游经济联系网络中心性上处于劣势,因此这4个县定位为边缘旅游目的地。

表5 阿坝州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合作格局

“一线”指以“九黄环线”西环线为发展轴,依托九寨沟、黄龙等世界自然遗产和藏羌民族文化等优势旅游资源,联通沿线核心区域的汶川县、茂县、松潘县和九寨沟县等核心旅游目的地,并通过辐射效应,进一步带动理县和小金县的旅游经济发展,实现区域内县市间旅游经济发展的互动,进而建立“九黄环线”西环线的精品旅游线路。

“两圈”指大草原精品旅游圈和嘉绒藏族文化旅游圈。大草原精品旅游圈以若尔盖县和红原县为中心,依托川西高寒湿地草原和藏族文化等特色旅游资源,借助红原机场对外交通和位于四川西北门户地理位置的优势,形成覆盖边缘旅游目的地阿坝县和黑水县的多元复合型旅游圈。嘉绒藏族文化旅游圈以马尔康市为核心旅游目的地,涵盖金川县和壤塘县等边缘旅游目的地,借助嘉绒藏族文化这一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加强与周围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如汶川县和红原县等,构建旅游圈。

五、结论与发展建议

(一)结论

旅游业是阿坝州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通过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测度并对比2010年与2016年阿坝州各节点县市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和空间结构特征,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2010—2016年阿坝州各节点县市的旅游经济联系呈增长趋势。2016年,汶川县、茂县和理县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超过九寨沟县—松潘县,成为阿坝州旅游经济联系最为紧密的地区,壤塘县成为旅游经济联系最弱的节点县市,这表明阿坝州的旅游经济联系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

2.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0—2016年,阿坝州旅游经济空间结构网络的相互关联日益复杂化,并呈现出东部高、西部低的空间格局。2016年,马尔康市、九寨沟县、小金县、若尔盖县、红原县、汶川县、理县、茂县和松潘县在旅游经济网络中处于中心位置,对周边地区有较强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能够发挥中介作用。

3.基于旅游经济联系和社会网络的分析结果,结合阿坝州旅游资源分布的特点,将阿坝州旅游经济发展空间的合作格局划分为“一线、两圈”,即“九黄环线”西环线精品旅游线、大草原精品旅游圈和嘉绒藏族文化旅游圈。

(二)发展建议

为了能够更好地助力阿坝州旅游经济发展,更深层次地挖掘该区域内的旅游资源,释放旅游经济的发展潜能,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优化旅游发展空间结构,加强边缘区域旅游建设

利用汶川县、红原县和九寨沟县等阿坝州核心旅游县市的旅游经济发展的优势地位,发挥其旅游核心的辐射效应,通过与周边旅游县市共建、共享优势旅游资源,增强区域内县市间的旅游经济联系,优化阿坝州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同时,边缘旅游目的地县市需要加强优势旅游资源的开发,完善与旅游经济发展相关的基础配套设施,提升自我发展的优势。同时,通过建立与核心旅游县市的旅游信息共享机制和旅游空间一体化发展,促进边缘旅游县市与核心旅游县市的合作,从而带动边远地区旅游县市的建设与发展。

2.以交通建设为导向,大力发展全域旅游

交通基础的完善是旅游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阿坝州区域广阔,旅游资源分布广泛,但交通建设相对滞后,区域内缺乏如高速公路和高铁之类的高速旅游通道,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可充分利用汶马高速、成兰高铁和绵九高速,以主要旅游景区为支撑,串联各处旅游点,串点成线,实现区域内部旅游经济互动发展的目标;同时,利用成兰高铁、绵九高速和九黄机场等加强对外交通联系,拓展旅游经济的外部发展空间。从区域内外两方面出发,扩大旅游区域的合作空间,发展全域旅游。

3.整合优势旅游资源,弱化淡季发展束缚

阿坝州的自然文化遗产丰富,尤其是民族文化和高原旅游资源独具特色。要在科学规划理念指导下,合理布局旅游发展,把分散的旅游资源穿成线、连成片;深度挖掘整合旅游资源的特色优势,拉长旅游产业链,不断丰富“遗产廊道,圣地阿坝”旅游形象的内涵与外延,形成多样化、差异化的旅游发展方向。还应适时开发冬季旅游和季节互补旅游的相关产品,构建“全域全时多元”的旅游格局;积极利用“互联网+”的途径,全方位、多层次地开拓冬季旅游市场,进行精准市场营销,弱化淡季对旅游经济发展的束缚。

猜你喜欢

九寨沟县汶川县阿坝州
阿坝州动物防疫工作措施
阿坝州:根治欠薪行动全力实现“两清零”目标
基于NDVI九寨沟地震前后植被覆盖变化与温度的相关性分析
阿坝州黄河第一湾格萨尔岭国所在地探微
九寨沟县灾后重建与脱贫攻坚联动机制研究
汶川县2013年慢病普查情况分析报告
杭州市赴阿坝州开展交流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