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传统造园三大思想在古代皇家园林中的体现

2018-08-07李雨静

中国绿色画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古典园林

李雨静

【摘要】:本文论述介绍了中国传统造园的三大思想,天人合一思想,君子比德思想以及神仙思想,并以五个园林发展阶段为线索,梳理介绍了三大思想在皇家园林形式之中的运用,更加清晰的阐述了三大造园思想。

【关键词】:古典园林、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山水审美观、造园思想

1. 中国传统造园三大思想

1.1. 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的思想早在西晋的时候就已经出现,它有三层意思,第一,人是天地所生成的,它强调天道与人道的统一;第二,人类的道德原则与自然的规律是统一的,也就是“天人谐和”;

第三,天象与自然界的变异和社会人事的变异可以互相感知。“天人合一”的哲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同时也作为一种主要思想指引着中国园林的发展,使中国园林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地。

1.2. 君子比德思想

君子比德的思想起源于儒家思想,“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将山川的稳重与水的流动与仁者的敦厚和智者的灵活探索结合在一起,表明仁者和智者的品质。君子比德思想就是指引人们用伦理功利的眼光来认识大自然,于是园林的营造为了表达一种美好的品德,很大程度上会借鉴大自然中的美景,善和美在一定程度上是统一的,这一思想也指引中国园林向风景式的方向发展。

1.3. 神仙思想

神仙思想是鬼神与山岳崇拜与道家学说杂糅的产物,演化出了一系列神仙境界,以东海仙山和昆仑山最为著名。相传在东海有方丈、瀛洲、蓬莱三座仙山,是神仙的居所,于是在后世的造园中便形成了“一池三山”的格局体系,指引后世园林的发展,通过营造神仙境界,来再现山岳和海岛的风景,指引中国古典园林向风景式的方向发展。

2. 三大思想在皇家园林中的表现

2.1. 园林发展期

商周营造的“贵族园林”是后世皇家园林的前身,在秦和西汉时期生成了皇家园林,但是园林发展期的皇家园林总体规划很粗放,缺少设计经营,但受到三大思想的影响,园林也在想这风景式发展,但仅仅模仿大自然,并未高于自然。比如汉朝的上林苑与秦朝的阿房宫,布局手法强调法天象,仿仙境与通神灵,规模十分宏大,呈现的是大尺度远距离的开阔景观,造园活动并未体现艺术创作,而且园林的作用并不是以游览为主,更多的是狩猎,通神,求仙等。可见神仙思想在当时很盛行,虽然人们认识到自然的重要,但是由于造园技术有限,并未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就更不要说意境在其中的体现了。

2.2. 园林转折期

园林转折期属于魏晋南北朝,与上一时期相比,园林更加写意化,并且规模变小,园林造景自然气息浓厚,由上一时期的单纯的模仿自然,转为将自然里的山水氛围进行概括提炼,得到更加充满艺术创作气息的园林形式。人们对于自然的认识更加深刻,开始懂得欣赏自然,于是天人合一的思想更加体现在这个时期的造园之中。

对于皇家园林,这个时期和上一个时期的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园林功能的改变,废除了之前的狩猎求仙与生产经营等功能,形成了以观赏游玩为主的功能。宫已经具有了大内御苑的属性,比如曹魏邺城的铜雀园,位于皇宫的西侧,并且由长明沟引入水景。同时期皇家园林的设计一改上一时期的粗犷风格,更加精细化。造园已经从模拟神仙境界转为世俗题材,但造园主流仍然是追求皇家气派。

2.3. 园林全盛期

在隋唐时期,由于经济的发展,园林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皇家园林的数量之多,规模之大,远超于之前的时期,并且形成了大内御苑行宫御苑与离宫御苑的三种皇家园林类别。三大造园思想也都得到了很广泛的运用。唐朝的大明宫中设有太液池,引用了昆仑山的神话,并且太液池西池有蓬莱山,正是东海一池三山中的其中一山,可见神仙思想对于它的影响。隋朝的西苑大体上沿用一池三山的宫苑构图模式,以最大的水域北海为中心,海中筑有方丈、瀛洲和蓬莱三座岛山,高出水面百余尺,工程十分浩大,運用了神仙思想。西苑同时有一个完整的水系,模拟天然的水景,与周围的土石山构成多层次的山水格局,道法自然,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一时期郊外的行宫绝大多数建立在风景优美的地天人谐和的人居环境。

2.4. 园林成熟期

园林成熟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宋代,第二个阶段是元、明和清初。

从北宋到清初,中国古典园林逐渐趋于完全成熟。在宋朝时期,由于私家园林过于繁荣,导致皇家园林较多的受到文人园林的影响,淡化了皇家园林的威严,更加注重自然景观的营造并且在南宋基本完成了写实向写意的转化。北宋时期的艮岳,是一座集叠山理水花木与建筑为一体的人工山水园,将自然界中的生态环境与自然景观进行抽象提炼概括,形成一种写意的自然景观,达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元明清初的皇家园林规模更加宏大,皇家气息更加浓厚,同时皇家园林还注重收集江南私家园林的造园经验,更加注重与大自然生态相结合,注重天人合一思想的应用,其他思想也得到了广泛的体现与应用,元代的大内御苑应用了一池三山的格局,园林主体为太液池。池中三岛南北向布置,最大的岛屿为万岁山,万岁山山顶有一高大建筑广寒殿,万岁山的布局模式同样应用了仙山琼阁的意境。明代在太液池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形成西苑的北中南三海的格局,西苑建筑密度不是很大,并且有很多树木,沿袭了元代太液池仙山琼阁的意境,应用了神仙思想,同时又很有山水田园的情趣,在皇城中开垦出一片很像大自然的生态环境,规模很大,天人合一思想得以延续,建筑物与园林景观规划都文人化,将文人的思想与向往的品德赋予园林设计,君子比德思想也得到了体现。到了清朝,皇家园林规模更加宏大,相比较之前更具有皇家气势,改进与重建了西苑,更加突出神仙思想与自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之后在北京的西北郊开辟了三山五园的园林体系,在承德修建了避暑山庄,离宫御苑的修建将江南园林、皇家气派与自然生态美融为一体,也正是将三种造园思想结合发扬光大,让皇家的园林艺术更加偏向自然风景式,相比之前有很大创新。

2.5. 园林成熟后期

这一时期中国历史时局动荡,园林发展进入了一个急剧变化的时期,园林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它的发展在这一时期进入了一个终结时期。皇家园林的发展也是如此,虽然出现了很多十分优秀的园林作品,比如圆明园,造园艺术达到了历史的高峰期,但后来随着封建社会的由盛转衰,园林同样也如此。三大思想在这一时期被充分发挥,乾隆时期改建西苑,修建静心斋,将江南园林的形式与北方园林的形式进行融合,天人合一思想在北京的皇家园林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修建静宜园,利用天然的山水地形营造园林,与魏晋的归田园居如出一辙,借用大自然的风光,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圆明园是“园中之园”的代表作,它其中有很多的小园林,有的移植江南风景的趣味,重现大自然的山水格局,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有的再现古代神话传说的神仙居所,将神仙思想发扬光大,有的运用象征的手法来表现皇帝的集权统治,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君子比德思想的体现。避暑山庄则将南北风景汇聚于一个园林之中,同时也具有很强的政治象征意味,将政治因素添加到园林的营造之中去。颐和园的营造模式应用了一池三山,体现了神仙思想,在昆明湖这样一个大环境之中,放入冶镜阁藻鉴堂与南湖岛三座岛屿,并且昆明湖与万寿山构成一个很大的山水环境,将自然的景观在园林中再现,并且引入江南园林的造园技巧,建立园中园谐趣园。

猜你喜欢

古典园林
青年景观设计师对我国新中式景观的思考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在现代园林中的融合
中国传统山水画对古典园林叠山置石艺术的影响
看《园冶》谈苏州古典园林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空间组合探析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元素符号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传承和创新
景观设计学在中国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