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基层森林防火措施及现代装备运用

2018-08-07李云学

中国绿色画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资源保护

【摘要】:森林资源是我国宝贵的资源,当前人们十分注重对于森林资源的保护,森林资源可能会遭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破坏,其中火灾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破坏因素,一旦森林发生火灾,在短时间内就可能造成大面积森林的焚毁,而且火灾给森林所带来的影响不仅仅只是对于木材资源的破坏,森林在被火焚烧之后,树木的生长将变得十分困难,因此护林防火工作是保护森林资源的重中之重。加强预防工作、防患于未然是提高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的重要基础和前提。笔者通过护林防火工作多年实践,总结出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预防与灭火法。

【关键词】:护林防火;资源保护;现代设备

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森林火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灾害,当前森林火灾在全世界都非常普遍,而引起森林火灾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全球每年因為森林火灾而损失的森林面积非常大,而且森林火灾不仅仅会对于森林资源造成破坏,还会造成人员伤亡,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的火灾防范措施来对于森林火灾进行防治,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当前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所以对于护林防火技术在森林资源保护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想有效地促进可持续发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也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1.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

森林不仅仅能够为社会生产活动提供必要的木材、食品、燃料以及工业生产原料,其重要价值更多地是体现在生态方面,森林能够有效地保持水土和净化空气,同时还能够起到防风护沙的作用[1]。人们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环境,而森林是大自然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失去了森林,人类的发展也将就此止步,所以说保护森林资源,实质上就是对于生产力和人类现代文明的保护,我国已经经过了多年的实践,要获得经济的发展,绝对不能够以牺牲生态环境作为代价,真正的发展必须要使得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这样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前加强对于森林资源的保护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一个重点,它对于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富民强国战略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加强对于森林资源的保护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一步,所以只有有效地对于森林资源进行保护,才能够使得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逐渐地得到改善。因此对于森林资源加以保护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2森林火灾产生的原因分析

2.1自然原因

自然原因是导致森林火灾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说在雷雨天气条件下,如果雷电触碰到了树木并且使得树木产生了火花,此时就有可能造成树木的燃烧,而在森林之中,树木的密度较大,火势传播也十分的迅速,所以由于受到雷雨天气的影响,十分容易导致火灾的产生[2]。还有如果森林出现了大面积的岩石崩塌,在崩塌的过程中岩石与岩石之间会出的摩擦火花都能引起森林火灾。这类原因引起的火灾很少,一般不超过1%。

2.2人为原因。

包括生产用火和生活用火两类。生产用火如烧荒、烧牧场、烧灰集肥、炼山造林、烧窑狩猎及机车喷火等;生活用火如吸烟、烧饭、烧火,也是引起火灾的原因之一。

3.目前森林火灾的预防措施

3.1 设置防火线

防火线是在林地内开辟、保持没有树木和杂草的带状空地。其作用是防止火灾蔓延,也可作林区道路。分林间防火线、林缘防火线、林道防火线3种,一般宽30-50m。

3.2 设置生土带和防火沟

生土带是在林地内经过翻耕,形成土壤裸露的带状空地,用以防止地面火蔓延,其宽度一般在1~2m,深度以低于腐殖层或泥炭层0.35~0.5m为宜[3]。

3.3 营造阔叶树防火林带

营造抗火性强的树种,形成复层混交林,并达到最大郁闭度,以增强防火作用。耐火性强的乔灌木树种有杨、赤杨、榆、椴、花椒、接骨木、柳、榛、黄栌等。

3.4 设置了望台

了望台应设在林区制高点,山地地势变化大,以能观测到同一处火灾为宜,便于及时发现森林火灾发生的地点[4],及时将发火地点和火势报告防火指挥部,指挥部根据2个或3个台的情报,确定起火位置,以电话报告有关单位,组织扑灭。

3.5 化学灭火

化学药品是森林灭火的最有效的办法,在大面积偏远林区应结合森林经营机构建立化学灭火站[5]。化学灭火站设置在交通方便的地方,但不能距了望台、通讯台、护林防火岗哨等过远,以保证通讯方便,行动迅速。在森林火灾特别严重且偏远的大面积森林火灾,必要时要启用飞机灭火。

3.6 建立通讯设备和修筑林道

在林区应架设电话、电脑等现代通讯联络,以便及时了解火情,组织灭火力量。修筑林道,既便于火险巡护,又可保证及时运送救火人员、工具物资等到达救火现场,也可兼作防止火灾蔓延的隔离带,还有利于整个森林经营管理工作。林道的修筑应根据原有的道路,林班线、防火线及森工、经营工作的需要进行全面规划,尽可能利用原有道路、林班线、防火线,作到“一线多用”,节约资金和劳力。

4.灭火方法的应用

4.1扑灭地面火

在多数情况下,以人工扑打法为主,结合采用以水灭火、以土灭火等方法。当地面火开始蔓延时,可用枝条扑打或用土覆盖灭火,如果火势继续扩大,则应在火头蔓延的前方用生土或化学药罐建立临时隔离带,其宽度可以为1-4m。地面火较小时,可采用覆土法建立生土带;火势强烈,燃烧很快,来不及在前进的方向准备较宽的隔离带时,可以用火烧法。这种方法是沿着原有的或临时开设的防火隔离带迎着火头前进的方向点火,因为后面有隔离带的控制,新点的火头沿着火灾的方向发展,当两个火头会合时,火灾自然熄灭。这种方法效果好,不需要什么工具,比较省事。但难以掌握,运用不当,则会引起更大的火灾或伤亡事故。因此,必须要在有经验的人员指导下,严密组织才能采用。

4.2 扑灭树冠火

树冠火一般火力很强,比较难扑灭。目前树冠火多采用在火头前方设置防火隔离带,或用火烧法和迎面火烧法来扑灭。防火隔离带应距火头有一定的距离,必须在火头未到达前完成。其宽度为树高的1-1.5倍,在带上,必须将伐倒木等清除,必要时还得开出一条生土带。

4.3 扑灭地下火

扑灭地下火的基本方法是挖沟封锁,沟深达矿物质层或地下水层,沟上宽约1m,根据火灾蔓延速度,在火前进的方向确定隔离沟位置在地下火未接近之前,挖沟工作必须结束,脱离困境。

5.目前探索森林防火新技术

5.1基于无线传感器的嵌入式森林防火智能监测系统

针对传统林火监测技术的不足,将先进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与嵌入式技术相结合并应用在森林防火监测中,从而提出了一种可增强林火识别率的智能森林防火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无线网络协议ZigBee来进行组网,具有组网简单、路径信息占用存储器容量小等优点,非常适合林区的监测环境,且可有效地降低系统的能耗和成本。该系统具有运行稳定及组网灵活等特点,可对森林监测区域的环境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当发现火情时系统采用DV?Hop算法可自动实现准确定位并及时发送警报信息,从而为后续的林火扑救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林业智能数字化建设工作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5.2基于图像处理和定位技术的森林防火系统设计

两个防火基站对一个区域进行联合监控,每隔一段时间拍摄一张照片,并对前后相邻的照片进行对比,当有异常情况发生时,将可疑着火点角度的信息、自身的位置信息和拍摄的画面传到云中心进行进一步的判断,判定是否发生火灾及发生火灾的具体情况(如火灾发生地、火灾大小、火灾蔓延速度等),然后进行进一步的决策。每个基站的一个角度的摄像机采用可视光与红外光联合拍摄的模式。其中,红外光拍摄模式是应用红外线热辐射原理,用于发现初起林火和地下火,可见光拍摄模式是普通拍摄模式,用于拍摄烟雾和火焰。

5.3森林防火遠程智能视频监控系统

森林防火远程监控系统的构成十分简单,除了包括森林防火指挥部监控中心和相应的传输系统以外,只需要具有一个前端采集点便可实现该系统的监控。它是一套双通道、全天时监测智能分析系统,具有火灾的早期预警、火源火焰报警、火源态势监控分析、动态疑似物报警等功能,为后台指挥人员提供高成像质量的红外、可见光图像。由于红外在温度识别方面的优势,系统采用红外数据采集系统全天候监控,后台智能分析系统根据红外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到的红外图像信息进行智能分析,可见光在白天对智能分析系统报警疑似物进行精确定性、定量分析。系统具有温度识别率高、误报率低、图像清晰、智能分析智能化程度高等优点。

结语

山区护林防火工作意义重大,要求人们必须树立防火于未然的意识。通过加强联防体系建设,提高起火发现能力;加强山区护林防火工作宣传,增强护林防火意识;还要不断提高山区护林防火人员队伍建设水平,从根本上提高山区护林防火工作水平,从而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在第一时间扑灭.

【参考文献】:

[1]刘阳.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及应对策略探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6(05):220.

[2]吴建国.浅谈森林防火工作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路[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9(01):56-60.

[3]李桥.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及应对策略探析[J].民营科技,2017(06):217.

[4]姚承霞,陈惠武.林海金盾勇争先保护生态谱新篇——记祁门县公安局森林分局[J].森林公安,2006(05):11-13.

[5]汪松柏.我国林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6,36(6):250.

作者简介:李云学(1969.12-),男,汉族,云南嵩明人,大学本科,林业工程师,主要从事护林防火、林政、森林病虫害防治、植树造林等工作

猜你喜欢

资源保护
青藏高原藏药濒危现状及其资源保护策略
金头闭壳龟生物学及资源保护研究现状与展望
与加拿大班夫国家公园土著民族迁移政策
珍稀树种流苏研究进展与保护利用策略
基于北斗的数字秦岭系统
郧阳大鸡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思考
嘉陵江鱼类资源利用与保护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