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朔州市浑河灌区南干渠节水改造工程设计

2018-08-07郑秀丽

山西水利 2018年5期
关键词:浑河砌石土工膜

郑秀丽

(朔州市水利勘测设计院,山西 朔州 036002)

1 灌区概况

浑河属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桑干河的一级支流。浑河灌区位于浑河下游,灌区水源由浑河干流上的镇子梁水库调节供给。镇子梁水库总库容4 940万m3,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的中型水库,现有效库容1 755万m3,淤积库容3 185万m3。浑河灌区的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而雨量集中,秋季风多雨少。区域内多年平均年降雨量为371 mm,降雨量年季变化较大。丰雨年达654 mm,少雨年仅为220.4 mm,且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年内降雨主要集中在7~9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70%左右,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 913 mm。

2 工程现状与规模

2.1 地质地貌

浑河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地处恒山支脉龙首山西侧的山前洪积倾斜平原和桑干河、浑河冲积平原,总的地形趋势为东高西低,海拔高程990~1 000 m之间。大部分工程均位于冲积粘土之上,该类地层土层厚,土质结构较密实,承载力相对较高,达100 kPa,基本可以满足闸基及渠系建筑物对场地的地质要求。

2.2 灌区现状

渠系建筑物多修建于50年代,设计标准低,大部分工程已老化破坏。由于部分土质含盐量高,排水不畅,灌排失当,次生盐渍化存在已久。据统计,自流灌溉平均用水量高达3 300 m3/hm2,其渠系损失系数达52%,田间损失系数达28%,而灌溉水综合利用系数为0.35。

2.3 工程任务和规模

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4 666.67 hm2,有效灌溉面积9 346.67 hm2;规划节水面积(按有效灌溉面积考虑)南干渠片节水改造规模2 506.67 hm2。根据灌区水土资源平衡结果,到设计水平年2015年,灌区用于灌溉的地表水资源量多年平均值为1 462.63万m3。本次节水面积范围内考虑干、斗渠全部防渗及渠系建筑物配套改建,使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45提高到0.61,年可节水128.7万m3。

通过渠系节水工程建设,使灌区流域内有限的水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使渠系水的利用率尽可能的提高。从灌区所处的区域来看,浑河灌区位于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上游,灌区节水可缓解下游首都北京乃至周边区域的水荒,对整个永定河水系域有着较为积极的作用。

3 节水改造工程设计

3.1 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

工程等级。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确定该工程引水枢纽等别为Ⅲ等3级;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确定南干渠及干渠建筑物工程级别为5级。

设计标准。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确定灌溉保证率P为50%,干渠及渠道建筑物相应防洪标准P=10%。抗震设计标准7度。

3.2 工程布置

节水改造工程的主要项目,南干渠的渠道防渗,总长12.45 km。

根据原灌区布局,结合现行管理运行实际情况,确定工程布置原则:尽量维持原灌区布置格局,适当照顾群众长期以来形成的引水浇地习惯;要为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田面工程规划要水、田、林、路统一考虑,旱、涝、碱、渍综合治理,使田面工程达到田园化标准。

3.3 渠道设计

3.3.1 渠道流量、糙率及纵向比降的确定

灌溉渠道的设计流量,是指渠道在正常过水情况下的流量,与渠道所控制的灌溉面积、作物灌溉制度以及渠道的工作制度有关。本灌区干、支渠采用续灌,斗、农渠轮灌工作制度,依据灌区设计灌水率及灌溉面积,确定各级渠道设计流量。据前设计水平年P=50%灌水率,每万亩净灌水率q为0.28 m3/s,综合净灌溉定额为1 061.25 m3/hm2。南干渠设计灌溉面积A为4.47万亩,灌溉水利用率η水为61%。设计流量Q设计算公式:

计算得渠道设计流量,Q设=2.05 m3/s,依据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8—99),取加大系数1.2,Q加=2.5 m3/s。

根据规范要求,结合类似工程经验,按南干渠的防渗形式选择渠道糙率,浆砌石形式取0.025,混凝土形式取0.017,浆砌石与混凝土混合形式以加权平均计算渠道糙率。渠道纵坡尽量维持原设计纵坡,局部作调整。

3.3.2 渠道防渗衬砌形式的选择

为减少渠道渗漏,充分利用水资源,防止渠道渗透破坏,本次节水改造对所改造的干、斗渠道进行全面防渗处理。根据不同断面形式、不同地质条件,采用不同的渠道衬砌结构形式的原则。依据浑河灌区气候、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参考相邻灌区成功经验,选择干渠渠道防渗形式,尽可能采用经久耐用、适合当地气候条件、施工质量容易控制、抗冻胀性能较好的浆砌石或混凝土及两者混合的衬砌形式。

对于浆砌石方案,渠底宽考虑到渠道的现状并为减少土方工程量,采用经济实用型断面,取渠底宽4.0 m原土夯实,在护堤及原土夯实底部铺设防渗土工膜,上覆30 cm厚M7.5浆砌石或30 cm厚河卵石防冲层,渠堤两侧采用M7.5浆砌石护堤。

对于混凝土方案,全断面进行衬砌,采用15 cm厚C20浆砌预制混凝土板下铺防渗土工膜的防渗形式。

对于浆砌石与混凝土混合方案,渠堤两侧采用M7.5浆砌石护堤,渠道底部从上自下分别为15 cm厚C20现浇混凝土板、防渗土工膜、30 cm厚河卵石垫层(抗冻胀设置),其中土工膜与渠堤后的防渗膜相接。

经过计算比较,浆砌石全断面衬砌、浆砌石现浇混凝土混合衬砌两种形式直接费接近,并高于浆砌石护堤河卵石护底形式,及预制混凝土衬砌形式。但据已成工程经验,砌石衬砌形式抗冻胀性能较好,适宜在寒冷地区使用,又不存在失盗问题。同时考虑到浆砌石护底质量难以控制,及预制混凝土板斜坡施工难度大质量很难保证,加之板块极易被盗这一事实。因此,本次设计干渠防渗形式选择浆砌石现浇混凝土混合衬砌方案,即渠堤采用M7.5浆砌石、渠底采用现浇C20(F100)混凝土下衬河卵石。

3.3.3 渠道标准断面及防渗设计

南干渠横断面为梯形,渠道内边坡系数为1∶0.3。渠堤两侧采用M7.5浆砌石护堤,护堤顶宽30 cm,高100 cm(6+810以后90 cm),底宽85 cm(6+810以后80 cm)。渠道底部从上自下分别为15 cm厚现浇C20(F100)混凝土、一布一膜复合土工膜(0.2 mm/100 g)、下垫30 cm厚河卵石、原状土。护堤顶部采用C15现浇混凝土压顶,厚8 cm。渠道外边坡系数为1∶1.5。南干渠右渠堤顶宽5 m,作为行车巡渠路,左渠堤顶宽3 m,作为人行便道。渠道防渗根据浑河灌区气候、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及当地已成工程经验,在护堤背后及混凝土底部铺设防渗土工膜,土工膜采用一布一膜,膜厚0.2mm,土工布100g/m2,防渗布高度超加大水位10 cm,浆砌石与膜之间抹一层3 cm厚黄泥土过渡层,以免扎破土工膜。

4 结论

浑河灌区南干渠节水改造工程项目实施后,大幅度提高了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并对维持项目区地下水补排平衡,加大河川径流发挥了重要作用,每年可向下游多输水128.7万m3,改善首都地区水资源环境,有利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此外,通过发展节水灌溉,可提高项目区灌溉保证率,有效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有助于项目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社会效益显著。

猜你喜欢

浑河砌石土工膜
土工膜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浑河断桥:车满路水徜徉
浑河各河段水质随季节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
冰河雪韵看浑河
砼灌砌块石挡土墙在工程中的应用
中世纪早期罗马式建筑艺术分析
水库砌石拱坝安全复核及坝体补强加固防渗处理
复合土工膜在潍坊滨海第二平原水库防渗中的应用
浆砌石护坡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分析
复合土工膜在旁侧水库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