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的难民“生意”

2018-08-06猫斯图

看天下 2018年21期
关键词:庇护所难民营空地

猫斯图

2010年底,“阿拉伯之春”席卷中东,多国战乱频起。伊拉克内战持续整整6年,叙利亚、利比亚各自的内战至今仍未结束。由于大规模的暴力与动荡,数以百万计的人民流离失所,不少人逃往仅一水之隔的欧洲寻求避难。

随着大量难民的涌入,许多社会问题逐渐浮现,欧洲各国开始不愿为难民“买单”。不过,在一众保守意见中,德国却一直保持着开放态度。

多数德国民众的善良是该国持续接收难民、政府掏钱补贴难民的一个重要原因。德国人不愁吃穿,爱心也比较“膨胀”,用一点税收去跟难民交朋友,对于很多人来说都不是问题。

我与一位朋友聊天时,曾询问他怎样看待难民问题。他来自前东德地区,那里民族主义情绪强烈,反难民势力也比较强大,有个别州甚至还将极其排外的极右翼政党选进了议会。

他自己过得也并不是很好,生活條件在工薪以下,甚至出来旅游用的都是自己打工攒下的钱。因此,我原本以为他会给出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没想到他说道:衷心欢迎,热烈欢迎。这种欢迎态度让我对德国人的善良有些感慨。

然而,有人却会利用这些善良来干坏事。比如,此前有位赞成接收难民的欧盟高官,他的女儿在难民营做志愿服务时不幸被奸杀。 不过,这种事只能算是个例,因为利用普罗大众的善良、从“难民产业”里谋利的并不是难民。

真正从中谋利的其实是一些慈善机构和宗教组织。为了赚钱,这些组织对难民审核不严,难民营里常混入“非难民”——他们能够在德国获得难民资格的原因是一些机构的需求:难民服务系统里每增加一个难民,政府和慈善组织就要支出总共约500欧(约三千五百元人民币)的补贴。与此同时,每“服务”一位难民,这些公司和机构就要收取50欧的手续费。

对于教会来说,他们能通过收留难民获得政府拨款和民众捐款。德国的宗教组织不需要交税,而且组织的宗教服务费用还得从联邦政府的税收里出,之后的开销也不需要公开。你见过一个上市公司不交财报,一个国家政府不交政府预算吗?这些宗教组织就不需要。

每年,德国的两大基督教教会,天主教会和福音教会的“总收入”能达到一百多亿欧元,其他各路新教会总共也能获取数目相当的资金。不过,因为这些钱都不用公开,它们之后究竟去了哪里,只能画上一个问号。

此外,教会的资产归教会所有,教会周围的地皮也归教会或慈善机构所有,如此一来,能“做文章”的地方就多了。以斯图加特为例,那里有一个天主教堂,教堂的周围有一些空地是留来做城市广场的。虽然这些空地归教会所有,但广场尚未真正建设前,教会也不能在空地随意搭建楼房。

可难民来了以后,教会就能以教堂空间有限为由,向市政厅申请再建一些临时庇护所。我们想象中的“临时庇护所”,一般就是帐篷或者铁皮板房。但在德国情况不同,他们为难民建造的房子往往都是“包豪斯风格”,简洁、实用又美观。如果将来暂住在“临时庇护所”的难民被遣返,这些房子并不会被拆除,而是进入市场,承担店铺出租等营利用途,而且教会因此获利的钱也不用公开。

“难民产业”的另一个重要分支是难民遣返。欧盟在意大利岸边专设了一个组织接送难民,该组织的一部分业务是外包给商业公司的。接到的难民越多,这些公司能挣取的服务费也越多。

于是,这些商业公司就开始通过造假抵达的难民数量以谋利。难民抵达后,这些公司先让他们停在两岸之间的海上做登记,接着编造各种理由,告诉难民现在不方便上岸,让船过两天再来。两天后,这船难民又要再次登记,而这“一来一回”就能多收取几万欧元的服务费。

这条庞大的黑色“难民产业链”中,难民本身不是获益者,联邦政府也不是,普通民众甚至还需要多纳税。最后获利的,都是在其中扮演中介角色的人。

上帝曾说过:“富人上天堂比骆驼钻针眼还要难。”不知道这些“发难民财”的人,有没有觉得自己已经变成一头骆驼了?

猜你喜欢

庇护所难民营空地
第六章 神秘的空地(续)
How Archaeologist Discovered “Treasures of Apollo” Buried Below Ancient Greek Ruins
席地而坐
难民营
一块空地
实用庇护所
波兰庇护所发生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