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破解“知行合”密码(下)

2018-08-03白立新

醒狮国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圣贤天理良知

白立新

知行合一具有非常积极的哲学内涵,表现在思维意识与实践行为的统一上。知的内涵有感知、体察、认知,行的内涵有认同、体履、践行,认知是知,认同是行,知行本是一体;从感知到践行,是一条长长的循环链条,周而复始,无穷无尽,推动者一不断进入更高的维度。

道德意识层面的知行合一,是良知彰显,有多少知就有多少行,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行并举,不断提升个人的道德境界水平。

知与良知的进一步结合,是阳明先生50岁以后重点倡导的“致良知”,是知行合一的升级和延续,给知行合一强调和增加了良知的属性,良知良行,心学修身的功夫更上一层楼。

现代人的“知识”在知行合一里是什么地位和作用呢?

学习阳明心学的人,很多人容易把“知识”和知行合一的“知”混淆。知行合一的“知”是意识层面的内心活动,是感知、体察和认知,是人的内在灵性由内及外的意识活动;而“知识”,仅仅是人们认识世界和自己的工具和方法,是知行合一里“行”的帮手和工具。“知识”和“知”是两个维度的不同范畴,知识能够改变命运,良知也能改变命运,中国文化里的修身立命,主要就是指在“知”的层面的改善和提升;不断日日新,才是人生正道!

在一般性知识越来越公开、共享的互联网时代,知行合一中“知”的重要性,越来越超过“知识”的重要性,这也许就是中国文化螺旋式上升的内在原因吧。

知行合一的终极价值是什么呢?儒家思想修身的目标,在于“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如何实现这个修身境界,《大学》给出了“定静安虑得”的修身阶梯,和诚正格致、修齐治平的内外双修路径图,如何更进一步细化、落实这套修身系统,后世儒家有过长期的探讨,其中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和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在如何细化修身步骤和源头上,有了些许的分歧。朱熹理性提出“性即理”、“穷究事物之理于事事物物”,而阳明先生在龙场悟道之后,提出“心即理”、“吾性具足”,“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如何实现这种“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呢,阳明先生给出的答案就是知行合一,就是把本体世界普遍存在的天理良知,以自己的行为体履、验证、实践起来,存在于本体世界的、有古往圣贤所发现、认可的“天理良知”、‘普世价值,就会转化我的“天理良知”、我的“普世价值”,从而把“我”的主体世界构建起来。

这个主体世界什么样子?简单说就是明德、明心、明志。所谓明德,就是在自己身上把古圣先贤的发现的“良知良能”光大、彰显起来,成为道德世界的主流;所謂明心,就是省察克制,去人欲存天理,把自己身上的私欲和不好习性割除掉,格物而致知;所谓明志,就是明确人生的志向,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做一个向圣贤看齐、向圣贤靠近的人。

知行合一,重在培养知的能力、提升知的能力,需要从义理上清晰心学思想的发展脉络、内涵核要,从静的状态提升静中感知洞察的能力,从动的状态提升动中有定,动而有静的体察认知能力,从事上磨砺状态提升致知的能力,在“必有事焉”中验证和提升致知的能力。

知行合一,还要提升知行合一的一致性。知行本同步、静动本一体,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之明觉精察处亦是行,行之真切笃实处亦是知静中静易,动中静难。儒家功夫是一种动中修静,于危微处尽精一的高深功夫。只有经历静动结合的修炼和事上磨砺致知,才能做到静亦定动亦定,才能在身处混沌与变化的世界时,依然能随时随地保持定静安虑的禅定状态。

猜你喜欢

圣贤天理良知
汉字故事之圣贤的寂寞
Chapter 11 A clear conscience第11章 良知未泯
境随心转是圣贤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一) 两手托天理三焦
天理与国法:灾异谴告话语中的慎刑之道
修身
Abstracts and Key Words
喝茶聊天聊“圣贤”
良知说话
存天理和灭人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