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会淋漓 通脱潇洒

2018-08-03王怀罡

阳光 2018年8期
关键词:学书行书草书

王怀罡

虽处一地,认识东亮的时间相对较晚,那是2009年秋季静宁“零度空间”成立后,在空间的12位作者中东亮属年龄最小的。初识东亮,满脸的腼腆与稚气让人喜爱,其书作亦是,那时东亮的书法作品已经透露出了许多灵性与才气、睿智与大气。让我看好。

有人说学书必须从楷入手,也有人说学书与年龄有关,这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片面性。我认为学书关键在于路子和方法正确与否,即使是路子和方法对了,如果没有抓准传统经典法帖中适合于个体的经典之作,也很难入门与提高,这些只是对技法的初级层面上的认识。

孙过庭说 “草贵流而畅”,也就是说,草书要流动畅达。所谓流动即为用笔灵活,不可拘束。一支毛笔可以顺用、逆用、正用、侧用、重用、轻用、虚用、实用,纯任自然,任意挥洒,放得开,收得住,牵丝出于自然,用笔仍有顿挫。所谓畅达,就是能凌空取势,纵横驰骋,无滞无碍,既有正书的凝重,决不能一笔带过,用笔浮滑,又不能缭绕失度,徒增繁复。东亮草书追求线条的动荡感,动荡生变化,动荡充满着无限生机,因为它倾注着书写者的激情。草书点画的韵律是以用笔的快慢节奏来表现书法动态美的方法,写出了字的节奏,也就写出了草书的特征。刘熙载说得好:“行笔不论迟速,期备于法,善书者虽速而法备,不善书者,虽迟而法遗。”东亮在这一方面还特别强调其草书点画质地的强劲、线条姿态的洒脱、结构的舒展、章法的得体、布局的适宜、神采与气势的充沛、韵律节奏的协调与整体作品的和谐,这些在他的获奖作品中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东亮能在草书的点画线条、字体结构、行列安排、章法布局中程度不等地比拟吸收;也能在神采奇趣、风度韵味、姿貌格调和骨力气势方面表现出来,这是他草书创作的高明之处。

凡长期书草者若不从其它书体或艺术门类中汲取营养进行调理,终必导致俗气、流滑、浮躁与气短之弊。东亮在这一方面是极其睿智和聪明的,他不固守于某一点,而是主动努力的去拓宽路子。他在经营好草书创作的同时,将视野拓展到了苏轼的行书领域,这点更是难能可贵。东坡书法以胖为美,用墨丰腴、结字扁平、笔画舒展、轻重错落、妩媚天真,在苏轼的书法中,极少看到枯笔与飞白,而是字字丰润,多呈扁平,苏轼的所有作品都有此特点,如《赤壁赋》《洞庭春色赋》等。我习苏多年,苏书自然率直、天真质朴、温良敦厚、肥扁朴拙、毫无狂怪做作之意给我留下的印象极深。东亮有着草书书写的简约与灵活性,所以,对于行书创作更加呈现活泼与潇洒,行书创作形式以苏轼手札形式为主,而且,更主要的是将小手札形式放大到了大幅作品创作形式中,将苏轼的书卷气跃然纸上,这在全国中青年书法家苏字创作中是为数不多的。

苏轼的思想通脱而潇洒,不拘一格,其在文艺创作上多方面的才华又使他善于打通各种不同的艺术门类来进行体会与思考,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所以苏轼的风格论与创作论都贯穿着一种“通”的精神,前者的具体表现是对不同风格的兼收并蓄并进而交融相济,后者则表现为在各种不同的艺术门类之间进行功能移植与风格渗融。“通”本是古人非常重视的一种思想境界,《易·系辞》有“极数知来之谓古,通变之谓事”的说法。在苏轼看来,一切艺术都有内在的一致性,所有的艺术门类之间都有相通之处,它们在功能与风格上都是可以互相滲透、融合的。东亮以草通诸体的思想完全与苏轼的通脱思想相吻合,他将行、楷、隶、篆及篆刻等达成了一种共同的默契与同步,这是一种书法创作的大境界,也是一种高境界。从东亮近年创作出的行、楷、隶、篆及篆刻作品看,都是从草书等诸体里面相互通脱出来的,行书师法东坡,楷书汲取魏碑,隶书浸淫张迁、石门、礼器等,篆书则以金文为主,诸体皆能。东亮的通脱是青年书家中的佼佼者,也是全国“80后”青年书家的代表。

当然,东亮作为一个年轻的书家,其书法创作还显得有些稚嫩,尤其是小楷需要在深入经典的过程中写出古雅与静气。因为,书法与人的修为和阅历有关,东亮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具有高雅的艺术趣味和修养,这对书法而言也是一种积累,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能在书法诸体的创作领域中走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来。

杨东亮:1983年生于甘肃静宁。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草书专业委员会委员、培训中心特聘教师,甘肃省青年书法家协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平凉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生课程班。

作品多次入展、荣获中国书协举办的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作品展等展览10余次。并先后获得甘肃敦煌文艺奖三等奖、平凉市崆峒文艺奖一等奖。书法作品与理论文章散见于《中国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等专业报刊。

猜你喜欢

学书行书草书
汉 蔡琰 草书我生帖
行书纳兰性德《长相思》(35cm×35cm)
行书释函可《偶感》(70cm×45cm)
脚踏实地
康里巎巎草书谪龙说卷
学书杂述一则
《阳泉 草书赋》
书画
学书感悟
我的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