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掀起园林建管高潮彰显魅力随州风采2018上半年随州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工作综述

2018-08-03李丽通讯员吴兵秦艺铭

中华建设 2018年7期
关键词:随州市随州寻根

本刊记者 李丽 通讯员 吴兵 秦艺铭

2018年上半年,随州市园林局在市委、市政府和市住建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绿色发展”和“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以迎接戊戌年“寻根节”为抓手,紧紧围绕“一轴一环三片”绿色生态发展格局,全力推进园林重点项目建设,建设生态宜居美丽随州,各项目标任务稳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顺利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取得实效,黑臭水体整治持续加力,重大保障任务圆满完成,2018年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文化公园一角

市领导调研视察花溪河湿地公园建设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考察长江经济带发展和经济运行情况,发表了重要讲话,在新时代湖北省改革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总书记指出,要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践行新发展理念,正确把握“五大关系”,用好长江经济带发展“辩证法”,全面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

随州市园林局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提高绿色宜居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以城乡绿色革命为契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时代基本方略,努力将随州打造成为山水生态宜居、城市特色鲜明的“双百”城市。2018年上半年,市园林局按照年度工作责任目标要求,增绿护绿,中心城区新增绿地面积28.5万平方米,绿地率达34.4%,绿化覆盖率达39.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0.81平方米。

建设精品,推动绿色发展

2018年上半年,随州市园林局顺应新时代城市建设工作要求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集中力量、突出重点,推动解决城市建设绿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优化城市绿地布局,聚焦“三大工程”,奔绿而行,努力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东护城河水塔空地小游园建设,总面积2766.99平方米,结合水塔片区地形地貌特点,植绿造景,打造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生态景观,将随州城区昔日垃圾场改造成绿色生态园,目前东护城河水塔空地小游园建设已全面完工。

花溪河城市湿地公园(清河路和季梁大道路口东侧)建设总用地面积156.9亩,完成公园地形整理,落叶乔木、灌木栽植到位,停车场建设到位,目前公园一期主体景观初具规模。

涢水河两岸风光带及涢水湿地公园(涢水一桥—涢水二桥之间),两岸共计1500米,以涢水河景观为生态基地,建设生态示范区、滨河活力区、湿地体验区、滨水休闲区、涢水河湿地公园等工程,目前已完成两岸800米示范段建设。

市住建委调研市园林局“城市双修”工作

三大重点园林项目工程的顺利推进为实现城区园林绿化2018开门红,打下坚实基础。

修复生态,提升城市魅力

随州市园林局按照“市级统筹、协同推进,因地制宜、有序推进,以人为本、有效推进,保护优先、科学推进”的原则,依据“城市双修”专项规划编制,以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为定位,推进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双修”工作,开展山、水、湖及湿地生态体系修复,进行老城区整治改造和更新等一系列城市“双修”行动。

对中心城区黑臭水体进行治理,全面修复城区内河生态,打造中心城区内河景观带,为市民建造一个个优良的休闲、散步场所。5月5日至10日,市园林局共投入人力300余人次清理东西护城河、花溪河、青护城河、白云公园人工湖、政府山人工湖、文化公园炎帝湖等水域水草垃圾100余吨,更换青护城河、白云公园人工湖、文化公园炎帝湖水体6万余立方米,在擂鼓墩排水渠增植乔木100余株、地被植物300平方米。全面完成管辖范围内河道、排水渠的黑臭水体专项治理工作。

改造“一河两岸”滨河风光带亮化路灯111盏,完成白云湖两岸生态环境建设项目,构成老城区一道靓丽的景观延伸线。

更新改造老城区公园广场,对神农公园、白云公园、明珠广场、博物馆广场等区域的基础设施和绿化设施进行了提档升级。

同时,结合老城区棚改项目,在适当的位置建设小广场和小游园,方便市民健身、休闲。

精细管理,保护绿化成果

1月3日,随州遭受暴雪袭城,天气持续低温,在此次暴雪灾害中随州城区死亡乔木1300余株,大量苗木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为切实保护园林绿化成果,为寻根节的到来创造良好的市容环境,随州市园林局采取有力措施,以“三大行动”为抓手掀起2018年上半年管理工作新高潮。

开展园林绿化苗木补植修剪大行动。对雪灾中受损乔木进行修剪调整以促进二次萌芽和生长,对缺株缺绿地段进行补植以提高景观效果。据统计,在此次行动中随州市园林局绿化补植各类乔灌木3.6万株、地被植物1.2万平方米,在最短时间内将极端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害降到最低。

开展绿化苗木病虫害防治大行动。结合季节特点,以“防”为主,采购投入新型药物,采取定期埋药和叶面喷洒相结合的方法将病虫害扼杀在萌芽状态,并密切观察防治效果,有效防治了春季蚜虫、蚧壳虫、天牛等害虫的大范围暴发。

开展绿化绿地环境卫生整治大行动。以迎接寻根节为契机,制定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由局机关牵头,成立4个整治工作组,力量集中、分工明确、职责清晰,采取“三区”联动模式(园区、街区、社区),针对违法侵绿毁绿、绿化缺株断档、环境卫生死角、园区管理不善、工程建设质量等进行重点整治。在经过为期60天的市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后,随州城区补植修剪工作全面完成,城市绿化卫生得到有效改善,城市“绿色气质”得到大幅提升,为寻根节的到来营造了“林绿水清”的生态环境。

寻根节园林扎景

匠心雕筑,打造文化特色

“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随州文化底蕴深厚,我们要让这些文化符号在园林建筑中枝繁叶茂,彰显随州独特的文化风貌。”随州市园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城市文化特色建设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反映出一个城市的特有景观和面貌、风采和神态,表现城市的气质和性格,体现市民的文明礼貌和昂扬的进取精神,随州市园林局一直把文化特色建设作为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重要载体。

随州文化公园历史文化长廊是公园内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一座记载着随州悠远深厚文化的历史丰碑。历史文化长廊选取大夏皇帝明玉珍、荻画学书欧阳修、断足祈雨慈忍、论道真人胡紫阳等随州32位历史文化名人的事迹镌刻于廊体,将历史文化与园林景观有机结合,塑造绿树成荫、芳草遍地、人文合一的园林景观。2018年,历史文化长廊设计文稿已定,镌刻筹备工作已正式启动。

随城山国家生态公园,以大隋文化与生态文化为建设主题,重塑杨坚故居、喜雨亭、东园亭、李氏东园等著名的历史景点。在园区内设置了规划放养式与圈养式相结合的野生动物区域,弥补了随州城区没有动物园的空白。目前,随城山国家生态公园一期、二期工程均已全面完工,部分景点对外开放,2018年上半年,三期工程正式启动。

戊戌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是随州市连续第十年成功举办的寻根节,是一场唱响新时代的文化盛会、一场凝聚新力量的民族盛会、一场谱写新篇章的发展盛会、一场展现新魅力的开放盛会。在今年的寻根节筹备工作中,随州市园林局以戊戌年“寻根节”为节点倒排工期、抢抓进度,采用点线结合的方式,对何店高速路口、火车站、市委市政府大楼前等重要节点进行摆花布景,同时重点对迎宾大道沿线进行花卉布置,共打造城市“花岛”15座,摆放各类鲜花70万盆。通过立体造景,利用花卉绿植打造寻根节节徽、欢庆锣鼓、编钟古乐、炎帝故里寻根、和平鸽等造型,彰显“四海一家亲,共圆中国梦”的文化主题,确保了寻根节期间随州城区主要节点景观靓丽、花海迎客、夜色旖旎,受到海内外嘉宾和市民的一致好评。

结束语:“行百里者半九十!”2018年上半年,随州市园林工作为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下半年随州市园林局将在三大方面持续发力,实现中心城区新增绿地面积60万平方米的目标任务,高标准打造城市园林建设新亮点,全方位彰显城市魅力和风采。

一是持续发力,全面推进园林项目建设。启动花溪河湿地公园二期建设和随城山国家生态公园三期建设;落实“城市双修”任务,启动滨湖体育公园基础设施、体育设施提档升级,完善文化公园历史文化长廊浮雕、球场和购物广场及亮化设施建设,加快白云公园防空洞门楼建设和环境改造,继续做好城市公园广场基础设施维修工作。

二是依法管理,严格监管园林工程质量。不断加强工程监管,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监督管理和园林工程监管队伍建设,建立完善园林绿化工程监管机制,实现政府绿化工程监管全覆盖。持续加强市场监管,加强园林绿化设计、施工、监理市场管理,全面实施“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推进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企业诚信惩戒联动信息建管机制,规范园林企业市场行为,建立健全园林行业诚信体系。

三是精管细护,认真抓好园林绿化管护。继续推进黑臭水体整治任务和其他常规工作,持续加大环境整治宣传力度,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坚持群众参与、群众监督机制,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猜你喜欢

随州市随州寻根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随州市命名表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经营户
中国石材协会赴随州对石材矿山整合情况进行调研
湖北随州:助外出务工人员寻岗就业
我的镇江寻根之旅
湖北省随州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向市民宗委赠送锦旗
随州市羊布病综合防控净化措施的探讨
农耕溯源 寻根羊头山
联合办学,随州花鼓艺术中职班花落技师学院
寻根稽古德祚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