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018-08-02王利

祖国 2018年11期
关键词:学习效果学习兴趣教学策略

王利

摘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驱动力,也是有效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其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才能够使得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提高其能力。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也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要结合学生的基本情况找到学生的兴趣所在,从而因材施教,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全面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学习兴趣 学习效果 教学策略

孔子曾经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是十分关键的,其对学生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价值与作用。所以,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教师就要大胆的创新与改革,不断的研究与探索,寻找更多科学有效的方式,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地实现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科学运用趣味语言

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年龄较小,生活阅历较少,因此就会导致其会对个人感兴趣的事物投入较多精力,对此,为了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要采用更加生动、有趣的语言,要结合课文的内容将自己的语言设计得更加充满趣味,更加幽默,要生动形象地为学生讲解课文内容,而且还要利用语言合理地引导与指导学生,使得学生更容易地接受相关知识。教师要通过平等的交流与沟通,更多准确地找到学生身上存在的闪光点。要结合学生的不同优势为其进行细致、有针对性的点评,要摒弃千篇一律的夸奖。另外,在对学生进行夸奖的时候,也要准确地帮助学生找到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且指导学生进行改正。只有教师的语言生动有趣,才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带的兴趣,使得学生更加喜爱语文课程。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对于一些性格较为内向或者是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其很难主动举手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对此,教师要加强对其的鼓励与引导,并且要选择一些简单的问题向其提问。在学生答对后就可以帮助其树立良好的自信心,使其获得成就感,使其充分感受到语文学习的趣味,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今后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二、巧妙运用质疑

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学生难免会出现与教材或者是教师的观点不符的现象,对此,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问题都尚无统一、固定的答案,只要学生给出的答案和标准答案较为接近即可。所以,也就会造成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学生极易会产生质疑。所以,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与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进行大胆质疑,要大胆地反驳教师的授课内容,找到教师在授课中存在的漏洞,并且指出来,这样可以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意识。另外,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对教材内容进行质疑,鼓励其找到教材中存在的漏洞,并且要鼓励学生可以结合个人的理解对作者描述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述。

三、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生的阅历有限,因此其对事物的认知能力相对较低。所以,在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方面极易会发生偏差,或者是难以进行理解与记忆。对此,为了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而且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还处于逐渐形成与发展的时期,所以教师就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可以把形象思维逐渐转变为抽象思维。教师借助于各种教具帮助学生仔细地观察在课文中提到的一些物品,防止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发生偏差。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要结合课文的内容为学生播放相应的视频、音乐与图片等,使得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更加容易地理解课文内容,准确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另外,教师要为学生创作合理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了解语文知识与其现实生活彼此间存在的密切关联,从而发现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许多乐趣,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

四、优化教学模式

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教师就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首先,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此方法主要是将全班同学划分成若干小组,然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使得学生可以基于教师的引导与指导,通过对小组组员彼此间的合作与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此方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与自主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团结協作能力,使得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可以与其他学生进行共同的研究与讨论,通过深入的分析与思考共同解决问题,有效地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主动参与性,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而且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使其更加热爱学习,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其次,探究式学习。小学生对于新鲜的事物有着较强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其设计具有较强探索性质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能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参与到问题的探究中。在学生探究与思考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合理的引导与启发,要有效地发散学生的思维,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充分回归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使得学生可以在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中具有的乐趣。

五、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为了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教师就要从自身做起,不断的学习与研究,不断地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与综合素质。首先,教师要注重个人的形象。因为小学生具备较强的模仿能力,而且教师与学生的相处时间较长,所以学生往往会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这样一来,教师就必须要以身作则,保持言行的得体性,保持衣着的整洁性,这样才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使得学生也可以积极向上,更加喜爱语文教师 ,喜爱语文学习。除此以外,教师要不断地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要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学习与语文课程有关的文化知识。不断地扩展个人的视野,丰富个人的知识架构,进而提高个人的专业能力,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六、及时进行鼓励与评价

对于不同的学生而言,其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也存在较大差异,对于相同的学习内容,学生也会获得不同的学习表现与学习成果。所以,教师就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化差异,为不同性格与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提出相应的学习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提出的问题给予及时的反思。假如连续若干个同学,都没有正确答出就可以判断问题的难度可能稍微有些大,或是几个同学均是在同一个层面水平,于是就需要选择采用调控的方法。假如问题有难度,那么就应该将问题进行分解或者是换个角度,进而使得难度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假如并非是问题的难度大,那么就需要由不同类型的学生对问题给予回答,然后要对回答的顺序进行合理安排。如此一来,在相同问题的答问中,对于不同差异的学生都能够获得一定的帮助,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如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全面掌握与充分尊重,要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积极的评价与鼓励。针对存在解题问题的学生,教师要为其提供合理的帮助和鼓励,使其可以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且可以大胆尝试,努力采用个人的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能够将个人的想法表达出来,进而通过不断的鼓励、引导、评价,帮助学生弥补不足,发扬优势,不断进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教师就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努力地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這样可以帮助学生提升主动学习与主动探索的意识,帮助其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并且学会对语文知识的灵活运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而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丽丽.小学语文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种方法[J].读写算:教师版,2017,(09).

[2]唐永利.探讨小学语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27).

[3]尹红.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科技创新导报,2015,(11).

[4]张国良,孙宏.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51).

[5]周玉广.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J].课程教育研究,2015,(04).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岱崮镇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学习效果学习兴趣教学策略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莲心宝宝有话说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